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何谓“文笈”?盖经典之所藏。华夏文明悠悠数千载,以聿成箸,以文述典,存天地浩然气于寸方间,自有一分感召,一种精神在里面。
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千万本书有千万种意境,千万个奇伟瑰怪的世界。
读诗,如空音相色。或于玲珑之处脱出几点意境。恰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取半半之声刚好。或一步尽得天光云影,在酣畅时挥毫泼墨,拟把疏狂解这万古千愁。
读史,读人世之钩沉,犹有明镜照骨,自省然后识理。竹帛之上,书写的是中华民族从未断绝过的文化结晶,史在则国在。繁文琐事皆是妙笔,动情时喜怒哀乐随之涌动,实在妙趣横生。
读经,可知格致之道,开阔心胸,而后立身存世。读经者不恶俗,不忘本。俯仰天地,明察古今,探索大道之行。然后天人合一,物我同源,追其法,索其经脉之轮,得先人之道,塑民族之魂魄。
143~《世说新语》1正文 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则:准则。),行为世范(范:典范),登车揽辔(辔(pei,四声):驾驭牲口的缰绳。),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白:陈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廨(xie,四声):官署。)。”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式:通“轼”,车前扶手的横木。以手抚轼,是古人表示尊敬的一种礼节。闾(lu,二声),里门,巷口之门,指住处。),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陈仲举的言行,是士人的准则,是世间的典范。他曾登上官家的公车,手握缰绳,怀有扫除奸佞,澄清天下,使之重归清平的志向。他赴任豫章太守时,刚一下车便问徐孺子的所在,想要先去看他。主簿禀告说:“大家都希望府君先进官署。”陈仲举说:“周武王即位后,席子还没坐暖,就立即去拜访商容。我这样礼贤,又有何不可呢!”
***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鄙:鄙陋。吝:悭吝。)之心已复生矣!”
译文:周子居常说:“我如果一连几个月见不到黄叔度,那么鄙陋悭吝的念头便会再次冒出来。”
***
3.郭林宗至汝南,造(造:造访。)袁奉高,车不停轨,鸾(鸾:古代的一种车铃,一般套在车轭的顶端。)不辍(辍:停止。)轭(轭(e,四声):驾车时套在牛马颈上的曲木。);诣(诣(yi,四声):拜访。)黄叔度,乃弥日信宿(弥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天。)。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陂(bei,一声):池水。),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器:器度,格局。)深广,难测量也。”
译文:郭林宗到汝南,造访袁奉高,车子还没停稳,车铃还未停响,立即就走了;拜访黄叔度时,竟然整日逗留,连住了两晚。别人问他其中的原因,郭林宗说:“黄叔度如万顷广阔的池水,不会因为澄清它而显得更加清澈,也不会因为扰乱它而显得更加浑浊。其器度深厚宽广,难以测量。”
***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高自:自视甚高。)标持(标持:品评,标榜。),欲以天下名教(名教:名分教化)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登龙门:喻指抬高声望。)。
译文:李元礼气度娴雅,格调严整,常常自视自高,要将天下名分是非判定作为自己的使命。后辈读书人有能够进入李元礼的厅堂之人,都认为是登上了龙门,声望大增。
***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清识:高明的见识。)难尚(尚:超过。),钟君至德可师。”
译文: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钟皓说:“荀淑的见识高明,难以超越,钟皓的品德高尚,值得引以为师。”
***
6.陈太丘诣荀朗陵(荀朗陵:即荀淑,在朗陵为官。),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将车:驱车,赶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余六龙:其余的六个孩子。)下食(下食:当时指上菜。),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真人:指陈、荀两家父子皆为品德高尚之人。)东行。”
译文:陈太丘拜访荀朗陵,因为家贫节俭,没有仆人可供役使,就让长子元方驾车,幼子季方拿着仪仗在后面跟从,孙子长文还年幼,坐在车中。到了荀家,荀朗陵让三子叔慈迎接客人,六子慈明给客人倒酒,其他六个孩子布菜,孙子文若也还幼小,坐在荀朗陵膝上。当时的太史知道了就上奏说:“有品德高尚的人向东出行,这是应验天象的好兆头。”
***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荷(he,四声):负荷,担当。)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阿(e,一声):弯曲的地方。),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译文:有人问陈季方:“您的父亲陈太丘何德何能,却担当了天下如此重大的名声呢?”季方说:“我父亲就好比是生长在泰山山坳之中的桂树,上边有万仞的高峰,下边有不可测量的深谷;上面受到甘露的浇灌,下面得到渊泉所浸润。这时的桂树怎么能够知道泰山的高度,渊泉的深度呢?因此,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是不是有功德。”
***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英才:杰出的才华。),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咨:咨询,询问。)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杰出的才华,与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争论称颂自己父亲的功业和德行,争论不能决断。于是便去询问祖父陈太丘,陈太丘回答说:“元方难做兄长,季方难做弟弟,二人难分伯仲,不相上下。”
***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胡贼:指进犯的西北少数民族。)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邪(ye,二声):疑问词,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委:抛弃。)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国:地方。)。”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值胡人入侵攻打郡县,朋友对荀巨伯说:“如今我就要死了,你快离开这里吧。”荀巨伯回答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样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岂是我荀巨伯所为?”胡人到后,对荀巨伯说:“大军到来,整个郡县都逃空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独自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病重,我不能抛弃他而独自逃离,宁愿用我自己的生命来代替我的朋友去死。”胡人相互议论说:“我们都是不讲究道义的人,竟来到了讲求道义的地方。”于是撤军走了,整个郡县都获得了保全。
***
10.华歆遇子弟甚整(遇:对待。子弟,子侄,年轻的一辈。整,严肃。),虽闲室之内,严(严:通“俨”,恭敬,庄重。)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恣:任意,不受约束。)柔爱之道。而二门(二门:指华、陈两家。)之里,两不失雍熙(雍熙:和谐安乐的样子。)之轨(轨:规矩,法度。)焉。
译文:华歆对待子侄晚辈十分严肃,即便是闲处在家中时,也像在庙堂上参加典礼一样庄重恭敬。陈元方兄弟之间随和友爱,无拘无束地相处。但是华、陈两家都不失和谐安乐,各自有各自的规矩法度。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