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人公是孟浩然,他是襄阳人。先来看看他的前半生吧。
十六岁,他是翩翩少年,不仅帅,还有气质。
十八岁,孟浩然参加县试,高中榜首,成为襄阳县优秀青年,妥妥的大才子。
十九岁,凭借颜值与才华,征服襄阳当红歌姬韩襄客小姐。两人火速结婚,令众多襄阳少女心碎了一地。
按照当时惯例,这么有才华的小伙子,接下来应该去首都,金榜题名做大官,然后走向人生巅峰。可孟浩然没这么做。他心高气傲,谁让他去首都求功名,他都会傲娇地回一句——
“城市套路深,我要在农村。”
说到做到。蜜月刚过,他就带着韩小姐,一头扎进襄阳郊区的鹿门山,开始他的隐居生涯。
高兴的时候,他写写山水田园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别人早上都在996上班,而我睡到自然醒,爽。
想出去玩了,他就制订长期旅行计划。江南吴越,湘楚大地,经常在外面一浪就是大半年。彼时的孟浩然,妥妥盛唐有名的大文青。
时光如梭,孟浩然的四十岁不打一声招呼就来了。男人四十,容易有中年危机。
彼时开元盛世,大唐一片繁荣,发生了很多人生逆袭的励志故事——
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的王维,已经红遍大唐,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经常跟王公贵族出席高端社交沙龙。
浪子王翰,凭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神句,春风得意,在长安置办豪宅,引得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农民的儿子王昌龄已经中了进士。
就连混得最差的王之涣,也凭借一首《登鹳雀楼》,攒上了不少名气。
…………
所以当时的小报们都在制造焦虑,纷纷发文,比如:“二十岁王维年少成名,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李隆基二十七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王翰三十岁家财万贯,你穷你有理啊?”等等。
完了,我们的孟浩然开始焦虑起来了。
那怎么办?很简单,去长安考试去,他很自信:二十年前我就是襄阳的才华担当,不就考个进士吗,有何难?
事实上,很难。
不知道什么原因,孟浩然落榜了。他只能另谋出路,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
两个月后,太乐丞办公大院。孟浩然正在跟王维聊写诗心得,门外有人大喊:皇上驾到。
唐玄宗李隆基来了。
吓得孟浩然赶紧钻到王维的床底下,可能是因为上班时间会友,怕老板生气吧。
但李老板没生气。他知道后,赶紧让孟浩然出来:“来,小孟,听说你写诗很厉害,最近有没有新作呀?给朕看看。”
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毫无疑问,此刻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先拿出一首正能量诗歌,再说说自己能干什么,最后表个态,能带我一起飞吗?
可孟浩然是怎么做的呢?他拿出了一首苦情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大概意思是:我落榜了,很不爽。以后不会再上书求带了,我要回农村归隐。没啥才干,皇上抛弃了我。我体弱多病,朋友也少了。都奔五的人了,还能有啥作为。我只能每天焦虑失眠,漫漫长夜,看着窗外的寒月,空虚寂寞冷。
就诗论诗,这首《岁暮归南山》凄凉感人,还是不错的。但话是好是坏,得看场合,得看对象。
唐玄宗还没听完就急了:你自己都没来找过我,我啥时候抛弃过你?说完摔门而去。
唉,好好一次机会,泡汤了。
如果你想进一家牛公司,好不容易跟大老板见了面,能一个劲诉苦吗?拜托,老板很忙的,他要听你的才能、看你的态度,而不是听你倒苦水。
连王维都看不下去了。只能劝他:老兄,你宅在家里太久,已经不知道怎么社交了。你呀,不适合官场。
我觉得,在孟浩然所有的诗人朋友里,王维是把他看得最透彻的一个。王维是什么人,出身名门,十几岁就在上流社会混了,论见识、论人情世故,少有人能及。
就这样,孟浩然心灰意冷,回了襄阳老家,又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