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春晖的最后一天,在闹钟的催促下早早地就起了床,整理好行李,来到教室。教室里已经有学员在背诵论语,趁着晨读我再次在班上预先分享我的春晖故事。其实,昨晚我已经分享过了,但由于稿件太长超时了。所以,昨晚又进行了修改。文越老师甚至将近凌晨还在帮我修改稿子。班上的许多同学也以各种方式鼓励我,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早餐后我依然像往常一样去讲堂听课,在讲堂门口和同学合照。一切如常,离别的伤感情绪在我心里并不明显。
上午第一个课程是诗人雪野的写诗课,我很感兴趣。诗人雪野带领着一群二年级的孩子在春晖写诗,多么美好!我们像是坐在一片草地上,看孩子们用想象在草地上、在天空中、在桃花的脸上、在百足虫的脚上写下一行一行的诗,自由,天真。孩子的想象是那么丰富奇特,让大人惭愧。有孩子写百足虫:
“一双脚,
十双脚,
百双脚,
为什么你要长这么多呢?
因为我在数数呀。”
雪野说:“6岁的孩子就让他说6岁的话,7岁的孩子就让他说7岁的话。不要试图让6岁的孩子说10岁的话。只重字句,不重感情,只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写出来的都是‘僵诗’。”说到对这个现象的看法,他很深沉地说:“时时失望,但不绝望。”他希望能用诗意润泽文化的沙漠。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诗心,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诗意,那将会荒草丛生。我很认同。
什么是诗?雪野说,那些温暖的、发光的句子就是诗。
什么是诗人呢?我想,那些内心温暖、发光的人就是诗人。
在春晖,我遇见了太多的诗人。
比如蔡凤梅老师,蔡凤梅老师也是从农村基层教师慢慢成长为特级教师的。因为懂得乡村老师的需要,想要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走上了春晖讲台。我特别喜欢她说的一句话,大意是“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作为一朵花,我的使命就是努力开放。”很有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那种执着,那种郑重其事。她为所有的乡村教师做了很好的表率,鼓励着乡村教师努力成长。特别是下午听到春晖二班的王瑛老师分享她的春晖故事,我更是心里酸楚。王瑛老师来自广西南宁的某个乡村小学,普通话不怎么好,质朴地捧着一颗心在说话。她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才来到春晖,才圆了她的春晖梦。而她还将再坐十多个小时的车回去那个山里的小学,去传播春晖所带给她的温暖和光。身边很多人都哭了,我也不例外,可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却总是往心里流……
当我上台分享春晖故事时,我分明从李博的注视里看到了理解和鼓励。瞬间心里有种被懂得的难过。所以,我飞快地躲过了李博的视线,我怕我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最后是李博上台分享,他说,春晖从十年前走到今天,遭到了很多的人的质疑,甚至是别人眼里的疯子。可就是这样一个疯子团队,将春晖越做越好,越做越专业,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得到了成长。没钱,没人,甚至一开始连固定的场地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可是我们有的是梦想,有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春晖人,要传播春晖,要践行春晖,要创造春晖,让春晖这把火点燃更多人的初心。他的这些话,我记住了,也承诺一定努力去做到。
当主持人宣布结业典礼结束后,会场里依然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李博签名题字。我想再次当面感谢李博给我学习成长的机会,可轮到我的时候,离别的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才开口说了不到两句话,眼泪就出来了。由于排队的人很多,和李博、刘老师、文老师、唐老师匆匆道别,我便踏上了归程。一路上,和朱哥谈论着各自的收获,讨论着如何去实践,去改变……我们都相信,我们一定会更好。
我很幸福,因为我很幸运。我和李博约定好,以后每年我都来做志愿者,陪伴春晖一起成长。想到这里,我忽然不伤感了,反而觉得更有动力,希望且相信且坚信明年再见时,我是带着进步回到春晖的。
加油!加加油!加加加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