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听罗胖讲《逻辑思维》,李笑来这个人名也常听到他说起,抱着好奇的心态去搜了下他的作品,《把时间当做朋友》的推荐率极高,于是决定买来拜读。阅读前,我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只把它当成一本成功学类型的“鸡汤”书。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误解了,竟也有几分惊喜。没有口号式的吵吵嚷嚷,没有“勾起你无尽焦虑情绪、却不告诉你如何去缓解”的煽动式假大空表达,有的是接地气的表达、实实在在的生活例子以及简单可行的小贴士,书中也不乏对现今市面上流传的各种时间管理、职业规划思想的讽刺。
用了两天时间读完此书,合上书,想起很多过往的经历,心里五味陈杂。2012年毕业至今,已经8个年头,在职场上依旧有很多的不顺与困惑;生活看似平静却也忧虑重重,平淡无奇,也心有不甘,苦于不知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力点。平日里,一刻都不敢放松,害怕没有学习、没有进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随时面临被淘汰的窘境。于是,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我深信积累的力量。但当我看到“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时,心里不禁一阵发慌,瞬间有种直击心底的羞愧感。回头看,猛然发现原来这些年自认为好学,立下很多没有实现的高目标,其实都是“瞎忙活”。每当想到自己跟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不起眼的角色的时候,急躁、速成的念头便出来干扰,占据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看上去很努力,效率却极低,收获也极微。而当结果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时候,便会生出自责、焦虑、自我怀疑等情绪,抑或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从而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死循环,前进的路上更是走得磕磕碰碰、大起大落。也许,自己早该真正明白,要接受“自己现在是、以后也会是一个不完美的普通人”这个现实、一蹴而就是妄想,心平气和、长年累月地去坚持,通过历练提高能力,累积实实在在的资本,慢慢去接近完美,才能为往后的人生所用。正如理查德•巴赫说的:“要不断寻找你自己,那个真实、无限的自己,才是你的导师。”
《把时间当做朋友》在这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漂浮,我们的理想与思想时刻都在接受冲击,不如意十有八九,很多时候拼的终究还是心态,心态决定一切,要不断自我调适。小时候的喜欢唱歌,理想是当一个像卓依婷那样的小明星;长大后,有过的理想不计其数:做培训讲师、做公益使者、做雷厉风行的企业高管……而今,走着走着,理想都变形了,在时间的长河里被冲淡了,甚至消失不见了。也时常感觉到自卑、惶恐,因为真实的自己跟愿望中的自己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我常用的做法是把当下的困顿归结为对所做的事情毫无兴趣,但是心里也不清楚做感兴趣的事情,自己真的就能做好吗?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他直指痛点——“顺序搞错了,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所谓没兴趣,往往不过是结果,如果把它当做“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奖罚就是大量的时间浪费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在大多数人看来,生活中99%的事情,都是无趣且充满困难的,不愿罗列在to do list里,只选取了1%的自认为的有趣,包括我在内。不排除有些人天赋异禀,跟随自己的一点兴趣往下做,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我更相信,这是极少数人的路径。更多的是要经历无数的无趣时光和有意识的积累,才能得到应有的嘉奖。如此说来,或许个人的不成功,也正是因为把“无趣”的事全部忽略掉了,失去积累的机会,造就碌碌无为的一生。
“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此生”,一语道破心声,人都擅长留住美好的,而遗忘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事情,也擅长在“想到”与“得到”之间做一个架空的构想,而忘记了在两者间还需要一个“做到”作为桥梁过渡。众生皆苦皆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却并非孤独的,我们是如此的不同,面临的问题又是如此的相似。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唯有行动,才能将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留不住时间,那就好好管理自己;改变不了周遭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智。不再拖延,就在此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可以等我们万事俱备之后才开始的,有些事情,不必做计划,允许一点遗憾和瑕疵的存在,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最后以雷音霍尔德•尼布尔的话作为结尾:“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愿你我都有这样的大智慧,跟时间做朋友、与自己平和相处,过好这一生。
相信积累和努力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