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责任自负】
随着炮声渐渐稀疏,一年的热闹氛围又像雪花一样飘飘洒洒,无声而落。年味虽然渐行渐远,但它一直在我的世界里,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愫。
年味是久违的期盼与团聚。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了。过年时,卖布料的妈妈会让我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并让她的裁缝按照最时新的样式给我们做新衣服,我心里那个优越和自豪,别提有多满足。还有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妈妈也会赶在三十这天买齐全。最自豪的事情就是陪父亲贴对联。父亲不识字,每年让舅舅写对联,舅舅是个细心人。总会把对联按顺序叠放。贴对联前,父亲总先把院子前前后后打扫一遍,清理完垃圾后开始和我贴对联。贴大门外的对联时,常常会有过往的邻居参观,他们会常常故意问,对联谁写的?对联表达什么意思?我都会替父亲回答。里里外外的对联在我和父亲的配合下很快贴好。红红的对联把平凡的农村小家点缀得喜庆十足。父亲往往叫两个弟弟一起应时地放一串鞭炮,以示除旧迎新。除夕的氛围已拉满,我常常站在小院里满足地感受着年味。妈妈在此时会做最拿手最好吃的饭菜,虽然没有现在丰盛,但对于那时的我们,已经够知足够开心了。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聊,气氛融洽极了。
年味在走亲访友,你来我往的简单里。
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乘着过年闲暇,走一走亲戚,碰一碰头,你来我往,交流交流情感。大人们往往会带着小孩,女孩转娘家,带着礼物看看父母,表达孝顺养育之恩。这是农耕时代的人们淳朴简单的表达。家家户户拿的出手的都是自家养的猪肉呀鸡肉呀,还有最宣软的花馒头,招待上门的客人。最乐呵的要属孩子们,不但能尽情的玩 还能得到压岁钱。记得小时候,初二我一般是去三个舅舅家,先是去大舅家,后去二舅家,最后去小舅家,因为小舅家的饭好吃,还有表姐表妹和我年龄相仿,我最喜欢呆在他家,这样可以多玩一会。我妈高兴了,会让我住在舅舅家,和表姐们挤在一起嬉戏、玩闹。第二天再和表姐们一起去我们家,再疯玩一天。那时的我们就像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没有烦恼,有的是开心和无忧。
年味在锣鼓喧天,人流如织的社火里。
过年的高潮在正月里欢腾热闹的社火里。社火是民间的自演自娱的形式,各地的风俗不一样。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二开始闹社火。社火都是镇上每个大队自己发挥聪明才智 ,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各尽其能。高跷是每个大队的必选节目,他的装饰,每年都随着生肖的不同,跟着变化。所谓高手在民间。农村条件落后,但最朴素的农人会用自己最朴素的才华营造过年的氛围。记得最清晰的龙年和马年,村里书记总能找到村里的能工巧匠做出最精美的吉祥物,把惊喜带给来自镇上四面八方看客。表达对新春的祝福和来年的期盼。我总是在正月十二开始,早上很早就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中心街的大楼前,攀上窗户,占好最佳位置,等待爹妈,等待社火。这样的热情会持续到正月十五,直到热闹散尽,我才不舍离开。
今天,我在生活了十七年的小城看了另一场社火。前一天下了小雨,晚上全城冻雨。这天,天气恶劣,雪花纷飞,脚下湿滑,但正月十二闹社火的热闹劲儿不减我当年在娘家的热情。冰天雪地也没有封住人们闹社火、看社火的热情。人就像蚂蚁一样,都搬到了大街上,塞满了每一个角落,街上有的是人。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汇成了一曲最美的春节续曲。热闹总会过去。一切归于平静后,我有一种莫名的落寞。就像是一场久违的宴席散去一样,意犹未尽。
年过去了,一切会重新开始。回家的回家,返程的返程。来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年味在生活中越来越淡。大人怕过年,怕热闹,怕走亲访友。试想,这些氛围没有了,我们的期盼在哪里呢?生活的意义在何处表达呢?我想,年味是是一种期许,一种氛围,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的表达。
愿我们的日子像社火一样喧腾热闹,有声有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