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去读《庄子》?
我想借助对庄子的“道”的领悟,超脱地去看人生,缓解我强制性的恐惧与痛苦,以实现我痛苦与欢乐对立态生命的构建,并使得这两种状态能够自然地消长变化与彼此渗透;达到了“生命的自然态”,我的思维体系与理解秩序就能够被有效统摄,并且获得以坚信为核心的深层次动力,创造力因此层级式提升。至此,我便有充分的能力去解决我高中时期极端困扰我的那些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痛苦疑问”。
《敢问天籁》:“道”究竟是什么?() 《敢问天籁》:“道”究竟是什么?()从那些方面描写南郭子綦的“得到状态”的?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意思是靠着几案打坐,抬头向天慢慢吐气。
“靠”可能是因为要给身体寻求一个负载点,让自己不承受其重,从而获得摆脱“身之负累”。灵魂出窍,身体自然会因“无灵”而僵硬凝滞,仿佛就像一段呆木头“靠”在几案上,“靠”有很强的物质性。“抬头”是面向“天”面向“空”面向“无”的姿态——他再次试图以肉体姿态追求所向往的,也是灵脱离身心之束缚与“道”同一的沉醉态。“慢慢地吐气”显露出悠闲,也似乎是在排出“身之欲望”“心之妄念”,那么自我也就“无”,也就“空”,恰好迎接“道”的降临,有“吐”必有“吸”,“呼吸”是与“道”交融的动态平衡的状态。只有先“吐”,才会“空”,才能承接“道”,这个“嘘”实在精妙!
因此颜成子游得出“身如槁木”的看法,那么他是如何得出“心如死灰”的评价呢?
“心”是执着于相的虚妄之我,从本质意义上讲,也是没有自主力量的,那么它受束缚受压抑不自由而达至饱和点的苦楚,必然会通过“身”发泄显示出来,任凭一个人的理性控制力再强不可能一丝不露。而我们的汉语词汇就一直在承认这种身心的联系,如“相由心生”、“身心交病”。
而从得道者南郭子綦对颜成子游的称赞看,我们知道颜成子游是一个有着很好悟性的学生,那么他所做出的“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评价,显然也很有道理了。
敢问天籁?什么叫“敢问”?
敢,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那么敢问的意思就是冒昧地请问,有自谦和尊敬的意味。
颜成子游赞“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修道至极高:
“身如槁木”:自如地控制欲望关闭生机(“身”是尼采肯定推崇的“欲望自我”“本能自我”)
“心如死灰”:摆脱妄念而不动心(“心”是笛卡尔所肯定推崇的“理性自我”)
→灵摆脱身心拖累与“道”同一
简扼之:至人无己、吾丧“我”而归道
通过“归”字理解“道”:
为什么用“归”呢?“道”是“吾”的母体、本质、终极,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应该是“本己”。当然,还有一句话可做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为什么要有这种“归属”关系?人是不是通过虚拟出一个具有无限力量的客体(道体 上帝)来撑起弱小的自我?如果说上帝是“因信存在”,那“道”呢?如果不信,它还存在吗?接着阅读。
人籁→人吹竹制乐器发出之声→“身”
地籁→风吹各种“穴”发出不同之声→“孔穴”乃不同个体的虚妄之我,随外物而动→“心”
“天籁”→创造万物并使万物自己发展变化和结束的“道体”
我的问题:为什么独独不对“人籁”、“身”作进一步阐释?
这是因为第一段已经说过了。“身”指“本能的感官欲望”。而对比对“人籁”“地籁”“天籁”的阐释篇幅是十分有意思的。“人籁”最少,“地籁”居中,“天籁”最多,这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和阐释难度依次递增。通过其内容上的意义大小来安排其形式篇幅上的多少,完美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法!
通过“身”“心”理解“灵”:
在高中时期,我经常会突然陷于对周围事物一种奇怪的怀疑之中,比如看见电棒,我会怀疑是它为什么会悬在哪里?当然你可以说是灯链子对它的拉力与重力平衡的缘故。那么,重力来自哪里?灯链子的拉力来自哪里?教科书和老师总会告诉我:这是地球自身的固有性质,这是灯链自身的固有性质。那么,是什么使它们有这种性质的?我常常陷于类似的无结果的怀疑中恐惧而萎缩地活着,笑容很僵硬,很麻木。老师上课时,我会突然冲动性地发问:他为什么来这里?为了谋生为了钱吗?为了中国教育事业吗?都不是。我当时就感觉我强制性深广性的痛苦疑问根本不能用这些浮泛的答案解决。我觉得这些疑问,今天都可以归结为“欲望和现象下面究竟是什么?”
似乎是这样,把一切推向终极性,“道”似乎就若隐若现了。
计划:
阅读现代性书籍,加深对“欲望自我”与“理性自我”的理解,再去思考“灵性自我”,领悟天籁,领悟道。
一些感慨:
有一天,我打开《莫若以明》,但是很不想读,但还是勉强自己读完了,读的就是这一片段《敢问天籁》。我之前看过一段范美忠讲庄子的视频,那段对《敢问天籁》一段讲得十分详细,和书上没什么区别。也许是因为比较熟悉,我在阅读时没什么感觉,而且觉得十分无聊,抗拒着从头读到尾。写这些是做什么呢?我至今想,如果我不再阅读它,当时那样一种无聊的浮皮潦草的阅读有什么意义呢?我没有深切领悟一个新的词语,没有有效积累一个新的句式,更没有发现文字之下语言世界精神世界的神妙……无……无!这引发我深思:泛读究竟应在我阅读生活里占多大比重?仅仅选取材料的一个问题而有意忽视其他问题进行深思的精读又怎样能被我接受?除了笔记化和概括化,还有哪些让我极有感觉的阅读法则?
独立地去看阅读,这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的必由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