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完全按照我预先在地图上面预估的路线在夜色中从西客站开往了北京科技大学西门。
我和凯一边问一边走,终于找到了学校的招待所。不料已经客满为患。也不慌张。心情依旧愉悦。来到操场边十字路口东侧蹲下。操场已经摆上了许多日用品,张着灯,等待新生前来购买。似乎只一会儿时间,一个骑自行车的同学在我们跟前停下来,问我们是不是新生。然后带我们到了一个办公室,把我们交给了正在办公室聊天的学长。记得一男学长,正和另外几个同学翻看好像刚刚洗出来的照片。后来他带我们去了他的宿舍下榻。他是学生会干部,当时大三了,还是四川老乡。于是倍感亲切。宿舍较乱,很有大学氛围,好几个室友可能放假还没有回学校,够我和凯睡觉。我们亦很快入睡。
次日似乎只7点,我和凯就起来了,在学校里面逛了一圈,在今体育馆门口的路边面馆各吃了一碗面。4元一碗,分量很是大,勉强吃完了,味道还不错。之后从学校南门出去。当时北四环还在建设中,没有通车,到处堆满了沥青、泥土。
记得坐了一个公交车,然后又换乘了一个公交车到了西直门。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个老同志,我没有注意到,但售票员提示让座。之后这个老同志下车的时候还专门找到我,让我接着坐。
我和凯从西直门进了地铁,购买了3元一张的1、2号线地铁通票,坐到复兴门换1号线,从天安门西下车出站。延长安街向东走去。第一次看见了宽阔的长安街,宏伟的人民大会堂,辽阔的天安门广场,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从城楼底下进了故宫的前院。但没有花钱进故宫。之后继续延长安街东行,来到了王府井大街。现在已经想不起之后的行踪,只记得黄昏时分坐公交回到了西直门,在高粱斜街给迷失了方向。都因了这街是弯弯斜斜的,没了太阳,原本向北的路后来变成了向西,自己却没有发现。后来坐公交车沿着学院路一路北行,回到了学校。记得我和凯在西直门各买了一个硕大的塑料杯,别的什么也没有买。
此时那位学长已经帮我们问到了我们的宿舍,更让我感动的是,还帮我联系了我的辅导员陈老师。我可能是最早一个和他见面的学生。我和凯的宿舍都在12斋,整个楼都还没有人入住,只有楼道亮着的灯和已经开始上班的楼管。每间宿舍的门上都已经贴上了住这间宿舍的人的名字。凯在一楼,我在四楼,我们都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放下东西来。只一会儿,我下楼找凯,下楼时竟看见三层临近楼梯的宿舍门上亦有我的名字,心想高中时同年级有重名,怎么大学也有重名啊。于是赶紧来到楼管处,查询到底哪间宿舍才是我的。这下好了,竟然刚才那两间都不是我的,四楼还有另外一间宿舍也有我的名字,那才是我的屋。更雷人的是,次日起床后,发现斜对门的门上竟又有一个我的名字!第四层楼为数不多的宿舍里面就有三个“我”。加上三楼那个至少4个了!后来知道,第四层的三个“我”都属于同一个院系,不同班而已。
第三天,开始报到了。室友也陆续住进了宿舍,都是全新的同学,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紧张的报名,新生大会,认识指导员,副院长给我们上课,学长带我们熟悉校园,英语分班考试,紧张而兴奋的两三天后,便被拉去领了水壶、皮带、帽子、衣服、胶鞋,挤上好几个通道公交车,被拉往了昌平北京高校军训基地,开始了为期三个星期的军训。军训前,在学校还见了娜和她的父母,一起吃了饭。她是我们中学考到这个学校来的唯一一个女生,之前在故都的时候已经认识。军训一共组了两个团,凯和娜分在了另外一个团,去了延庆一个部队军训,据说比我们的条件还要更艰苦一些。关于军训,若干年前写了一篇《军训》。
(2009年6月25日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