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哲学馆哲罗万象
维特根斯坦逻辑空间论发微

维特根斯坦逻辑空间论发微

作者: 吾学研究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21:09 被阅读0次

    ​​提要: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以深刻著称,其深刻性在本体论方面的体现就是对逻辑空间可能性的描述。逻辑空间论是整个《逻辑哲学论》的基础,而可能性则是逻辑空间的基本性质,本文本文试图通过对逻辑空间理论的治疗性解读,挖掘出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在可能本体论的基础上重构《逻辑哲学论》,并论述《逻辑哲学论》所蕴含的可能本体论对传统的存在本体论的超越意义。

    【关键词】逻辑空间 可能性 建构

    引子

    维特根斯坦前期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公认的十分深刻的著作,以至于维特根斯坦当时认为这部著作已经把哲学的任务完成了。富有戏剧性的是,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居然完全推翻了这部著作的主要成果,转向对日常语言的研究。维特根斯坦后期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因为“前期语言观具有缺陷,从而导致后期提出一种全新的语言观”(1)(田园刘可欣:2002年《从世界到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转变原因探析》,载《现代哲学》第2期),这是一种较为表面化的原因。也有论者看到了深层次的原因,即认为《逻辑哲学论》在本体论方面出了问题:“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本体论的转变,其内在原因就在于前期本体论中存在着缺陷”(2)(同(1)),使得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抛弃了作为《逻辑哲学论》核心内容的逻辑理论”(3)(江怡,2002年,《逻辑哲学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第29页)

    《逻辑哲学论》的本体论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逻辑哲学论》对逻辑空间的本体论性质认识不甚清晰。

    总体说来,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空间视为可能性空间,有时候称为“可能事态的空间”。但是《逻辑哲学论》并没有明确的把可能性的逻辑空间作为本体,维特根斯坦论述逻辑空间的次数很少,而且没有对逻辑空间和现实世界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而导致了逻辑空间中的要素时而处于本体之中,时而处于现实世界之中。

    (二)逻辑空间中的要素十分混乱

    维特根斯坦把可能性的逻辑空间作为本体论基础是十分深刻的,是对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挑战,然而遗憾的是维特根斯坦本人对于“可能性”的认识并不是自觉地,更像是把“可能性”作为一种方便的工具。逻辑空间似乎成了一个方便的筐子,什么都可以装进去,这样,就导致了对逻辑空间的论述非常模糊和混乱。

    其一、对象和事态处于可能性的逻辑空间中基本上是清楚地,也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专家的共识,然而究竟什么是基本事态?什么是对象?维特根斯坦无法给出具体的例子。其主要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没有对事态和对象在逻辑空间中的地位和层次给出明确的定位.

    其二、把事实和事物放入逻辑空间中直接导致了逻辑空间理论的混乱。

    1.13逻辑空间中的事实是世界。(《逻辑哲学论》,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2.013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

    2.011事物的本质在于能够成为事态的组成部分。

    由于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1.1),所以这里所说的世界意谓的是现实世界,这样逻辑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就十分模糊了。

    更要命的是,从2.013看,维特根斯坦又说事物也好像在可能性空间中,这就彻底混淆了作为本体的逻辑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界限。

    由此可见,《逻辑哲学论》确实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迷惑,这些困难导致了“逻辑并不能决定语言的结构”(4)(同(3),第30页),也不能决定世界的结构,“语言与实在之间也不存在同构关系”(5)(同(3),第30页),“由逻辑构造世界的想法显得过于荒谬了”(6)(同(3),第14页)。迫使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放弃《逻辑哲学论》的主要论点。

    但是这并不说明《逻辑哲学论》的本体论基础是错误的,造成这些困难和迷惑的原因主要在于维特根斯坦没有认识到逻辑空间理论的重要基础作用,对逻辑空间的本质认识也不甚清晰,本文试图通过对逻辑空间理论的治疗性解读,挖掘出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在可能本体论的基础上重构《逻辑哲学论》,并论述《逻辑哲学论》所蕴含的可能本体论对传统的存在本体论的超越意义。

    一、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与本体论意义

    (一)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

    2.0121“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

    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

    (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2.013“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

    上述引文说明,逻辑的主题就是可能性,“逻辑空间就是由事态的可能性所确定的空间”,就是说,逻辑空间首先是一种可能性。韩林合也认为:“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将他所理解的空间称作“逻辑”空间,就是为了特别强调空间是一切可能性的类这一关键之点。因为在他看来,逻辑和可能性是密不可分的,逻辑限定了一切可能性的范围。”(7)(韩林合,2007年,《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p35),正是在可能性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才说“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5.61)

    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空间的基本属性是“可能性”,它是一种可能性空间,这应该是理解《逻辑哲学论》的切入口,也是整个《逻辑哲学论》的基础。

    什么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没有告诉我们,但是“可能性”首先不是现实性,而仅仅是作为现实的潜在或可能的现实,或者说,可能性是一种待要现实化的逻辑先在,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可能性优先于现实性(8)(海德格尔,1987年,《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第48页。)。

    (二)逻辑空间的本体属性

    关于《逻辑哲学论》的本体理论总体说来有两派观点:一是认为《逻辑哲学论》承认本体,有的认为属于语言本体论,有人认为属于逻辑本体论,更多的认为属于图像本体论;二是认为《逻辑哲学论》是反对本体论的,理由在于他曾明确的说哲学是一种活动,而非理论(4.112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

    但是“前期的维特根斯坦是承认形而上学的”(9)([荷]C.A.范坡伊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2页),江怡也认为,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基于形而上学,而后期彻底抛弃了形而上学观点(10同(3),第15页)。

    笔者认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已经不自觉地把“逻辑空间”作为世界的本体,这是因为:

    第一、事态在逻辑空间中代表可能性世界

    2.034事实的结构由诸事态的结构组成。

    2.04存在的事态的总体即是世界

    世界的存在以事态的存在为基础,可能性事态构成可能性世界,确定的事态构成现实世界。

    第二、逻辑空间中的对象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2.01事态是对象的结合

    2.014对象包含着一切状况的可能性

    3.203名称在命题中代表对象

    上述引文表明:对象是事态中的一个要素,而且对象直接上升为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就是事物的“名称”或指称。就是说可能性逻辑空间中的对象可以被构造成现实世界的事物,所以,对象所处的逻辑空间是现实世界的本体。

    因此,《逻辑哲学论》不是反本体论的,而是“反决定论”(11)(李大强:2007年,《对象、可能世界与必然性》,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7卷,第6期)的,它开始冲破存在本体论的束缚,把本体论引向更深刻的层面——即可能本体论。

    二、逻辑空间的结构

    前面的分析表明,事态处于逻辑空间之中,可能性事态充满了整个逻辑空间,这说明逻辑空间并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确定性逻辑的性质,而是一种可能性逻辑。

    (一)事态是逻辑空间的属,一个事态代表一个可能世界

    按照《逻辑哲学论》,我们知道:其一、事态是“对象的结合”;其二、肯定的事态上升为事实(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2.04存在的事态的总体即是世界;其三、事态需要图像来显示为存在(2.11图像呈现逻辑空间中的事态,呈现诸基本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2.202 图像表现(datstellt)逻辑空间中的可能事态)。

    可见,事态是逻辑空间的属,是它的下位概念,一方面它是一种自组织(对象的勾连),另一面是一种待显示,即待存在。

    那么,作为待建构的可能事态与D.刘易斯意义上的可能世界具有怎样的关系呢?李大强基于一个可能世界既是一个点,又是一个点集的对立,得出《逻辑哲学论》中,可能世界是“逻辑空间中的坐标轴”(12)(同(11)),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同时认为逻辑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可能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的集合,所以每一个可能世界都是一个坐标轴。

    那么,可能世界和事态是什么关系呢?答案是:一个事态就是一个可能世界。这个观点不易被人们接受,《逻辑哲学论》中既没有明确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更没有明确提到可能世界,自然不可能提出事态就是可能世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现实世界的存在以事态为基础,而图像就是对事态的描画,图像使得事态被显示出来,上升为存在,就是说每一个事态是一个可能世界,只有被肯定的事态才能上升为现实世界。

    (二)基本事态是关于对象的事实系列

    维特根斯坦从事态中区分出基本事态,那么“基本事态”是什么呢?

    首先要清楚,事态包含了基本事态,基本事态是事态的要素。所以当着事态意谓可能世界的时候,基本事态就是可能世界中的要素。但是我们不能说基本事态是某物,因为逻辑空间中没有“物”的位置,也不能说基本事态对应着某物,因为世界不是物的总体。基本事态不对应物,而是对应着物的属性,严格的说,基本事态对应着某物所有可能的属性,所以基本事态就是包含了一个对象的事实系列。即对象含蕴着未来事物的所有的属性,而属性就是事实。

    由此可见,存在的事态就是被语言(命题)所描画的事态,换言之,当着语言描画(在这里描画应理解为建构)了某个事态之后,它就从可能性上升到现实性,亦即,由可能层面上升到存在层面,其余的可能事态则被遮蔽了,滞留于逻辑空间的可能性之中。所以说,“在《逻辑哲学论》中,现实世界只是诸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在诸可能世界中,有且仅有一个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不具备逻辑上的优先地位。”(13)(同(11))

    (三)对象是未来事物一个属性的可能性,是逻辑空间的基本单位

    “对象”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必须说明它是“相对于谁之象”,或“对谁之象”。而《逻辑哲学论》中,由于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空间”认识是混乱的,所以我们既可以认为“对象”是“相对于可能性本体之象”,也可以认为是“相对与现实世界之象”。

    本文作这种理解:即因为对象处于可能事态之中,而可能事态又处于可能性逻辑空间之中,所以对象处于逻辑空间之中,是逻辑空间的基本单位,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对象称之为可能性因子。

    作为逻辑空间的基本单位,可能性因子对应着现实世界的哪个方面呢?前面已经阐明,基本事态对应着某物所有可能的属性,是一个事实系列,那么可能性因子就对应着某物一个方面的可能属性,是其中的一个属性事实。

    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承认自己不能举出关于“基本事态”和“对象”的一个例子,其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既没有自觉地认识到逻辑空间的可能性本质,也没有搞明白“事态”、基本事态在逻辑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没有弄明白他所说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所以“对象”这个概念是造成“误读、误解《逻辑哲学论》的首要原因之一”(14同(11))。

    这样逻辑空间和世界建立起严格的对应关系:逻辑空间是所有事态——即所有可能世界的总体,一个事态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基本事态则是一个可能的某物所有属性的事实系列(再次强调,不能说某物),对象(可能性因子)就是这个事实系列中的一个属性事实。

    作为一种治疗性解读,当着我们把一个事态看做一个可能世界,把基本事态看做对应物所有可能属性集合,把对象看做一个属性事实的时候,很多疑难随之破解,《逻辑哲学论》的本体论部分也就变得真正清晰起来。

    三、基于逻辑空间的世界建构:存在何以存在

    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第一次彰显出存在的动态意义,在黑格尔那里 “存在”不再仅仅是“逻各斯”,而且兼具“努斯”精神,“存在”成为“让存在”、“去存在”、“存在起来”。

    海德格尔进一步发挥了黑格尔关于“存在”的努斯精神,认为存在就是显现、在场,是揭示的澄明,所以,语言并不仅仅具有表达功能,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召唤,“命名在召唤。这种召唤把它所召唤的东西带到近旁。”(15)(海德格尔,2005年,《语言》见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第12页)召唤就是让存在者显示出来,通过语言的力量为存在者命名,“于是名称把存在者首次落入语词,携如显现,名称根据其存在并指向其存在为存在者命名,使存在进入公开场......”(16)(转引自贾未舟,《语言何以是存在的家》,载《长白学刊》,2000. 4)。海德格尔还把斯蒂芬·格奥尔格的诗句“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改写为“词语缺失处,无物存在”(即不被命名,事物不存在)(17)(同(15),第152页)。

    基于上述分析,在构造的意义上,我们说:命名就是建构,事物因为命名上升或显示为存在,这样我们就理解了海德格尔的名言“哪里有语言,哪里才有存在” (18)(海德格尔,1959年德文版,《行进在语言之途中》,第11页),“语言是存在的家”(19)(海德格尔,1996,《诗人何为》,载《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第451页)。

    维特根斯坦则通过图像论来显示存在之存在,这种显示被揭示为具有构造的意义,例如:

    2.l 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

    2.11图像描述逻辑空间中的情况,即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

    2.12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

    4.01命题是实在的图像

    其一、一个对象建构起一个基本事态,一个基本事态是一个实在的属性系列

    2.13在图像中图像的要素与对象相对应。

    3.203名称意指对象。

    3.22 对象只能被命名。

    4.21最简单的命题,即基本命题,断言一个事态的存在。

    4.22基本命题由名称组成。它是名称的一种关联,一种连结。

    对象(可能性因子)是逻辑空间的基本单位,在图像中对应于图像的要素,当我们谈论对象如何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给潜在的某物加载了一种意义,这里的意义首先是属性意义,例如“红色”、“圆形”等等,这样语言就建构起潜在某物的属性(“红色的圆”)。按照罗素,我们把属性建构叫做摹状词建构(20)(当然,罗素是在表达或者指称的意义上谈论摹状词的。事实上,被誉为分析经典的摹状词理论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也没有消解存在问题,而是回避了存在问题,本文不论。),换言之,通过摹状词,语言建构起潜在某物的属性,属性使它具有了实体性。那么,这个“红色的圆”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命名为“太阳”,这就是专名建构,专名建构一方面使得潜在物完全被确定下来,同时又搭建起所有可能属性的基本框架。“太阳”这个专名就把可能性带入公开场,使它由隐秘走向澄明。潜在物不仅具有此前所规定的属性而且拥有一切可能的属性。这样潜在脱离了潜在的可能性逻辑空间,上升到存在层面,即潜在物被现实化。

    潜在物任何一个属性的建构都可以使得它成为实体,一个基本命题是对潜在物一个基本属性的建构。

    一个对象可以建构出所有可能的属性,所有可能的属性构成专名的意义总体,这个意义总体是关于该潜在物的事实系列,也就是一个基本事态。所以基本事态包含了一个潜在物被建构的所有可能性。或者说一个基本事态就是一个专名的意义总体。

    其二、所有基本事态(专名的全体)建构起世界

    4.0311 一个名称代表一个事物,另一个名称代表另一个事物,而且它们是彼此组合起来的;这样它们整个地就像一幅活的画一样表现一个事态。

    4.26 若列举出所有为真的基本命题,就完全地描述了世界。

    一个基本事态,是关于某个潜在物所有属性的事实系列,这个事实系列可以用专名来代表。当着我们提到某物(即专名)的时候,我们不是不仅仅是在说这个名字,而且是这个专名的所有属性都被含蕴其中了。在这个意义上,摹状词和专名本身就是命题,即摹状词是包含了一个关于属性的命题,专名则是包含了所有可能属性的命题总体。

    5.634我们看到的一切也可能是别种样子。我们通常能够描述的一切也可能是别种样子。没有先天的事物秩序。

    6.44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这一点是神秘的。

    摹状词和专名为我们建构起这个世界的样式,因此世界只能是这样的,而不能是另外的样子。

    一个事态是一个可能世界,是逻辑空间的一个坐标轴,它包含着该世界所有的基本事态。当着该事态(或者可能世界)中的所有对象得以被专名建构的时候,这个事态上升为事实,这个可能世界上升为现实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物的总体”(1.1)

    四、对《逻辑哲学论》的治疗性改写

    甲部:本体论

    1.逻辑空间是可能性的总体

    1.1可能性充满着逻辑空间

    1.2可能性是逻各斯和努斯的统一

    1.3可能性是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

    1.4可能性具有可区分性

    1.41一个可能性集合称为一个事态

    1.42逻辑空间是所有事态的总和

    1.5逻辑空间及其所属要素具有待建构性

    2.可能性事态是基本事态的总体

    2.1一个可能性事态规定一个可能性世界

    2.2一个可能性事态是其基本事态的总和

    2.3所有的可能性事态彼此独立

    2.4任一可能性事态对于自身是现实的,对于另外的可能性事态是客观的

    3.一个基本事态(分子事态)是一个对象所有可能属性的总体

    3.1基本事态也叫做分子事态

    3.2一个分子事态是相关的所有对象的总和

    3.3分子事态之间相互关联

    4.一个对象(原子事态)是一个可能属性

    4.1对象也叫做可能性因子或者原子事态

    4.2原子事态是可能事态的基本要素

    4.3原子事态是一个最简单的属性

    (不是先有某物,然后有其属性,相反,是属性构造了某物,故在本体论中找不到某物的位置)

    乙部:建构论——语言建构客观世界

    5.摹状词把原子事态建构为一个属性事实

    5.1摹状词是命题,是最简单的命题,即基本命题,也叫做原子命题

    例如,“红色”总属于某物,它的意义是“某物是红色的”

    我们的视域里没有颜色,只有某种颜色

    5.2摹状词首先是一种行动——建构行动,行动的结果才是一种限制的属性

    5.3原子命题是基于原子事态的建构,是一个基本属性(或原子属性)

    5.31原子属性是客观世界的始基

    5.32所以客观世界的基础不是原子,而是原子属性——即原子事实

    或者说,客观世界最小的单位不是微粒或者波,而是词语——即摹状词

    5.33我们可以把原子事实叫做一元实体,因为它建构起了某个最基本的实体属性

    6.专名把分子事态建构成复合实体,是关于属性的系列事实

    6.1和摹状词一样,专名也是命题,可以叫做分子命题

    6.2分子命题包含了所有相关的基本属性,是相关属性的事实系列

    分子命题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在建构的意义上,只有真值

    6.3所有的原子命题的集合构成复合实体

    复合实体是该实体所有可能属性的总和,它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某物

    6.4专名使可能性上升为存在

    7.命题的总体建构起客观世界

    7.1摹状词和专名统称为建构性命题

    7.11建构性命题仅仅建构实体,不关涉关系,即实体彼此独立,不加载关系意义

    7.12描述性命题加载关系意义

    7.2复合命题建构多个实体

    复合命题是专名的组合,专名的组合建构起多个独立实体

    7.3命题的总体是指所有专名的集合,所有的专名建构起客观世界

    7.31客观世界一旦被建构就就成为持存,世界就成为这个样式,而不是另外的样式

    7.32建构性是命题和客观世界同构的基础,故客观世界同构于命题

    7.33客观世界首先是“我的世界”,是一个私有世界

    7.34属性和名称不属于客观事物,而是主体对意义的加载,有什么样的主体,就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

    7.4客观世界被建构之后以社会和历史的形式存在

    摹状词和专名最初确定之后在同代人中被认可,然后代代相传,不同语言的民族依靠翻译来确立一个共同的世界

    7.5社会性和历史性把客观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同时也把我的世界转化为我们的世界

    7.6语言的首要功能是建构,其次才是表达或者描述

    丙部:描述论——语言刻画现实世界

    8.现实世界是人(类)的世界——亦即我们的世界,因为它是人(类)——即“我们”的建构,这就是康德所谓“人为自然立法”的真正含义

    9.现实世界是事实的总体

    9.2现实是理性对客观的意义加载,即事实

    事实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名称和属性的描述

    事实又对客观事物赋予关系意义,例如因果关系、包含关系等等

    9.3描述性命题描画客观事物的名称和属性,有真假二值

    凡是符合专名和属性建构的命题是真的,反之是假的

    9.4描述性命题建构客观事物的关系,有真假二值

    对于事物关系命题都是理性意义的注入,它的真假在于对客观世界解释的有效性

    10.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在科学世界中有效

    五、《逻辑哲学论》:从语言学转向到本体论转换

    (一)语言学转向

    自阿佩尔以来,哲学界普遍认为,古代西方哲学属于本体论,近代属于认识论哲学,20世纪以来开始了语言学转向。弗雷格开启了语言学转向,而维特根斯坦被认为是语言学转向的关键人物,因为《逻辑哲学论》第一次在语言与世界同构的基础上构造出一个完善的逻辑语言系统。

    语言哲学,或者分析哲学对存在论形而上学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是一些无意义的命题,或者可以改造为纯语言问题。卡尔纳普完全拒斥形而上学,罗素用摹状词理论改造存在论,奎因的本体论承诺把存在当做“一个变项的值”。

    不论分析哲学怎样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还是存在着,分析哲学对存在问题的改造实际上逃避了存在,存在论问题远没有解决。

    (二)存在论的疑难与挑战

    西方哲学自巴门尼德以来就踏上了一条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之路,以至于海德格尔说“形而上学就是存在论”。存在论形而上学自从诞生之时就充满了困难和质疑。

    首先,存在论的基本疑难在于无法解决存在悖论

    巴门尼德在残篇中提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存在”的“真理之路”,另一条是“非存在”的“意见之路”。认为“存在者存在,不能不存在”。古希腊另一个杰出思想家高尔吉亚则提出了完全对立的“非存在论”,其首要命题是:“无物存在”,这就产生了存在论和非存在论的对立。

    柏拉图在对话中提出了著名的“非存在之谜”:"我们可以大胆地说,非存在毫无疑问也是存在。正如美是美,非美是非美,非存在作为'非',也是存在。"(21)(【英】斯蒂芬.里德著,1998,《对逻辑的思考——逻辑哲学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53页)。这个悖论被奎因称为“柏拉图的胡须”,以至于它“常常把奥康姆剃刀弄钝了”(22)(同(21),第153页)。

    “柏拉图的胡须”深刻反映了存在论疑难,奎因也曾说:“不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必定存在,否则不存在会是什么呢?”(23)(同(21),第153页)然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果非存在存在,那么它是什么呢?它怎样存在呢?

    这是存在本体论的基本疑难,这个疑难表达了存在和非存在的悖论关系,可以这样更清晰的表述:如果非存在存在那么它如何存在?如果非存在不存在,那么,何来非存在?换言之,如果存在论容纳了非存在,还能叫做存在论吗?如果存在论排除了非存在,何来非存在?更简单地说: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的形式,所以非存在存在;而非存在又是对存在的否定,所以非存在不存在。

    显然,在存在论的圈子里解决非存在问题是行不通的,正如“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6.41 )。

    其次、存在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如果它仅仅是一种超越经验的东西,或者和经验无关的东西,我们永远不能知道“存在”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也是黑格尔之后反对和拒斥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因。

    严格说来,海德格尔之前,哲学总是把“存在”视为一物——即存在者,柏拉图叫做理念,亚里士多德叫做实体,康德叫做物自体,唯物主义叫做物质,唯心主义叫做精神,而黑格尔叫做绝对,等等,总是把“存在”当做名词或者代词看待。海德格尔打破了这个传统,把“存在”当做动词,“存在”即显示,开蔽、澄明等等。

    把“存在”作为动词是一个巨大进步,使得存在不但成为可以理解的,而且和客观世界关联起来,然而,海德格尔的“显示,开蔽、澄明”等等,仍然十分模糊,并不澄明。当着从“建构”的意义上来理解的时候,“存在”就立刻澄明起来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存在论就是建构论。

    另一方面,海德格尔的“显示,开蔽、澄明”还需要条件,即被显示的是什么,被开蔽的是什么,被澄明的是什么?是虚无还是其它?

    再次、断言“存在存在”、“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和“非存在不存在”在逻辑上是等价的,都没有优先性,它们都是决定论的,所以存在论的即基本特点是决定论。“是”的基本含义就是确定,存在论就是决定论,黑格尔把存在的决定论性质演绎到绝对。同时,存在论把存在者的存在和存在自身视为不证自明的、想当然的事情,“存在”似乎是不可怀疑的,“存在”就是自身的合法基础,存在论由决定论走向独断论。

    存在的机械决定论性质也受到了来自现代科学的重大挑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磁场和放射现象的发现冲破了“原子不可分”的神话;爱因斯坦相对论关于物体在宏观高速领域将出现“尺缩”和“钟慢”效应的观点,改变了经典科学时代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亦死亦活的猫”的实验则完全改变了世界是确定的独断论观点。

    自从亚里士多德把“存在”的学问提升为第一哲学之后,西方哲学一直沿着所谓的“存在之路”走下来,以至于完全关闭了“非存在之路”,把“意见之路”视为“谬误之路”。到了黑格尔,“真理之路”达到“绝对”——一种完全的确定性,“真理之路”从此走到了尽头。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纷纷举起反对真理的大旗,尼采甚至喊出“上帝死了”的著名口号,海德格尔则试图建立“此在的形而上学”来取代“存在的形而上学”,用“基本本体论”取代存在本体论;分析哲学则拒斥形而上学,或者把它改造成纯语言问题。

    (三)形而上学的新视角:可能本体论

    从《逻辑哲学论》中我们窥见到了一种全新的形而上学——即可能本体论影子,可能本体论可以为存在本体论疑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说。

    其一、关于存在悖论

    逻辑空间是可能性的总体,是所有可能世界的母体,在可能性空间里,无所谓存在或非存在,一切都是可能性。当着主体用语言建构起客观世界的时候,“存在”由存在者显示出来,所有被建构的都是存在的,而没有被建构的滞留在可能性空间里面沦为非存在,所以“非存在”不是不存在,而是待建构,这样存在和非存在就非常清楚了。

    其二、存在就是建构,存在者就是建构的结果。所以“存在”不是超越了经验,而是人类经验的起点,在建构的意义上,没有存在就没有经验,哪里有经验,哪里就有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伸展多远,现实就伸展多远”,“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5.6)。

    其三、逻辑空间中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存在”和“非存在”没有差别。

    所谓存在是在可能性基础上的建构,非存在则是没有被建构。由于科学——例如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在本体之中,所以严格说来,不可以用可能本体论来解释,但是科学可以受到可能本体论的启发,对一些不确定现象进行解释。

    (四)可能本论对存在本体论的超越意义

    存在论是一种独断论,要打破存在论的独断论性质,我们就应该追问“存在何以可能?”海德格尔首先看到了这一点,《存在与时间》一书开宗明义写道:“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的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则是把时间阐释为使对‘存在,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领域”(24)(同(8),第1页)。我们不能追问存在“是什么?”,而要问存在“何以是”,即何以能在。

    当着我们追问存在“何以可能”的时候,就把“存在”带入“可能性”领域:“存在”的首先应该是“可能”的。

    存在论转向可能论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突破了存在论界限,把“非存在”涵括进来,将人类理性深入到“可能”领域,拓宽了本体论范围。

    存在本体论是单项本体论,排除了“非存在”,使得“非存在”长期在理性的视野之外。可能本体论把“非存在”纳入进来,成为复合本体论,把“存在”和“非存在”同等对待,消除了“非存在歧视”,同时也打破了“存在”和“非存在”的界限,出现了新的界域:“存在又不存在”,这就大大拓宽了本体论领域。

    可能本体论不是对存在本体论的简单延展,而是通过刨根式的方式深入到存在和非存在之底层,从而把形而上学从天上拉回地狱,开拓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本体层域,使得人类理性进入更深刻的层次。

    第二、为存在论提供了基础,赋予“存在”明确的意义,平息了关于“存在”的争论,开辟了真正的存在论

    追问存在的意义不能在存在的范畴内进行,必须跃出存在的范畴,就是说只有在逻辑上先于存在的领域才能呈报出存在的意义来。可能本体论不但解答了“存在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让我们领会了“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让存在真正澄明起来。存在不仅是去蔽,而且是一种行动——建构行动。这样我们就理解了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动态意义:建构使可能性上升为存在。

    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没有存在者无所谓存在,同时也是存在本身——作为一种行动,如果没有建构起存在者,那么存在就是空,存在和存在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可能性本体为“存在”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关于“存在”的乱象可以结束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存在论可以结束了,这就终结了传统存在论,开辟了真正的存在论。

    第三、消除了存在独断论,为非存在或者其它世界提供了合法基础

    存在论所以走向独断论,是因为混淆了存在论领域和可能性领域,在存在论领域中,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者存在,不能不存在”是成立的,而从可能性领域来看,它不但是独断的,简直是蛮不讲理。在可能性领域中,存在和存在者可以不存在,而所谓的非存在完全可以存在,所以说在可能性领域中,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和高尔基亚的非存在论同时正确,或者同时错误,“柏拉图的胡须”无需割除。

    施泰格缪勒( S tegm ller) 曾提出一个问题, 即 “世界 是否本来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25)(付 义,王福敏,2004 年,《论“真”与“可能世界”》,载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第 22 卷第 5 期 ),按照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我们的现实世界仅仅是其中一个世界。我单单把它称为现实的,这并不是因为它在性质上不同于所有的其他世界,而是因为它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26)(张家龙,2002年,《可能世界是什么?》,载《哲学动态》,第8期)

    可能性世界理论也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支持。A• M• 莫斯捷帕年科在苏联《哲学科学》杂志(1985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能世界”思想和现代物理学》的论文,指出:“在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中,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物理性质的世界这个思想,越来越得到公认。”

    建构彰显存在,在现实的意义上说,没有被我们建构的是不存在的。然而没有被我们建构的在可能性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同时不被人类建构并不等于不被其它的主体建构,(27)(维特根斯坦和我们所理解的主体是一致的,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上的自我并不是人,也不是人的身体或者心理学所考察的人的心灵,而是形而上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不是它的一个部分”(5.641))人类所建构的世界仅仅是无数事态(可能世界)中的一个,而其它的可能世界在另外的意义上也客观的存在着。

    第四、改变了长期以来本体论的确定性质,第一次出现了弗定性质的本体论

    存在本体论属于确定性本体论,在这种本体论支配下,世界是确定的、唯一的和机械的,规律或者必然性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偶然性则是可以忽略的。当着确定性扩展到社会领域的时候,人的自由被取消了,现实社会永远是合法的,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

    可能本体论把“存在”和“非存在”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不但为二者提供了合法基础,而且出现了第三域,即“存在又不存在”,确定性被可能性取代了,由此所确立的世界也成为弗定性世界,确定性仅仅是弗定性的特例。科学和社会应该由确定性研究转向弗定性研究,人成为真正自由的,现实永远是非法的,因为社会需要进步。

    (五)《逻辑哲学论》所隐喻的本体论转换

    自从康德划定了理性认识的界限,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本体论似乎成为空谈论,黑格尔之后哲学俨然以反对本体论为荣,对于尼采,形而上学是一种虚无主义,对于维特根斯坦,谈论形而上学是在谈论界限以外的东西,即谈论“不可说”,形而上学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伪命题。把《逻辑哲学论》视为圣经的维也纳学派成为反形而上学的急先锋,其代表人物卡尔纳普断然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其后的后现代主义则试图解构本体论,本体论在二十世纪哲学中被无情地流放了。

    霍金在著名的《时间简史》中对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哲学剩余的唯一工作就是语言分析”评论说: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伟大哲学传统以整个宇宙的真理为己任,而到了二十世纪,哲学探索的领域竟抽缩得如此狭窄,不啻堕落。

    的确,本体论流放的结果是分析时代取代了体系时代,哲学再也没有呈报出伟大的成果,哲学再也不是崇高神圣的事业,哲学成为可有可无的,所以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哲学日益成为支离破碎的话语系统,成为纯粹的“语言游戏”,构建哲学理论体系成为笑谈。

    然而,如果人类还是智慧的,就不能离开哲学,因为哲学就是“爱智慧”。作为爱智慧的学问,哲学不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解释世界,而是深入世界的底层建构世界。形而上学不是超验的,而是对可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建构,是人类经验的始源。

    科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世界,形而上学的任务则是为科学建构起一个可以解释的世界,所以形而上学不是科学,但是它不在科学之上而是处于科学的底层。

    事实上,传统本体论的式微不是因为本体论没有生命力了,而是传统本体论——即存在论完成了它的使命,本体论需要走入更为深刻的层面,从而进行自身的转变。

    我们说《逻辑哲学论》是一部深刻的巨著,其深刻性并不是在于它对语言与世界同构的论述,而在于《逻辑哲学论》含蕴着不易被察觉的更深刻的本体论——可能本体论。《逻辑哲学论》是反本体论的,因为它反对存在论,《逻辑哲学论》是本体论的,因为它试图找到一种更深刻的本体论。

    总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空间”理论预示了可能性本体,对于可能本体的充分挖掘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本体论时代,哲学有可能发生一次重大转折。

    参考文献

    (1)(2)田园刘可欣:2002年《从世界到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转变原因探析》,载《现代哲学》第2期

    (3)(4)(5)(6)江怡,2002年,《逻辑哲学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

    (7)韩林合,2007年,《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

    (8)海德格尔,1987年,《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第48页。

    (9)[荷]C.A.范坡伊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 p12,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10)江怡,《逻辑哲学论导读》p15

    (11)(12)(13)(14)李大强:2007年,《对象、可能世界与必然性》,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7卷,第6期。

    (15)海德格尔,2005年,《语言》见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

    (16)转引自贾未舟,《语言何以是存在的家》,载《长白学刊》,2000. 4

    (17)海德格尔,2005年,《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

    (18)海德格尔,1959年德文版,《行进在语言之途中》,

    (19)海德格尔,1996,《诗人何为》,载《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

    (20)(21)(22)【英】斯蒂芬.里德著,1998,《对逻辑的思考——逻辑哲学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

    (23)海德格尔,1987年,《存在与时间》中译本,三联书店版。

    (24)付 义,王福敏,2004 年,《论“真”与“可能世界”》,载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第 22 卷第 5 期

    (25)张家龙,2002年,《可能世界是什么?》,载《哲学动态》,第8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维特根斯坦逻辑空间论发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sp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