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朋友二字,就会想到一些人。尤其是网友,素昧平生,言必称友。然而真正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人世间是极其稀有的。如果你有,那是你的幸运,若你无,那也绝对正常。
人生得一知己足亦!
可见,知己难求,知音难觅。像俞伯牙和钟子期这般感情志趣相投的人的确很少。
因此,盯着这样的题目,心中很是犯难。好在朋友并不局限,可以是很多事物,宠物,书,玩具,还可以是父母老师。我曾经和一些同龄人有过类似友情的东西存在,但是岁月如梭,还没有老去,友情却随之淡漠。我不敢妄称其为好朋友。
如果非要我作这样的命题文章,我想陪伴我最多,最能理解我的喜怒哀乐,最能给我安慰和爱抚的,毋庸置疑是那一本本书籍。
是的,我思考的结果,就是书籍是我的好朋友。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也明确指出: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个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在无数个休闲的日子里,陪伴我最多的是书。我可以在一天当中的六七个小时内与书籍纠缠不清。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那一个个人物仿佛就在我的眼前,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背景深深吸引了我。我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空间和时间,直到读完一部,不管是十万字,二十万字,还是五十万字,我和书中的人物事物一切融为一体,不能自拔,除非我发现已经把一部读完。静下心来,脑海中依然是书中的故事,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一夜一部,大约九十部都是一气呵成。因为是用阅读器读书的缘故,我的眼睛严重受到影响。
读完巴尔扎克,我当时产生了很多想法,回顾了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自己也想写一部人间喜剧。构思颇多,未付诸行动。
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是书伴随着我,使我忘记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书中,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大量阅读名著,杜拉斯的«情人»,从王小波的书中了解到,读了一遍又看了电影,后来因为有疑惑,就又读了一次。«百年孤独»«荆棘鸟»«霍乱时期的爱情»«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局外人»«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卡拉马佐夫兄弟»«万物有灵且美»«罪与罚»......如果要我列举,那可真是说不完。沉浸在世界大师的故事里,有享受,有思考,有困惑,有震憾,有迷茫,有忧伤。
这可比与单独的一个朋友在一起丰富多采。
我的情感都奉献给了那些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们。他们的悲伤我感同身受,他们的痛苦我似乎切肤之受,他们的爱情,引发我无数的感叹,他们那无私的胸怀,执着的信念,无不给我最深的教诲。我们一起哭泣,一起喜悦,一起悲悯,一起陷入绝境,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生跌宕起伏,有人陪你走,你会更加有勇气,有力量。«一个人的朝圣»引领无数个人的心灵去走向自己的圣地。«拖延心理学»仿佛一位导师告诫你告别拖延,«相约星期二»教授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了我无穷的启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还有无数小短篇,意味隽永,情谊绵长。
人生如梦,有人陪伴,会拥有精彩的时刻。读一本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个朋友深入交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的书就像一位博学睿智的大学者,给你无穷的遐想,给你不断地能量。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遇到了它,一本好书,就仿佛遇到了一个的人。你们相当默契,心灵相同。就好像遇到了一个上一辈子的爱人,只一眼,你们就彼此相爱,深深叹息:
哦,你也在这里呀?
哦,朋友,如果在滚滚红尘中无法找到那个人,我也已经了无遗憾。因为我已经在书中无数次与你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