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留言说,“我现在一进棚就慌,本来就没什么自信,导演再一说,我就更慌,更不敢说话。恶性循环了,怎么办?回到家,自我否定的厉害,也不想练。越不练,肯定就越不行,又恶性循环了,怎么办啊?”
怎么办怎么办?凉拌\麻酱拌\找寻另一拌! 恶性肿瘤都能治愈,你那恶性循环还没得治?!
这也就是在自己快放弃之前,编个词汇、找个借口吧 ~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次在进行一个新挑战的时候,一旦遇到困难,总有一个声音,它就一直在你脑子里,没玩没了地唠叨,简直比七大姑八大姨还会劝你:“放弃吧,没进展,算啦,苦死了,干点别的吧!”
那个声音是从哪儿来的?为啥总是劝我们放弃?它到底想干嘛?
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乔纳森 · 海特(Jonathan Haidt)做过一个比喻,把我们大脑中感性的一面比作大象,理性的一面比作骑象人。骑象人懂得分析,高瞻远瞩,对大象的控制能力不稳定,时高时低;大象,也就是我们感性的一面,非常庞大,时常“不听话”,反过来左右骑象人。
大脑太复杂,为了方便描述,咱们暂且分为“本能脑”(大象)和“理性脑”(骑象人)。别看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却需要消耗身体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我们进化了几百万年,大脑的主要任务,就是下令进食生存 + 交配繁殖。大脑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我们积蓄能量,减少消耗。只要对生存有威胁,它就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我们在有了新目标、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初期,往往更容易退缩。因为在理解新东西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这种极为不熟悉的感觉,会让大脑把这种陌生的东西判定为“疲劳”的、“耗能”的东西,从而赶紧让自己停下来。
你的“理性脑”说:减肥。不能吃太多,要控制饮食,体型要保持啊!
“本能脑”却在歇斯底里地叫唤:饿啊!饿!快找东西吃啊!狂吃!给我囤起来!
“理性脑”告诉自己:要学习、要进步,要不停地完善自己。
“本能脑”又跑出来拼命嚷嚷:别学啦!别浪费精力了!快出去交配啊!!!
咱们顶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用着洞穴时代的身体,操着五千多年前的语言,在发明不到20年的智能手机上看文字,希望解决明天那么多不确定的糟心事儿。。。
真是太不容易了。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天性、本能做斗争。怎么样才能哄骗本能大脑,让大象跟骑象人通力协作、幸福地在一起呢?
1. 享受。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持积极的态度时,真正享受那个过程时,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 (Dopamine System),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让我们持续地获得动力,进而支撑我们的行为。
控制我们大多数行为发生的是潜意识系统,它的思维能力极其有限,会把所有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都近似于“进食+交配”,认定是享乐的事情,就会保护,就会不断地给我们提供动力。
你看一些科学家没日没夜地思考,实际上他们对科研的认知极为正面,特别享受思辨、求证的过程,根本停不下来。虽然他们在进行学习和研究,但潜意识还以为他在进食+交配,还在源源不断地给他们加动力。
如果配音让你很痛苦,每说一个字,你都痛苦万分,还是早日放弃。这就像是你讨厌一个人,还非得每天跟TA相处,想想都要原地爆炸。
找到那件让你喜欢的、真正享受的、乐在其中的事情吧!
2. 一点一点来。
大脑喜欢清晰、简单的东西。每一件想做的事情,在执行阶段,都要一直明确到“我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个下一步可执行的东西,要在:“能力范围之内+比较容易 + 时间不会太久”。(我上篇文章说的“拆解再拆解”,“五分钟练个绕口令”就是这意思。)
想一步登天,都是自寻死路。比如一个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本来休息时间就不足。突然强制自己要早睡早起,外加早出跑步,没跑多久就去参加马拉松。大脑不适应,身体不适应,最后......只能全剧终、领盒饭......
一点一点来,就是“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就是慢慢、轻轻地哄骗过本能大脑,让它觉得你在开心地做一件好像是自己熟悉的事儿,不会耗费多少能量,让它老人家不要启动“保护机制”,不要因为太不适应而赶紧喊停。
(推荐斯蒂芬 · 盖斯(Stephen Guise)的《微习惯》一书:
3. 多跟鼓励自己的人在一起。
说人不好,是很方便的事情。但是发掘每个人的长处,善于激励别人则是最稀缺的。珍惜身边真心希望你好,指出你缺点的同时,还能给予你鼓励的朋友们。
自己力量薄弱的时候,如果能抱团取个暖,就有能量去对抗“动物性”啦。
对,除了进食和交配,咱们还有很多有乐子的事情要做呢 ......
接下来要写的文章:【请给我留言。越忙就越不想写,越不写,每写一篇花费的时间就越长,花费时间越长又越不想写,恶性循环了,怎么办,我要不要放弃写专栏?】
-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游戏配音中的角色死法 气声训练)
- 棚里的玻璃心要怎么破? - (骂两句就自我怀疑)
- 我好像没有天赋也,还要不要坚持? - (被师兄打击的小师妹迷茫了,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