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作者: 随心随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22:30 被阅读91次

          我的家乡位于渭河平原之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相对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也比较单一,但那时家乡的年味却很浓,对于孩子来说过年应该是最快乐的事了。进入腊月后,孩子们就开始每天倒计着天数,期盼着农历年的到来,因为过年可以挣压岁钱、吃好东西、穿新衣服、还能随父母一起四处走亲戚、顺便领略沿途的风景……

            年关前半个月左右,就跟着父母到县城或是镇上办置年货,年货有吃的有用的,吃的有瓜子、花生、柿饼、糖果及蔬菜肉食等,用的有脸盆、梳子、碗筷、开水壶等日用品,更重要的是为全家人添置新衣服,那时基本是买些布料然后再缝制成新衣服。父亲一定会在年前带着我和两个哥哥去县城洗澡,洗完澡后就逛街,顺便置办一些年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路边商铺和地摊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时引起路人讨价还价,有时还会碰到一些杂耍表演,演技场被群众围的水泄不通。到城里那可得吃点好的,有醪糟、麻花,油条、包子等等,吃完饭我们就启程回家了,那时的交通工具是二八自行车,当车子骑行在土路时,那种颠簸让人坐着实在难受,一路上看着沿途的树木一个一个溜到我们的身后……

            腊月二十三打扫屋子,一家人将家里所有能搬动的东西都统统移到后院,然后用扫把扫去房子墙壁上、顶面上以及各个角落里的灰尘,用抹布擦洗家具、餐具以及日用品,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忙里偷闲的在屋檐下晒太阳,掏掏耳朵,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把衣服,脸面都晒的热乎乎的,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看着太阳缓慢地从头顶移到天空的西边。腊月二十四开始蒸馍、蒸包子,由于妈妈每年都给过年准备很多的馍,有自家吃的馍,还有更多出门走亲戚用的馍,蒸馍的活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前后。因为蒸馍烧火的缘故,家里的土炕会被烧的有些烫。腊月二十八开始搭油锅,用一大锅沸腾的菜油炸出麻叶、虾片、带鱼、各种丸子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农村人才会这么“奢侈”。父亲烧火,母亲掌勺,每当炸好的美食刚被捞出时我就迫不及待的用手去抓了,我们有说有笑,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腊月二十九开始包饺子,有韭菜鸡蛋馅、韭菜大肉馅、莲菜大肉馅等。到这儿年前要做的大事就基本完成了。

            除夕一大早开始打扫屋内屋外的地面卫生,中午饭后擦洗大门、贴对联、挂灯笼,干完这些后,就会燃放少许花炮庆祝一下,表示一切都收拾妥当了。时光飞逝,辞旧迎新,人们在回味过去的同时展望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蓝图。除夕晚上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吃饺子,大家有说有笑,享受着温馨而快乐的时光。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村里的乡亲们都拿出花炮,各自在家门口依次排列开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点燃,随即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有的花炮带着哨音直冲高空,在黑夜的衬托下肆意绽放出各式各样、绚丽夺目的美丽图案,新的一年来了!人们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庆祝着、欢呼着……

            大年初一的早上,响亮的鞭炮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新年里不管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在自己村子里的同门之间互相拜年,此时村道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人群中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乎。初二开始,乡亲们就出村走亲戚了,在冬季平常的日子里,乡村的马路上是很少有行人的,到了过年时,马路上立刻变的热闹起来,人头攒动,南来北往,遇到雪天,放眼望去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脚走在雪地上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雪后的空气特别清新,感觉世界仿佛像被定住似得,此时由不得让人吼上两嗓子,想要打破这种宁静。我和哥哥们一路唱歌,一路撒欢,不管走到哪家都会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压岁钱和美味佳肴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同时可以和亲戚家的孩子们一起疯玩,大人们之间互相问问今年的庄稼收获情况以及家里的光景状况等等,走亲戚基本会持续到正月初十前后,等打过灯笼,吃完元宵,过了元宵节后,年也就过完了,孩子们的寒假也结束了,新一学期的学校生活就要开始了。

          斗转星移,一晃就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家乡的年味仍然让我记忆犹新,现在再也不会体会到那时过年的滋味了,一是因为年龄变大的缘故,再者因为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可是,还好。我还心存着那份年味留给我的快乐、纯真,已足矣!

    家乡的年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ii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