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作者: 檀香木新霞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0:53 被阅读0次

      要想真正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们的行为,必须了解他们的历史丶习俗丶伦理观念与价值观。不同民族的善恶美丑的标准是不同的,不能拿自已的尺度衡量别人,也不能拿别民族的事例来褒贬自已的民族。

就像日本的战争影片易使西方人感到它是绝妙的反战宣传一样,这些小说也往往使我们认为,似乎它是在追求一种按照自己意志生活的自由。这些小说是这种冲动的证明。但日本人议论小说或电影的情节时,其看法往往与我们不同。我们同情主人公是因为他有爱情或者抱有某种个人理想,而他们却批评这种主人公是弱者,因为他太重感情而未能履行“义务”或“义理”。西方人倾向认为,反对陈规旧习,克服障碍去争取幸福,这是强者的标志。而日本人则认为,所谓强者,恰恰在于敢于抛弃个人幸福而去履行义务。他们认为,性格的坚强不是表现为反抗,而是表现为顺从。因此,当我们以西方人的眼光看待日本小说和电影的细节,得出的意义与日本人的结论极不相同。

在评价自己或周围熟人的生活时,日本人也使用同样的标准。他们认为,在与义务的准则发生冲突时,如果迷恋个人欲望,那是弱者。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判断的。其中,与西方伦理大相径庭的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日本人有句话是:“孝道有时要求把妻子视同路人。”之后,对待妻子的态度最多属于“仁的世界”。最坏的情况则是,妻子不能向他提出任何要求。即使婚姻生活很幸福,妻子在义务的世界中也不能处于中心地位。因此,一个人不能把他同妻子的关系提高到同双亲及祖国的感情相等的地位。

相关文章

  • 菊与刀读后感

    看完菊与刀对日本人的性格及特点有一些了解,但总觉得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外国人总觉得有点隔山打虎。对日本不甚了解,但...

  • 《菊与刀》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有关日本的著作,名字叫《菊与刀》,作者是一个美国的人类学家,这本书是在1944年完成的。当时是...

  • 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该是个怎么样的民族呢,又有怎样的信仰,电视上好多的抗日神剧对我们是否有着较多的误导~ 最近看了入敛师这个电影和...

  • 《菊与刀》读后感

    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菊与刀》。老实说,情节性不强的书,确实乏味。 我没到过日本,没接触过日本人,所以这本书...

  • 《菊与刀》读后感

    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应当对待日本的态度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日本人性格的文化经典书籍。 1951年,这本书被列入“日本教养...

  • 《菊与刀》读后感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正...

  • 《菊与刀》读后感

    当我打开《菊与刀》的百度百科时,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

  • 《菊与刀》读后感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行为背后是动机,动机受制于体制,体制的软性以文化体现,体制的贯彻依托执行与教育。 以上变成一种...

  •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提纲: 1、写作背景、研究方法(10%) 2、研究得到的日本文化内容(50%) 3、结合我自己对...

  • 菊与刀读后感

    The chrysanthemum and sword. 我看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王勋、刘尚毅等编译的版本。这本书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与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m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