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白描勾线可分三类:较粗的线条叫琴弦,较细的线条叫铁线,极细的线条叫游丝。不论采用哪种线描,都突“写”字,使每一条线具有书法气韵。
一、 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顿挫变化不明显,纤细匀称,曲线圆润。用尖圆匀齐之中锋笔尖画出,有起有收,流畅自如,显得细密绵长,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 春蚕吐丝描 ”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所运用的线条,连绵不断,悠缓自然,具有非常均和的节奏感,被认为是典型的游丝描。后来,曹仲达、李公麟、赵孟頫等人画中的线条,也属这类线描形式。这种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适合于表现文人学士、贵族妇女、仕女形象等。
以平稳移动为主,粗细如一,如“春蚕吐丝”,连绵蜿曲,不用折线,也没有粗细的突变,含蓄、飘忽,使人在舒缓平静的联想中感到虽静犹动。因其极细的尖笔线条,故用尖笔时要圆匀、细致,东晋画家顾恺之常用此法。 在运笔时利用笔尖,用力均匀,达到线条较细,但又不失劲力的效果。其行笔细劲的特点,一般适宜于衣纹飞舞的表现。
图中的林黛玉,衣服袖短、简洁,是明显的明服特征,衣服线条较细,不失劲力。先画好底稿,再覆熟宣其上,复描时先从脸、手开始,特别注意手指的线条要流畅细致,达到优美动人的效果。
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为:
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
二、琴弦描(略粗些);
三、铁线描(又粗些);
四、行云流水描;
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
六、钉头鼠尾;
七、混描;
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
九、曹衣描(曹仲达用之);
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
十一、橄榄描(颜辉用之);
十二、枣核描(尖的大笔);
十三、柳叶描(吴道子用之);
十四、竹叶描;
十五、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
十六、减笔(马远、梁楷用之);
十七、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
十八、蚯蚓描。
(文图摘抄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