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否是个乐观的人呢?大多数的人回答可能会回答是。我的回答是:视情况而定,得势的时候,容易乐观,失势的时候,容易悲观。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两种情绪情况呢?最近看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渐进式的给出了答案。
想要知道怎么办?先要知道是什么。我把原文对悲观乐观的定义解释,摘录如下:
悲观的人的特征是,他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这种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无数的研究告诉我们,悲观的人很容易放弃,常常陷入抑郁中。这些实验显示,乐观的人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好,在工作上和球场上的表现也比较好,他们常常超越能力倾向测验所预测的上限。
乐观的人通常比悲观的人更容易在竞聘中胜出。他们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都很好,年纪大时,也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有很多病痛。实验证据甚至指出他们比一般人更长寿。
稍作解释:悲观是种消极负面情绪,会把一切过错归因到自己身上,有时候会承受不该承受的负担和压力,长此以往,很容易得心理疾病。而乐观是种积极情绪,会让自己正确客观的看待每件事产生的影响,即使遇到恶劣环境,也会合理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攻克它。
那知道是什么之后,如何解决它呢?书中提到的方法之一是要会记录,主要记录三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个部分“不好的事”。几乎可以是任何事情——水管漏了、朋友皱眉头、一直哭的孩子、大额账单、配偶对你的忽视。尽量客观地记录下实际情况,而不是你对这个情况的评估。
第二部分“想法”。假如你跟你的配偶吵架了,你应该写下他对你说的或做的感到不快,而不是记录“他不公平”,因为这是一个推论,你可以把它记录在“想法”中,但是不应该记录为“不好的事”。
你的“想法”是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请注意要把你的想法跟你的感觉分开(感觉属于第三部分“后果”)。“我刚刚毁了我的节食计划”以及“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是想法,我们可以评估这些想法是否正确。 “我觉得很悲伤”是一种感觉。
第三部分“后果”。这个部分要记录你的感觉和行为。大多数时候你的感觉会不只一种,写下你所有的感觉以及你的所作所为。 “我觉得很疲倦,没有力气。”“我要让他向我道歉!”“我又回去睡觉了。”等都是行为。
具体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可以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
第一是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想些别的事;
第二个方法是反驳它。从长远来看,反驳更有效,因为有效的反驳能阻止以前那些想法再次出现。这样,当你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你就不会再抑郁。
其实书中提到的这两点建议,让我联想到了之前看的《大脑整理术》那本书提到的大脑工作原理的“用进废退“的观点,大脑经常用来做什么,这个事情相关的神经元就会被重复激活,不管好的坏的,都会越用越熟练,反之不经常用的话,则会越来越生疏。
第一个方法提到的转移注意力,其实就相当于断开大脑中的不好的神经元链接,既断开那些悲观的链接,相对也就不那么悲观了。第二个方法相当于通过反驳,重塑这些悲观的神经元链接,让其能够变得积极,也间接的起到屏蔽悲观的作用。
以上就是合理应对悲观乐观的方法,也就是做好记录,通过聚焦记录应用改变策略,也及时三部分记录,外加两方法改变。之所以把悲观乐观放在一起去聊,是因为两者是经常会发生转化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都是对这种情绪转化的最好解释。
掌握这2种情况,以及合理应对,或许会让我们更加坦然应对我们的情绪,而只要情绪控制得当,也就会儿越来越有精力去理性对待任何事儿。
因为拿破仑也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