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环泸沽湖而居,四围高山,区域闭塞,交通不便。传为蒙古统一南宋时期蒙古兵留于当地,因此有蒙古血统。当代因人数较少(4万人口)、行政区划(泸沽湖由云南、四川一分为二)等原因,因此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少数民族进行归分。居四川部分归蒙古族,居云南部分归纳西族。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船夫摩梭人至今仍处于母系氏族时代,亲情最重。家中最长女性为家族祖母,主外。祖母握有家族大权、实行禅让制,当祖母年老,家中需集体选出新祖母,并经祖母认可。家中男性主内,抚育幼子,舅舅地位最隆。
家中最要、最中房间为经堂,经堂中置有下火塘、上火塘。下火塘百年不灭,供奉祖先;上火塘为祭祀祈经祝福用,常用常灭。经堂中除供奉民族祖先画像外,有祭祀释伽牟尼处,沿墙有矮床,四壁装饰有唐卡和家中阿哥自雕自画木雕板,颜色艳丽夺目,以藏传佛教为素材。经堂外有烧香白塔,每日朝拜。
幼子于13周岁在经堂中进行成年礼,全家参与,亲生父亲不参与。成年礼中赠予男子一把腰刀、一顶毡帽,称“阿哥”;女子一身衣服、一副头冠,谓“阿妹”,又称“卓玛”(藏文化)。成年礼后,男子需向家中长辈学习金银木石、翻墙技艺;女子需学习家务农务财务等事。
成年后,男女可外出寻偶。当地为走婚制,一夫一妻。年轻男女白日各自做活,夜晚双方会于村寨篝火晚会,于节奏轻快舞步间食指相扣,乐而忘忧。若有中意者,女子伴节奏移步男子旁,手指搔男子掌心三下,男子若有意,回以搔掌心三下,双方眉目可传情。男子无意,女子便可离去,他人不知。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篝火晚会女舞者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家村篝火晚会群舞者互搔掌心后,男女二人避开众人谈私话,不外乎男子木匠银雕手艺如何,女子告知家中位置。男子返家后,需准备猪膘肉(取猪头猪身,猪腹掏空,填以药草,重新缝合)、个人腰刀和毡帽、一只亲手打造的银镯作为定情信物。
夜半,首次走婚的男子需携带以上三样翻墙而进,将腰刀和毡帽挂于女子房间外墙,拦阻他人;将银镯套于女子手腕,以示定情。天未明,男子离去。期间无人知晓期间关系,又为“暗婚”。
女子怀孕,躬耕不辍,利于生产。因条件有限,女子多于家中由女性长者接生。诞子后,子归母家,与生身父亲举行认亲仪式后便再无经济与社会关系,由母家姐妹共同抚养长大。
摩梭人说摩梭语,无本族文字,使用藏文,信仰藏传佛教。历史上长期遭受土司制度压迫,多为农奴。因无文字记载,本族文化口耳相传,故对长者敬、祖先拜。
摩梭人生产力低,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关系,此村中现最长者寿125岁,可称奇迹。当地丧葬行火化,众人相携至高山之巅,举行葬礼。死者不留骨灰,不留墓碑,不留画像,不过清明。但在家中日日祭拜。
讲解员阿妹,身怀六甲,仍做义务讲解笔络整理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舍夸村志愿讲解员
2022.8.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