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现在你们拿起的这页故事,纸张有一点泛黄,纸页有一点陈旧,虽然经过了中国历史的沧桑演变,它更见证了每一个新中国近代家庭的生活缩影……
1933年,伪满洲国大同二年,民国二十二年,一个女娃娃在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诞生了,全家人带着根熟地落的喜悦,像每一个家庭那样抚养起自己的孩子。
转眼到了女大不中留的年纪,一纸婚约把她和一个青年领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姻是一道城墙,把男的女的围在城墙内,这道墙由两个人的承诺、两个家庭的承诺和一张婚约证明纸组成,这张纸把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牢牢的拴在一起一辈子,他们信守承诺,养儿育女,辛勤的为了他们操劳了一辈子。
他们育有三儿两女,2017年,常在老太太身边照顾的小四子已经55岁了,因为常在老太太身边,所以做的好和坏,常常都是在小四一个人身上做实了,真的应了那句远香近臭的老话。
换若说关心儿子,谁都不比不上这年过80的老太太:她知道儿子的胰腺是否有问题,知道儿子的脸到底是肿了,而不是发胖,所以她时常叮嘱儿子千万别开车,一定要禁止喝酒!没事的时候多跑跑医院,本农场的医疗水平不行,一定要去市里的大医院检查,而且非检查出问题不行。
若说不关心儿子,那就是老太太在儿媳妇耳根前的唠叨,总让人联想到这老太太真是个厉害的角儿:"小四子哪长心了,在外面喝酒!万一喝多了,在和人打起来,万一打坏了呢!你说要命不要命,你看那电视上总报道,把人喝过去了,还得赔钱呢!可不是闹着玩的呀!"温顺的儿媳妇连连点头称是,嘴上不说,却在心里直吐舌头:这是怎样的妈呀!不往好里想,这不是咒儿子呢吗!小四也常说,没病也得给我说出病来呢!
这不,作为亲孙女的我,早上又接到了这个紧急的电话:"你说你爸!你看那脸肿的,别开车去,雇个车去市里医院好好看看,别心疼钱,钱我给拿了。"电话挂断。
经过我的转达,(并没有去医院的老爸老妈)多了个任务-----动身去往我的奶奶家,演双簧……
谨以此篇献给我亲爱的、年事已86岁的奶奶。
北兴农场公路管理站职工:李峥 书
2018.4.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