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家玩,她神秘兮兮告诉我,她最近学了个好东西,把我领进了她家的小储物间。说是储物间,并没有什么杂物,最大的杂物就是角落里的小板凳,小板凳上写着她大儿子的名字。
原来这个小板凳是她家老大的专用座椅,每当他犯错失控或跟跟弟弟吵架,就会被发落到这来。朋友说自从有了这个板凳,家里安静多了,省了她很多麻烦。
朋友这种让孩子独自冷静的方式其实就是“Time-out”,翻译过来是“冷板凳”或“惩罚椅”。当孩子犯了错或情绪失控,就给他一定的独处时间,让他远离失控环境迅速冷静。
这种方法被很多专家提倡。的确,比起打孩子,冷板凳已经平和了很多。能让孩子迅速冷静,不继续作妖,让家里看起来很和谐。毕竟犯错的孩子面壁去了,混乱的现场可以得到暂时安宁。这也是为什么朋友跟我分享她的胜利成果。
孩子犯错失控,坐冷板凳屡教不改?“热板凳”才能实现管教目的可是我们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让孩子失控时轻车熟路跑去做小板凳,用最快的速度让家里恢复安静,就够了?
01 管教孩子的两大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管教孩子呢?美国著名心理学者丹尼尔·西格尔在《去情绪化管教》中指出,管教孩子的目的有二:让孩子听话;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 第一个目标:让孩子听话,做对的事情。
让孩子听话一些,行为更合宜一些,避免做不对不好的事情,是管教孩子的短期目标。比如孩子说脏话,孩子打人,孩子不做作业,这都是不好的行为。我们管教孩子,是为了改善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做得更好。
- 第二个目标: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管教让孩子变得更好,家长是孩子改变背后的推手。但管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家长时时刻刻盯着孩子,而是让孩子有更强的自控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即使没有权威人物在身边,孩子依然能表现得认真负责,成为善良可靠的人。
综上以上两个目标,管教孩子的目的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纠正行为,构建大脑。从这个角度看,冷板凳都没办法实现。
02 坐冷板凳,实现不了管教孩子的目的
拿朋友家孩子来说,弟弟抢他玩具,他一巴掌呼在弟弟脸上,把弟弟脸都打肿了。妈妈吼他,他自己也生气,直接跑去储物间坐冷板凳。他会想什么呢?
- 坐冷板凳的孩子,会压抑内心的愤怒
孩子坐在冷板凳上,会像我们预想中的那样反省吗?他会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面壁思过痛改前非吗?用脚趾头想想就觉得不可能。
孩子只会更加愤怒,但他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愤怒,因为他现在的处境就是愤怒的下场。他被孤立了,他只有学会压抑愤怒,才不会被独自留在这里。
孩子犯错失控,坐冷板凳屡教不改?“热板凳”才能实现管教目的- 经常坐冷板凳,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正如刚刚分析的,孩子不会反省自己,他可能还会迁怒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太讨厌,让我一个人在这里。我表现不好,爸爸妈妈不满意就不想理我,让我自己在这里;我表现好了,他们就愿意和我在一起。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
孩子在冷板凳上会想很多,唯独不会想应该做才会变得更好,而孩子不想的,恰恰是我们想的。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冷板凳(Time out) 只能让孩子暂时听话合作,经过冷板凳惩罚的孩子,会比没有经历过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哪怕家长会在事后跟孩子交谈。
冷板凳无法实现管教孩子的目的,丹尼尔·西格尔提出了效果更好的“Time in”,翻译过来就是热板凳。热板凳既能纠正孩子的行为,又能促进孩子行为跟大脑建立联系,帮孩子构建大脑。
03 给板凳加热,才能实现管教孩子的目的
顾名思义,热板凳让冷板凳充满温情。在孩子坐冷板凳的时候跟孩子进行情感连接,这个连接以谈话和安慰为主。
- 热板凳帮孩子平复情绪,迅速冷静
孩子情绪失控时,离开现场是必要的,把孩子带到特定的冷静区。热板凳不是让孩子独自在那里,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可以抱抱孩子,听孩子倾诉,擦擦孩子的眼泪,陪伴孩子冷静下来。
在父母陪伴下的冷静,和自己孤独的被迫冷静,对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体验。热板凳没有孤立,没有隔离,能让孩子意识到,不管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父母都不会放弃他,这才更符合“无条件接纳”的爱。
孩子犯错失控,坐冷板凳屡教不改?“热板凳”才能实现管教目的- 热板凳训练孩子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帮孩子梳理刚才的行为,毕竟纠正孩子的行为是管教的第一大目标。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刚刚的情况。比如,他出言不逊说脏话,那就引导他重新说一遍,试着更礼貌一些。他粗暴对待弟弟妹妹,我们就可以建议他每天有意识做三件对弟弟妹妹好的事。
通过让孩子重复练习刚才的境况,孩子就会知道,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我们也就实现了纠正孩子行为的目的。
- 热板凳,帮孩子构建行为和大脑的关联。
通过让孩子重复练习积极行为,能让孩子反复体验到好的行为的好处,开始在大脑里建立相关连接。家长也没必要跟孩子说教,你刚才的行为多么多么恶劣。孩子知道了怎样做更好,自然就会意识到刚刚行为的不恰当。
再来回顾下整个热板凳的过程:
第一步,孩子情绪失控,先把孩子带离失控区,安慰孩子陪伴孩子。这个过程会让孩子遇到类似场景时主动暂停,避免失控带来的进一步伤害。
第二步,我们引导孩子用更好的方式处理刚才的问题,孩子会养成自省的习惯,刚刚有些失控,如果我换个方式,可能会更好。孩子会慢慢调整反思自己的行为,大脑里嵌入自省模式,逐渐具备独自面对风暴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犯错失控,坐冷板凳屡教不改?“热板凳”才能实现管教目的这么一比较,冷板凳和热板凳高低立现。热板凳对孩子来说不是惩罚,而是帮孩子自我调节的方式。
其实不只孩子,我们也可以拥有一个“板凳”作为冷静区。在这个区域里,可以放上我们喜欢的杂志、咖啡、音乐。给自己提供一个空间,能够及时自我调节,排解不良情绪。
正如丹尼尔·西格尔所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就会从这种热板凳上的交谈中获益。他们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内心的汹涌,才能培养出平息情绪海啸的能力。
你家还有冷板凳吗?是时候给板凳加加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