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读到的一本书,作品是真的有些年头了。关于一位父亲眼里的孩子,不失观察的细致,更透着父亲阳刚与厚重的爱。
平常市面上看到此类书籍多为妈妈所写,基本是女性的视角。而该书却是一位父亲,而且从文风看来,该是一位刚健的父亲吧,这也是该书的难得之处,也是推荐此书的理由之一吧。
推荐此书,因为作者的真实记录,包括儿子的‘趣事’,更包括父亲的纠结与爱。很多小事件也挺常见,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从作者的叙述中,也让我们重新去了解孩子的心思,更清晰的看到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从而思考我们自己对待孩子的种种。
而还有一点,便是这部作品产生的年代,80年代,这也让人‘我心甚慰’。原来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有很多作品已经开始对教育作出了思考。
《那年你七岁》,推荐给大家,作者刘建屏,不是热门,不知道是不是冷门呢,哈哈。
1 记录形式
《那年你七岁》是日记形式,记录了孩子七岁初入小学时期发生的点滴趣事,同时融入了作为父亲对于教育的思考,对于自己的反思。
因为是日记形式,记事为主,读来很轻松,眼前也逐渐浮现一个调皮而机灵的七岁小男孩。在这其中,重现了孩子的精灵古怪,活泼好动,单纯善良,纯粹有爱……
比如
成为小学生的兴奋,“我七岁了!我马上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了!”;
想念幼儿园伙伴时的多情,“你泪流满面地,‘我已经有两个月没见着我幼儿园同学了,我想……想他们……’”;
第一次因为玩而放学忘了回家,还因此第一次写了“保证书”,却又因此还“一举成名”;
还有开始学习自己花钱了,“……可别的同学身边都有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而我,从来就没有钱。”;
加入少先队的欢喜与重视,“你推开门,却没有马上跨进来,而是站在门口,极其认真甚至有点儿严肃地对我们敬了一个少先队员的‘举手礼’”
……
而思考的部分,衔接自然,真情流淌,也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开头处,作者便由孩子步入小学而牵出了许多回忆,以及思考,也算是这些日记的缘起吧:
……我已经发现,你时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在对待你的错误时我却每每也充满着错误。我还感到,任何一种教育培养孩子的理论,最多只能给我一点点启示,却不可能给我提供现成的教案,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只能有他自己的最具体的理论。
……
从今天开始,我将为你写日记。记下你生活中的欢乐、幻想以及歪斜的足迹,同时也记下我的希望、祝愿以及种种矛盾的心情和混乱的思想……还将记下,在这种欢乐和情谊之中,我究竟给了你点什么,你又给了我点什么。
2 父爱如此
作为父亲,面对儿子,有时会有不满,也显出一股狠劲:
我心里狠狠地想,什么时候把你扔到荒山野岭里,让你三天三夜碰不见一个人,看你以后一个人单独待在家里还害怕不害怕!
当然更多的是事后的思考。比如关于钱:
在你面前对钱永远讳莫如深也是不明智的,因为我根本不可能也绝对没有能力做到让你与钱绝缘,你总得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会和钱打交道……我觉得和孩子谈谈钱的来龙去脉不会是件坏事。
还有很多的用心之处,比如在火车站遇到了骗子乞讨,面对儿子的慷慨要求,和对父亲 “吝啬”的质疑,这位父亲的处理:作者给了钱,但随后和儿子玩起侦探游戏,带着儿子悄悄跟随那名骗子乞讨者,最终发现了真相。
你由于丢掉了那5毛钱,却开始知道了生活中还有那些不怎么好的人,不怎么好的事……告诉你这些事并不使人感到轻松……我还感到一种压抑和沉重,你毕竟还年幼。唉,生活本来是什么样子还是让它是什么样子,即便对孩子也不要去粉饰去掩盖的好……
特别要在这里说明的其中一则日记,作者特别记录了家里老人身体抱恙时,儿子的表现。从中看到,父母的榜样,身教的重要。
老人家(奶奶)的脚受伤了,只能躺在床上修养。于是照顾奶奶的责任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孩子自然也会记到心里的。
她每天下班回家,总给奶奶擦身子换衣服,用纱布洗脚,还特地从医院借来扁马桶,伺候奶奶大小便……
你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变得出奇的乖巧。放学一回家,你总直奔奶奶床边,第一句话总是:‘奶奶,你好点了吗?’……奶奶常被你的柔言蜜语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每到吃饭的时候,给奶奶端饭端菜的事总由你包了,要是我和你妈妈谁抢了这活儿,你会很不高兴……
3 教训孩子
还有一点可贵之处,是作者也如实记录了自己的情绪和失控,偶尔的粗暴。这反倒显得更为真实了,因为生活中,我们不也正是如此吗?为人父母者,都想做个好爸爸好妈妈,但是却免不了没耐心、烦躁的时候,把凶巴巴的样子呈现在孩子面前。
我一把将你拉到墙角,又在你的屁股上扇了两下,火爆爆地说:“看你还犟!你给我站着,别动!永远这样站着!
这样教训孩子的情景,对于为人父母的不陌生吧。因为一件事,气不打一处来,情绪上来,难免失控。有时是话语重了,有时却是忍不住手就挥过去了。
可是,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的方式真的不高明,甚至是不可取的。但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么控制不住了。
我还是第一次让你罚站。我知道这手段太不高明,以前甚至连想都没想过,但我还是不自由自主地这样做了。……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或许会告诫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应该“放松”一些,让他们充分享受真正的童年的欢乐,而面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我却情不自禁地显示着做父亲的“威严”……
但是,事后,反思开始。往往是,孩子哭完一场,渐渐恢复,又来和我们亲近了。而我们,心情依然沉重,夹杂内疚,懊悔……这种所谓教训孩子,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好像一个魔咒。作者身为父亲,对于自己的这种方式开始反思,尤其是当孩子那么真实的问出了那些话。
‘爸爸,你小时候爷爷也让你罚过跪的,是吧?’
……我也有我调皮的童年……
‘爸爸,’你又说道,‘我以后也会当爸爸的是吧?’
奶奶忍不住笑了……可我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我默默地瞪大着眼睛,不断地扪心自问:我总盼望你能无忧无虑地生活,甚至曾担忧写“保证书”之类的事会使你的心灵罩上阴影,可我的“暴力”是不是比“保证书”更甚十倍?我总希望你有自己的主见,有独立的人格,可我却肆无忌惮地摧毁了你可贵的反抗意识,强行地让你对我俯首帖耳,这是不是恰恰在培养你的奴性?我历来主张父子平等,相互尊重,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却要彻底征服你,是不是把你的自尊恣意践踏了?……
这里,感到最有份量的,莫过于孩子那句“我以后也会当爸爸的是吧?”。难道要让这个魔咒一代代延续?我们做了怎样的示范呢?
4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到示范,有时真的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
曾经,作者觉得儿子的胆子不够大,就刻意想训练一下,比如让儿子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还不忘在旁边怂恿几下。可谁会想到,这样的怂恿却也成了示范进了儿子心里了。
作者儿子和同学互相吹牛。那个同学说可以从楼上跳下去都没事。儿子居然就开始怂恿对方跳。还好,有惊无险,被老师撞到了。事后,父亲找和儿子谈话。
‘你难道不知道从楼上跳下去会摔死吗?’
‘我知他肯定不敢跳的。’
……
‘我是考验考验他勇敢不勇敢。’
‘混蛋!这不是什么勇敢,这是蛮干!’
‘那你……你不也老是叫我从台阶上往下跳,老是对我说‘你敢不敢跳?你敢不敢跳?’吗?’
这也许就是生活中的矛盾之处。希望孩子勇敢,于是想训练孩子的勇气,作者无数次地说“你敢不敢?”,可万没料到,孩子竟照搬到同学身上,而且不视轻重。
孩子可不管什么勇敢还是蛮干,玩起来就只管好玩了吧。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矛盾点,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孩子让你帮忙收拾个东西、拎个书包,你是帮还是不帮?这尺寸的把握才是真正考验智慧之处吧。
其实,凡事没有绝对标准,没有该不该。只在于当时那一刻,你是否能感受到孩子的状态,你是否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孩子只是寻求一个帮助,毫无依赖之意,也许书包真的太重了;而你是在担心他以后就不独立了,怕溺爱了他,还是因为纯粹的爱而就答应了?
当时当刻,感受到彼此,出发于爱,尊重到彼此。
5 孩子的童年
关于孩子的童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已是大不相同。
现在的孩子,忙得很,学的东西太多,但又不得不学。而因为孩子少了,我们成人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也多了。孩子的束缚也就多了,自由就少了。
小小年纪的人儿,也会说“没意思”、“不好玩”、,“太无聊”、“没劲”了。
作者也对此做出了思考。
成人扮演的角色却通常是绊脚石、拦路虎乃至是刽子手!最富悲剧意味的是,成人们总是怀着极其美好善良的愿望,自以为是在引导你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殊不知这种“引导”却把你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创造精神扼杀在了摇篮里……
有几分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成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也还没意识到,父母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
孩子本如一泓清水、一张白纸,而那些水中的浑浊,纸上不太悦目的画作,恰恰是我们成人添加上去的。可我们往往却不自知,还揪着孩子要孩子修正错误。
孩子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弥足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曾经也有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地丢失了,而我们不仅心安理得地让你们重复着这种丢失,甚至在加速着这种丢失!
我们总是以你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走上社会为由,今天“教诲”这一点,明天“告诫”那一点,极大地伤害了你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总是更多地想到你们以后应该怎样地去“适应”社会,而根本没有懂得你们本来就是生活的主人,以后应该怎样去“创造”生活……
也许我们不经意间都加速过这样的丢失,那对于孩子,我们有没有做过反思呢?想想,我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种反省式的扪心自问会不会令你不寒而栗?
……一旦跨越了童年,尤其到了成年,就有形无形地和童年划下了一道沟壑,而要填平这道沟壑,沟通成人和孩童这两个世界,却成了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作为一个父亲的我,我应该尽可能地做地好一点,再好一点。
6 父亲的温情
虽然父亲在孩子眼里往往是具有威严的,但是却也会有温情的时候。
作者让儿子考艺小,准备的仓促,少不了辛苦,但是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练习时的努力和认真,从未有过,而且还真感兴趣了。但是考试时,却充满惊险。最后一次复试,儿子直接懵在了那里。
当时,身为父亲,很失望, “真想大发雷霆,说不考了”,但随即这肝火又被柔情浇灭,“此时,你需要的是勇气、力量和信心”。原来,父亲的温情是这样的,没有母亲的温柔和柔软,却是另外的温暖与支持。
爸爸完全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如果爸爸也像你这么小……说不定连你还不如呢!……你别看他们一个个神得不得了,可他们只会拉他们的二胡,吹他们的笛子……你把笙给他们,他们说不定连吹都吹不响呢!……你只要吹出来,准把他们震住了!……现在只剩下9人,而可能录取7人,你是大有希望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吹吧……
就这样,儿子终于轻松了下来,完成演奏。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一些我们认为的不好行为,比如怯懦,胆小,害怕,哭泣,我们的第一反应很多时候就如这位父亲开始那样,很失望,甚至愤怒,开始训斥孩子,喝止孩子,有什么好怕的,有什么好哭的,别人会笑你的……
而孩子,其实只是需要这位父亲后来所做的,表现出的理解,开解,鼓劲。正如作者说的,孩子需要的是勇气、力量和信心,我们能否给到孩子?而那些粗暴的喝止与言语,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没有力量,乃至羞愧。
7 教育其实就是谈人生
最后的这段,是《今年你七岁》的收尾处部分内容,意味深长。许多希望,很多感慨,因为教育其实就是谈人生,作为成人,你对人生有几分理解与领悟?这些都会体现在你遇事时的态度上,面对孩子教育的心态上。
人生之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还有很漫长的路。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希望,是无限的,但希望太多,有时却忘了最初的出发点。当孩子降临的那一刻 ,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终究是孩子自己,他有他的人生。孩子究竟会有怎样的人生,会成为怎样的人,我们也不知道,不是吗?
你的面前还有这么漫长的路啊!而“怎样当好一个父亲”也将伴随着我的一生。我和你都将尽可能地撩开弥漫在我们面前的大雾,去看清前面的路!
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小小的“野心”,希望在你的身上重新塑造一个“我”——我的优点能在你身上发扬光大,而我的缺点在你的身上不复存在!
……
我对你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希望”。我知道,这毕竟只是“希望”而已。我终究只是我,你终究还是你!……我之所以把这些“希望”写在日记里,是希望你也希望我,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更坚定一些,更扎实一些!
至于你长大了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
人生之路和这湖面一样,时而会荡动着美丽的波纹,泛起迷人的涟漪,时而也会出现可怕的漩涡,涌起骇人的浪涛……
不管前面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迈动双腿走吧,走吧!
结语
附加几句,书中除了作者的《那年你七岁》,还有几篇作者的其他短篇小说,主角基本为80年代孩子,也是值得一读。比如《我要我的雕刻刀》、《脚下的路》、《假如我是个男孩》,都体现了新一代孩子对自由和力量的渴望,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想要独立,挣脱束缚。而成人却依然用旧有的思想捆绑孩子,于是免不了各种冲突,成人也感到了诸多挑战。这些冲击中,正是我们作为成人需要去思考的。
另外,其中有一篇《孤独的时候》,似乎有些不同。叙述了两个孩子间友谊的始与终,展现了两个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折射了周围成人其人性中可悲之处,而这可悲之处真的要这样延续给孩子吗?
其中的《我要我的雕刻刀》,挺喜欢的,一位老教师没收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的雕刻刀,由此引发一系列回忆与思考,充分展现了老一代思想要求的‘顺从’与新一代孩子渴望的‘自主’之间的冲突,各自的特点。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对孩子做什么吗?
好了,前面已经说了那么多了,有机会再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