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北京路,时时刻刻感受这两千多年老街古韵。
去年疫情后,北京路升级改造。
毕竟升级改造完成的北京路变得更宽、更好逛了:全国第一条5G步行街、潮牌、网红打卡店、非遗店铺、全国最大的户外裸眼3D屏幕…统统都在这里!
经历半年多的升级改造,北京路步行街焕然一新。这里还有一个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正逐渐被游客发现。
前两天我到北京路买年货,欣喜地发现了由万氏兄弟所绘制的3D画。
北京路万氏兄弟是目前为中国顶尖的错觉艺术家也是国际上知名的3D地画大师,由双胞胎哥哥万以琚和弟弟万以珩组成,两人为“世界上最长3D地画”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他们错觉艺术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综合媒介及3D地画等多个种类的综合体。
府学西街昔日只有老旧楼房,游离于北京路商圈的喧嚣热闹之外。如今,它被艺术家用大胆的创意和斑斓的色彩改造成了充满广府风情的“涂鸦街”。道路两旁的楼房外壁被主题各异的3D画填满,有正扯着毛线团的小猫、有还在往箱子外掉的金币、还有唤起广府人儿时记忆的鸡公榄和凉茶等。3D画以互动感强为特色,游客们在这些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画作前驻足留影,而每个画面都能很好地让游客融入其中。
北京路万氏兄弟是地道的“老西关”,对传统广府文化无比熟谙。一直以来,他们都希望将广府文化发扬光大,让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广州人对自己的城市更自豪,也让外地的游客能因为广州的城市文化爱上这里。
因此,在北京路项目伊始,万氏兄弟就确立要做一个“文化地标”的目标。“上海的城隍庙也有涂鸦,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很潮。”万氏兄弟说,“而我们想让大家一眼就知道这些涂鸦是在广州,这是在广州才有的。”
“广府文化”是这个系列3D画的母题,而这个主题在每幅画中都得到了丰富又充分的呈现。比如绘有一个大巴和“北京路站”站牌的作品,要呈现的是广州的包容,因为广州一直向世界敞开着怀抱,宽容着多元的群体在此落叶生根。大巴上形象各异的人则暗示着广州城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正是这些人促成了广州今日的发展,广州也载着他们一起向前。
作品“天女散花”要展现的则是广州的国际化。花团锦簇流水一般倾泻下来,花的品种却各不相同。而花本身又对应着广州的花城之名,种类多样则对应着世界各地的人在此汇聚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的传统饮食元素占据了此系列画作的绝大多数。像在作品“好味榄”里,老板正将一个与人的躯体差不多大的巨型好味榄交给顾客。
北京路游客们留影时,往往会做出伸手接住的姿势。而这也正是万氏兄弟的巧思所在——“榄”与“蓝”同音,万氏兄弟想借此表达文化的传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好味榄”旁边,则画着随处可见的凉茶铺,从“罗汉茶”到“二十四味”,比人的脑袋还大一圈的一碗凉茶一律只要两元。
而猫咪也是万氏兄弟此次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万氏兄弟说,“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当人在望猫的时候,猫也在‘旺’人,所以广州人都挺喜欢猫的,我们从小也养猫,就画了个可以和猫对视的特写。”除了这个寓意之外,涂鸦中猫咪的表情也有考究,现代的人喜欢展现个性,万氏兄弟也就想让猫表现出这种“特立独行”。因此在这幅巨型的猫咪面部特写中,猫咪的表情并不是可爱的、讨好人的。而是嘴唇向下撇,眼神流露出不屑,满脸都写着“你看我干嘛?”的傲娇。
北京路对万氏兄弟而言,“互动感”一直是他们最核心的艺术理念,也是他们十几年来在3D画领域一直坚持的原因。万氏兄弟说:“我觉得艺术不是高高在上只能让人看的,是要和观众交流互动,让人可以玩的。”
万氏兄弟将“让观众们感受到惊喜和愉悦”视为使命,为更好地实现这种互动感,兄弟俩可谓“掏空了心思”。在创作之前,他们会先去现场进行极为细致的考察,比如这面墙上有没有树荫遮着、那面墙上的电箱和电线要怎么融入画中而不显得突兀、阳台上挂的衣服要怎样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这就是改造的难点所在:他们并不是凭空地根据想象去创作,而是要让自己的创意巧妙地适配现场的情况,并让原来“有碍观瞻”的部分成为与观看者互动的元素之一。“像作品‘好味榄’那里的一堆电箱又老又脏,别人之前碰都不想碰的,我们画完之后电箱‘变’成储物柜了,很多人就会和它们互动拍照,我就觉得很满足。”
我在现场体验发现,墙上掉落的金币、悬在半空的凉茶、递了一半的好味榄、剩一角没落地的织布……在万氏兄弟的3D画中,早早为观看者预留好了位置。
拍照就是互动的一种,能让观看者融入到画面里,目标也算是达成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让我们感受到情怀,可以和画面发生共鸣。万氏希望互动感也不止停留在画面中,更能激起游客对北京路这个老街区的喜爱。
我们真的喜欢这样的北京路。
(184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