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走过了不少的地方,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沿海或是内陆。偶尔得闲几日回到家乡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这种发自内心的安逸了,这种安逸是来自于家乡那份独有的亲切,如此的真实,真实到就算用最高级的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其中的间隙,更别说是他乡那种冷漠到让人孤独的距离感了。走在家乡的路上,熟悉的景色映入眼帘,幼时的我的身影仿佛也夹在其中,若隐若现。细细想来竟然被自己曾经有那么多的乐趣所惊讶到,紧接着便是一阵的唏嘘,曾经天真的自己现在竟也面露沧桑,眼睛里的深邃好像要将原有的光芒吞噬掉,俨然一副成熟的样子。想想这几年,奔波于高楼大厦之间,皱眉的时间占了大多数,庸庸碌碌的将生活过成了活着,便觉得可悲。如果不已时间作为节点来区分我的生活,我几乎分辨不出我是在哪座城市,记忆里的画面千篇一律,竟然找不到一点有趣的地方。当我发现并想摆脱现状时,才发现我早已深陷其中,动弹不得,回到以前已是妄想。
家乡快要拆迁了,听说是要搞大开发,我不知道我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这个消息,我的家乡将变成和我工作相仿的环境。家乡,不再亲切。我想我应该会是我们这里最后一代体会过夏闻鸣虫奏,东看风雪舞的一代人了。捉蝈蝈,逮野兔也将伴随着这片地区的发展而成为记忆。物质水平的提高不仅没有带来精神水平的提高,反而剥夺了一些一旦失去就不再有的宝贵事物。我在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下一代人是否还会有故乡这种感觉?大概是不会了吧,毕竟哪里都变得一样,家乡与外地可能除了名字就没有什么不同的了。未来或许会有这样一篇新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式从中学课文中剔除。毕竟这对于以后的人来说太难理解了。
有时候慢下来能够让人知道路该怎么走。
ps:家附近的工厂开的越来越多,街坊四邻都去了工厂,白天的时候,村子就变成了死城,家渐渐变成了睡觉的地方。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级部还能有80多个学生,现在却将将20个,在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