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期间,我和乐宝试听了一节音乐社交主题的早教课。全程45分钟,我们在课程不足半小时的时候就早退了。
因为乐宝胆怯,害羞,不愿意配合老师,甚至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一个劲儿地往我怀里钻。哪怕我不强迫他做任何配合老师的动作,甚至抱着他跟随音乐一起转圈跳舞,他的情绪和状态也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
最后,他拉着我的手跑出了教室,我便也选择了尊重他的决定。
课后,我第一时间跟老师做了积极的沟通,试图分析乐宝的行为原因。老师总结后告诉我,早教课上的太少了。
不知道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还是碰到了不太负责任的早教老师。因为我觉得这话说了跟没有说一样。
我需要知道的是我儿子不愿意上早教课的根本原因,是出自天生的性格使然?后天的环境影响?亦或是在他的成长中遇到过什么心理阴影而导致他对课程教育的极度排斥?更或是他不擅长沟通、社交?又或是出于纯粹的不喜欢而已?
而老师口中所言的“多来上课就好了”,属于用钱夯出来的习惯教育,而非真正的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社交能力。
这就如同你不喜欢吃生姜,却有人硬逼着你每顿都要吃。次数多了,你是喜欢了?习惯了?还是反而极度厌恶了呢?
老师那里无果后,我开始试图从书中寻求答案或是找到一丝类似的启发。
之前已然翻烂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童年的秘密》、《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又被我当宝似的重新认真翻阅了一遍。
我没有找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只在《正面管教》中查看到“蝴蝶社交”和“含羞草”的概念,连具体的释义都没有。
最后,我开始在我自己身上反省。
从系统的育儿理念,育儿思维,教育模式,实施方法再到具体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形成,安全感的注重,我都在脑海中过电影似的仔细回想,生怕是自己的一个疏忽导致了乐宝的课堂社交恐惧症。
再后来,我对我情绪中的不耐烦,对他有意无意的威吓,甚至是口头禅和习惯性用语也做了深刻的检讨。
没有找到直接原因,但分析总结出了一大堆自身需要改正的问题,如安全感的培养,情绪管理,口头禅的修正等等。
改正归改正,可是乐宝的课堂社交恐惧症依然存在,平时见了生人还是会第一时间躲在我的身后,别人跟他说话时,他会低头避开对方的目光,更不愿意别人拉他的手或是摸他的头。
这些行为其实我一直都是知道的,但没有真正重视过,总以为是孩子内向害羞,年龄大点会自然好转。可我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到不敢与生人对视。
为此,我跟宝爸讨论了很久,究其根源,论其实事,我们只能无奈的归咎于乐宝是遗传了宝爸的内向性格。这点我们不能强求,只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给他更多的安全感和情感依赖,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带他走出去,见识更多的人文景和更宽广的天地。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胆量和独立性,比如外出购物或者就餐时让他去给老板付钱;允许他对陌生环境的更多探索;减少日常否定词的运用;不强迫他给别人打招呼或回应对方;每天都带他去人多热闹的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育儿路上,每个父母都任重而道远。无证上岗不可怕,可怕的是上了车还没有补票的意识,以为蒙混过关总能抵达人生的终点。
网友评论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qq378558645,加微信备注“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