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难困境:教育追求和生育本能如何达两全?

两难困境:教育追求和生育本能如何达两全?

作者: 浅笑若晚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09:52 被阅读0次

导语:近日,博文《女博士的生育困境》(博文原文链接见文章底部)引发了对女博士生生育问题的大讨论。北大教授张海霞不支持女性读博期间生娃,“别人在辛苦,她去生孩子,放水让她毕业对其他学生不公平”。也有人认为“大家对读博士的理解有点不正常”。但到底为什么读博期间生娃会被视作一种尴尬的选择?女博士生育期间应不应该生娃呢?

01

据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我国有13万2千名左右的女博士生,大约占博士生总数的38.63%。读博在教育追求上一种求学承诺,但生育俨然是一种人类本能,“女博士读博期间该不该生娃”表面上是观念上的冲突,本质上还是社会制度和配套机制发展仍克服不了生理限制,女博士的婚恋问题和生育问题不仅是女博士个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那么,小编接下来简单谈一下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关注和思考。

02

首先,女博士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确实面临“两难”局面,但如何选择决定权仍在个人手上。

女博士是高学历女性,能够攻读博士本身就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教育追求上读博期间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往往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博士文凭是读博期间的首要任务。但女博士作为女性,生育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生选择,并且一般女博士生读博时年龄均在25-30岁左右,在医学上超35岁的产妇为高龄产妇,加之本身女博士在当今社会婚恋市场就不太吃香,甚至被人调侃“这个世界上有三类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能够适龄婚恋生子对于女性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选择不生孩子,面临的是日益增长的年龄,直接影响个人问题,涉及众多家庭问题;选择生孩子,不可避免的要休假,耗费大量精力在生子育儿上,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两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女博士不可避免的陷进“两难”境地,但生育权终归是女性固有的权利,如何选择还是需要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其次,高校在面对女博士生子问题上不能逃避,应在已有制度内尽力谋求双方利益最大化。

老实说,高校在招收及培养女博士时本身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比较大,这些资源都属于国家资源,如果一味基于人情,让高校放任女博士生子,一方面将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进度,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的拖延;另一方面也会让高校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更偏向招收男博士,进一步加剧教育上的性别歧视。女博士生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达到博士学位所对应的学术水平,而刻苦钻研和训练是达到毕业水平的必要保障,生子无异会影响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实际上,在我国一边读博一边带孩子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高校在这个问题上要积极引导博士生导师同女博士生良好沟通,尽可能达成共识,不可逃避放任,也不可强行管制,学业并非攻读博士期间唯一应该被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达成动态平衡,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女博士生帮助。

最后,社会要加大对解决女博士生育问题的关注,政府应对女博士的生育诉求给予政策支持。

中国女博士生育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发射了性别冲突加剧的社会信号,国家应该在就业、求职、医疗、保险、休假方面出台鼓励高级知识女性优生、多生的政策,对于女博士的学业水平考核上也应该建立更适合女性的考核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女性的正当权益,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理用,更有利于我国生育保障制度的创新。社会对于女博士生子问题的热议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我们不应该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更应该把更多目光投向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政府更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3

总的来说,整个社会不仅对于女博士生育问题讨论度很高,在“女博士难嫁“高学历女性该不该当全职妈妈”“高学历女性为何仍觉就业歧视严重”等诸多问题上也是常常引起大讨论。这些问题的备受热议,是观念的冲突,是性别的对抗,更是社会发展的固有矛盾,重点还是各方如何解决。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欢迎留评和小编一起讨论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难困境:教育追求和生育本能如何达两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u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