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走
拜读了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笑着走》这篇佳作。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但发人深省,如醍醐灌顶,使人受益匪浅。
曾任中国佛协主席的赵补初先生和季老在一起出国公干时,补老对着他说了一句话:“别人都是哭着走,独独季羡林是笑着走(意指临终)。”这句话对季老触动较大,印象颇深。因为,赵补初先生对季老的为人是洞明的。
季老在这篇文章中对补老所说的那句话,从逻辑和感情两个方面进行了简洁明了的论述。
其一、他的逻辑分析认为:既然非走不行,哭有什么意义呢?反不如笑着走更是自己洒脱、满意、愉快。
其二、从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推理。季老认为:能够做到心悦诚服地笑着走不易。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变化无穷的,当骨肉分离时,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做最后的诀别呢!必须具有长期的磨炼才行。但是朴老对他说的“笑着走”,季老是深信不疑的。
我个人觉得,人生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谈“死”色变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人生就像演员总要谢幕,旅客总要离店,果子总要落地。起初握拳而来,最终撒手而去是历史的必然。
司马迁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在于呼吸之间。到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样的方式死?死在什么地方?一切都未有定数。横亘古今,秦皇、汉武、唐宗等何尝不是如此。
在生死问题上,宗教的态度更为彻底。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学都认为死亡是一件好事情。认为灵魂不死,死的是肉体。他们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牢狱一样。所以死亡是灵魂的收获,是一种解放。
基督的观点是:生和死都是我,都是存在。佛学的观点恰恰相反,它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是一种幻象。佛学是让你看穿生和死只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是一种现而无自性的缘起,是更高级的一种存在。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生命的内在逻辑,最终能够坦然面对皆有可能的发生。假如我们开车经过一座陌生城市,应该选择走哪一条路?怎么走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前提是必须有“驾照”(具备一定量的见地)才能胸有成竹,顺利通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