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娱乐至死|媒介即信息,即定义

04-娱乐至死|媒介即信息,即定义

作者: 白狗与黑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2-08 17:33 被阅读0次

    曾经一位做电视媒体的朋友说,关于电视媒体的文化研究著作很少很少,其中最为出名的还是一本《娱乐至死》,书中对电视媒体是持批评态度,将电视这一媒介行业大批特批,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很大,像是一种愚民的方式。这可真让从事电视媒体的人觉得脸上无光,骄傲不起来。

    文化圈的鄙视链是一层套一层的,和大学里各专业之间嘲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电视行业的兴起,是相较传统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当电视出现时,传统媒体人对从事电视行业的向来是看不起的,虽然市场上失败,骨子里的骄傲和优越感是从事电视人所没有的。


    当互联网兴起时,电视也和报刊杂志一样成为传统的行业,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可谓革命性,因互联网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以及共同参与性等优势,人们察觉并体验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渠道的优越性,并且能够成为信息制作、分享、互动一员时的参与感是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媒介信息的话语权从少数制作人转移到了普通大众。

    这一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从市场上取得传播媒介的主导地位,而且精神上出现对传统行业的鄙视心态,一时之间人人都是弄潮儿,嘲笑传统媒体的封闭性、古板。

    恰恰也是互联网的兴起,让此书作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所担忧的因为电视媒介而导致文化娱乐化,将一切社会文化泛娱乐化,试图将社会整体全部塞进那一个电视盒子里,呈现形式图像化、内容取悦观众化、语言浅显易懂、毫无关联性新闻同时出现等,进而导致理性思考的消失,大家通过电视媒介娱乐至死情况没有出现。


    当时作者面对电视娱乐化的担忧,给出的建议一是呼吁人们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二是创造新型的电视节目,三是借助学校影响力将孩子们留住。

    打败电视王牌节目的并不是另一个王牌,却是另一个媒介,这也是电视制作人未想到的。就如将诺基亚从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拉下马的并非第二大制造商摩托罗拉,而是一个异军杀入手机行业,重新定义手机概念的苹果。

    作者波兹曼于二十一世纪初去世,当时互联网世界方兴未艾,如果他还在世,看到如今人们将手机当作身体一部分,从早上起床拿起手机先刷会新闻到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时的意犹未尽‘,工作学习之隙刷会手机、没有手机便不忍心上洗手间、排队时玩手机、吃饭时也要看个剧方不浪费这时间、有些人开汽车时也要在那边看电影,只要有些时间就要玩手机,没有时间也要创造条件。这样碎片化的刷手机方式,不知道波兹曼看到后会做何想?

    显然他对电视的担忧已经不存在,如今电视已像个图腾般的存在于年轻人的家中,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用。但这并非电视败给了非娱乐化,社会的娱乐化现象更为严重。


    如今最火的是字节跳动旗下媒体,一是抖音这样可以一直刷下去的同类短视频,先前波兹曼担忧人们被电视图像化的持续性输入从而丧失了理性抽象思考能力,而现在人甚至对于图像化的视频也挑三捡四起来,视频要短要精彩要有趣,至于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或逻辑,没人关心,人们在乎的是通过看短视频激发大脑原始快乐区域,哪怕明显造假不存在于现实中的事情,无关紧要。还有些傻子信以为真,在现实世界上演一幕火锅店里拿蔬菜换别人的肉被打一事,真不知道什么是表演的虚拟世界、什么是真实而富有常理性的现实生活。

    二是今日头条这样的自媒体横行的新闻资讯。上小学时学写作时,教材上的新闻基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已经不现踪影,新闻标题切中内容概括其义避免歧义的宗旨也被现在新闻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不雷人不足以吸点击所代替。多数新闻语焉不详,因为创作者无需为其真实性所负责,而为了时效性或者吸引性迅速创作并发布,因此时间地点人物这些能够真实反应事情本身存在的要件则是能省则省。当然如果是为了造谣的话,弄些陈年老图、快要发霉的视频加上贴近当下社会要点的内容,编造个时间地点有模有样,也是经常性出现的。

    还有一种当下最火的代货直播,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积聚一定粉丝数量的则为网红,他们在直播间里卖货促销,向粉丝推荐分享购物心得,而粉丝一是为了便宜,二是怕买错了货,三是从众心理,四还有了参与感,毕竟团购优惠幅度更大,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至于货本身质量和是否有用之处,不在考虑范围。有网友说这是将电视上的电视购物转移到了网上而已。

    网络有着互动的天然属性,而参与感被他人重视的需求理论,是电视无法比拟的。对于此类现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被骗被忽悠方式,骗术的本质从未改变,它抓住的是人心,只不过将表面包装一下就成了新的潮流。


    如果波兹曼老爷子看到这样媒介的出现,估计会被气的不知道怎么去骂了吧。电视的娱乐化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努力制作节目效果的流程,而新媒体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丢掉了传统媒体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此时要反观波兹曼笔下的电视媒介,反而可爱清纯的为了娱乐。不过现在各种卖假售假、老年保健、电视促销节目、养生之道等节目的横行,想必也是波老爷子未料到的人性居然可以这样。想必他会大声疾呼,你们的良心呢?这些不再多谈,话题回到老爷子的电视时代。


    波兹曼在书中主要攻击对象是电视这一媒介,但终其本意并非批评电视的被发明以及存在本身,而是关于人们利用电视的方式。也就是这一媒介的出现,所导致的后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人们所不知的。

    好比如果有一个小丑,大家觉得它的表演不错,于是给它穿上西装,让它给孩子上教育课一样。电视就是这样一个小丑,它的娱乐属性本身决定着它的用途。而人们却试图将一切需要表达的往电视里塞,这就有了问题。

    再谈现在的抖音,它设计之初是为了娱乐,因此在每条抖音小视频后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的配音结尾,而且它的视频水印上“抖音”两字一直抖动以显现活跃。那么问题来了,当社会关注要点是最美的逆行者,致敬消防员在森林火灾时牺牲时,抖音是否需要抢占这一市场?由于用户既是观众也是发布者,发布的权利在他们手上,此时就会发布些英雄牺牲的视频,显然与抖音的娱乐属性相悖,结尾的配音和跳动的logo并不切合场景。但这也是社会要点和流量所在,加上能够极大的感染人们的道德情感,所以抖音在考虑利益时做出了妥协,减少类似题材的娱乐话。

    这个问题早在40多年前,电视节目制作时便已遇到,电视的火爆让制作节目的制片人挖空心思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以娱乐化为主基调的电视开始从事教育。


    这就面临一个难题,节目受众问题。电视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观众的,并且多多益善。针对教育层次不同的人群,要保证他们观看节目的欲望前提就是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节目的愉悦性,而这是与教育本质相反的。传统教育要求人们静坐的听说读写,阅读抽象的文字,反复阅读记忆吸引理解。试图通过这些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而为受教育者提供服务以求满意。

    电视为了市场,为的是观众的满意度而非成长性,发挥图像化的本身,戏剧性的创造内容,通过浅显易懂大量简单的语句,方便观众理解和吸收。要不然他们就会换个台,而不是静下心来记录和思索。

    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育是一种媒介,电视教育也是一种媒介,媒介相互转换时我们会丢失许多原本的内涵,并非可直接复制。

    比如一位亲人去世,我们可以发短信表示慰问,也可以电话表达悲伤,如果能够到场送一个拥抱,效果可能更好。

    比如男女朋友分手,可以发条短信通知一下就代表这种关系结束,也可以微信上大骂一通,然后拉黑表示不愿意再往来,也有人会选择见个面。

    媒介的不同,我们情感或赋予这件事的意义,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的存在。而它们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文化。

    阅读《娱乐至死》一书,结合《技术垄断》时,波兹曼在恐惧技术对我们无声无息的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娱乐至死|媒介即信息,即定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m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