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英)马特·里德利--尹烨(译)。这本书的目录比较有趣,它以人的23对染色体编号来写的。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导论
1号染色体 生命
2号染色体 物种
3号染色体 历史
4号染色体 命运
5号染色体 环境
6号染色体 智商
7号染色体 本能
X和Y染色体 冲突
8号染色体 自利
9号染色体 疾病
10号染色体 压力
11号染色体 个性
12号染色体 自组装
13号染色体 史前
14号染色体 永生
15号染色体 性别
16号染色体 记忆
17号染色体 凋亡
18号染色体 疗法
19号染色体 预防
20号染色体 政治
21号染色体 优生
22号染色体 自由意志
参考文献与注释
致谢
作者及译者简介
摘抄:
【1】人类基因组指的是包含在23对独立的染色体中的一整套基因。按尺寸大小对其中的22对染色体进行排序,从最大(1号染色体),排到最小(22号染色体),而其余的那对则由性染色体组成:女性有两条大的X染色体,男性有一条X和一条小的Y染色体。就尺寸而言,X染色体处在7号和8号染色体之间,而Y染色体最小。
【2】基因记录人类的历史,包括疾病。人类的构造和使用说明,都藏在基因里。基因在“遗传”与“变异”的驱动下,在不同的环境变迁下为生命寻找着突破口。基因突变是演化的动力,也是疾病的原因。从广义上来讲,除了创伤、战伤、烧伤、意外事故引起的疾病外,几乎所有疾病都与遗传有关,真正毫无“遗传”因素的疾病反而是凤毛麟角。--(前提,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疾病也被纳入遗传范畴)
【3】基因影响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基因决定论,事实上,环境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后天的影响同样会带来复杂的后果。基因组和环境都在动态变化中,二者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塑造也是动态的。生命面临的选择和真相——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
【4】重读人的历史,思考生命的本质与意义,重新审视我们和其他生命、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让我们少一点骄矜,多一些谦卑;少一点破坏,多一些和谐。地球不属于人类,所有生命都是住客。说到底,我们所认识的独特人体也不过是由DNA/RNA编程设计的生态系统而已。
题外话
1.今天出去散步的时候,看见街边的灭蚊小装置,还有平时在小巷子里看到的灭鼠小装置,不得不感叹一下:人了解蚊子、老鼠的喜好,投其所好,就能把大部分的都灭掉。人这个高智能物种,知道了其他物种的嗜好,可以帮助一些喜欢的、濒危的物种,也会想到灭掉一些讨厌的、存在阻碍的物种。这种抓住共性的事情,对于人来说,就是人的共性,就是人性的弱点?
2.最近先是边做兼职,边听书,听得模模糊糊的。后面更空的时候,就自己看书。发现:只有心到、眼到、脑到,理解才会更深,收获才会更多。
3.感谢中国教育。一个中国孩子,还是要踏踏实实的经历中国教育,并且培养一下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那么这样的孩子以后肯定能够独立。最近看的这些生物学的书籍,能看懂,能看到初高中知识,能看到还未学过的知识。但能看懂的前提,还是经历了中国教育。当时不明白,学那些有什么用,也没有人能给我解释那些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有人给我解释那些有什么用,我能不能听懂呢?当时看不到用处的书,到了走向社会生存的时候,至少给我们在各个领域打下了基础。读无用之书,随便翻来看看也是有益处的,即:开卷有益。
一个人的时候,并不觉得孤单,因为脑子里总有这样那样想要了解的,和书当朋友,可以遇见更优秀的人,可以无限制的跨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