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家长教育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成千上万的父母都在进行家庭教育,可是,如果我们要问: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答案会是千差万别的。这涉及家庭教育概念问题。对家庭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将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这是毫无意义的。
第一种理解:比较传统、大众化和基础的理解。是认为“家庭教育既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孩子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一种活动。这种观点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代表了中国大部分父母的集体“共识”。在相当长时间内,大家都“理所当然”地按照这样的共识,来考虑和实施家庭教育。
第二种理解:比较扩展的理解,增加了“后喻”内涵和交互性。在“后喻文化”时代,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年人也哟啊与时俱进,与孩子加强沟通,在某些方面向孩子学习,接受“再教育”。例如,随着信息网络社会的发达,新一代媒介迅速崛起,孩子们乐在其中,年长者却往往对此一筹莫展,这就出现了形成“后喻文化”的可能性。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对家庭教育比较扩展的理解。如: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又包括孩子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孙辈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所形成的影响。
第三种理解:增加了对包括家庭环境在内的隐性影响的考虑。上述比较扩展的理解虽然考虑了家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向、多向性,改变了以往单向的家庭教育概念,丰富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但还是局限于人-人之间的显性教育关系,没有把更加丰富的人与物关系和诸多隐性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如:家庭教育是家庭中主要以亲子互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在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以一定的教育方式教育和影响孩子的同时,也作为受教育的客体从孩子的言语行为中获得影响和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发明显地体现出家庭教育这一互动性特征。因此,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从单纯重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单向性(家长教育孩子),到同时关注这种关系的双向性、多向性(家长也可以成为教育对象,也要向孩子学习),说明我们在家庭教育概念中加入了“互动性”的考虑,这是对家庭教育认识取得的一场进步;从只看到家庭教育的“主体影响”,到发现家庭教育的“无主体影响”,说明我们注意到了家庭教育无处不在的隐性影响,包括环境、文化的影响,这是对家庭教育认识取得的另一次进步。虽然有了不少的扩展和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对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看,应当说还是很不够的,导致实践空间狭小,理论问题屑碎,所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蹊”;“行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庄子语);在家庭教育的交互性、传授性、言语性、显隐性、时间性等各个纬度上,我们都选择了比较狭隘的理解,视野有限,并且充满了功利色彩。这样来理解和实施的家庭教育,很容易产生“唯学校是教”的思维方式,处处追逐学校教育模式,没有独立意志和承担精神,无法培养具有博大爱心、平常心和自由意志的父母及其儿童。这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对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有以下三个层次:
1.人所接受的来自家庭成员的全部能动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现了人作为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总和。教育基于亲子关系或婚姻关系,教育行为来自家庭成员,是一种明确的主体性活动,有主观的主体性活动,有主观意志和积极的能动性。我们又可以以是否存在交互性、言语性和传授三个纬度来做进一步的分析:a 单向的和双向、多向的家庭教育;b言语(说教)性的和非言语(说教)性的家庭教育;c有确定传授意义和无确定传授意义的家庭教育。
2.人所接受的全部现实存在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现了人做为现实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教育中,教育是“无主体行为”,不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活动,而是来自现实的存在物,包括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文化和家庭关系的随机而微妙的影响;教育是缄默的、无明示的、自然发生的。
3.人所接受的全部内在历史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现了人作为历史关系的总和。这种教育不仅是缄默的、无明示的、自然发生的,而且更加内在化、隐匿化,它源自个体自身的生命史和家族性的文化与心理历史积淀的深远影响。
上面的三个层次,涉及家庭教育概念第一个层次(即“人的能动的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交互性和第二层次即“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下面将第一层次的其他问题和第三层次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第一,家庭教育中的言语性(说教)与非言语性(无说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过去,我们过于信赖语言(说教),习惯了以语言(说教)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似乎不说话就不存在教育。因此,许多家长在教育中越来越依赖说教的方式,说话越来越多,越来越絮叨;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快,态度也越来越急躁。这样往往造成孩子的厌倦甚至逆反。其实,言语(说教)作为家庭教育工具,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其效能并非如家中想象那样高;说教式的家庭教育,一旦使用过度,其弊端也是很大的。许多孩子就是被家长不适当、不适度的说教杀伤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不能以是否使用了言语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判断标准。当我们把家庭教育的视野从言语的局限中开放之后,我们将看到一个无比丰富而宽广的教育世界。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比起使用了言语的家庭教育,非言语的家庭教育或许更温暖、细腻、】含蓄,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和更细微的渗透性,“人心”的效果往往更好。沉默是金,这不仅是做人的法则,也是家庭教育的法则。
第二,家庭教育的传授性也非传授性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一般的理解,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传授性,即教育过程中总要发生某些确定性因素由此(主体)及彼(客体)的授受、传递、转移,例如一定的知识、技能、习俗、规范、要求等,经由教育者传授于受教育者。这是比较传统的理解。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嘛,不能“玩虚的,”总是要“教会”孩子们什么;总是要使孩子们在某些方面实际受益,有所见效。譬如,当孩子的爸爸与孩子一同玩耍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可以听到孩子的妈妈这样抱怨自己的丈夫:“你能不能教孩子点啥呀?”妈妈可能觉的丈夫此时没有对孩子做什么(没有传授,因而不是教育),其实,爸爸的陪伴恰恰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方式。我们如果都以这种确定的传授性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形式,我们记忆会认为地限定家庭教育的范围,使家庭教育的丰富内容变得窄化、抽象化。事实上,家庭教育由于随机、松散的特点,更多的时候是不具有明确传授性的,例如那些陶冶性的、熏染性的、启发性的、暗示性的、意会性的种种影响,都是家庭教育广泛存在的,他们并不具有明确的传授性,然而却具有丰富的教育性。
还有第三个层次的家庭教育,即人所接受的全部内在历史的教育。这个问题显示了家庭教育的时间深度--这正是家庭教育极其独特并且具有魅力的地方-----除了现实的因素,如在常与不在场的人的教育、亲子关系的无形作用、诸种感官能够触及的全部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家庭生活本身的影响外,家庭历史的多种因素是否也在家庭教育中起作用?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是一直在宣传家风、家传的影响吗?一个良好家风、家传的形成,一般都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代际性,是家族文化的代际文化传承。这是没问题的。曾几何时,我们把儿童的教育职能完全托付给学校,以社会统一的意识形态宣传替代了家庭的教化作用;过去世代以来传承的家风、家传一度被看做落后事物而遭到断崖式的清巢、除灭,所有的家庭都被“截断”了其历史文化的传承。现在,我们正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重视良好家风、家传的教育功能,这是中华名族的幸事。但是,除了家风、家传这样一些比较确定的(通常尤其相应载体)家庭、家族文化因素的作用,我们是否还能考虑到那些更为深远的、隐蔽的和微妙的历史积淀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这包括了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生命史的教育和家族性的文化---心理历史积淀的深远影响。
家庭教育中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所有孩子身上出现的品行问题,都折射着他们家在的心里或人格问题;而所有家长出现的心里或人格问题,都折射着他们家族的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目的是指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水准或境界。培养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其终极目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对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的总要求。家庭教育目的受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过程的影响,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家庭教育的目的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三、家庭教育的缺陷
1.“唯学校是教”的教育思维使现行家庭教育失去了自我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正在犯着一个严重的时代错误:许多家长把学校教育当作教育的唯一标准和模板,主动加人、模仿、迎合、讨好学校教育模式,弃守家庭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作用,不能按照家庭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来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实际上被掏空、架空。本来各有使命、各负其责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大教育形态,一边被加倍的期待、加倍的投入、加倍的负担,另一边则被严重削弱,自乱营盘,失守应有职责。一方面是某种程度的“教育过度”,另一方面是某种程度的“教育失责”。
这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唯学校是教”的片面化教育思维里,造成“言教育必学校,言学习必课本,言成长必分数”这样一种极端病态的教育生态;成千上万的儿童由于加倍的期待和压力不堪负重,发展畸形化,厌倦学习,人格萎靡;成千上万的家长终日围绕学校的考试升学指挥棒疲于奔命,为督促完成孩子的每一篇作业而绞尽脑汁,对所有能够提高应试能力的培训趋之若鹜,对孩子的分数变化提心吊胆。在此过程中,教育演变成了病态、狭隘的竞技运动,“争恨文化”大行其道,泛滥成灾。大家打破头争夺所有对孩子成绩有利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有争生恨,家长很铁不成钢,恨孩子不能达到他们不断攀升的教育期待,恨教育机会不平等,恨社会驱使他们卷入无休无止的莫名战争......整个民族的教育文化生态单一而贫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充满了恐惧和贪婪,被逼进了狭窄的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整个教育的悲剧。当教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被否定之后,人性的丰富也势必随之枯萎了。说明这场悲剧的真相,解放广大的孩子,拯救广大的家长,这恰恰是我们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因。
2.“家庭教育从属论”一个众口一词的时代误解
这一时代错误,源于对学校的长期依赖和过度迷信。理论界的专家意见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在对家庭教育的众多理解、定义和研究中,我们很少看到到对家庭教育的独特地位、独特使命、独特价值的深入阐明,更多的是众口一词,把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当作家庭教育的规律和原则来“自然”地使用,似乎家庭教育根本就不存在属于自身的规律和原则。
3.现行家庭教育缺乏应有的智慧、定力和安全感,许多家长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呈现饥不择食、趋之若鹜的紧张感和慌乱感。
现行中国家庭教育,是以追逐学校教育为目标的,它套用陈旧、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没有好好珍惜、总结自己数千年的光荣历史,没有好好思考自身的使命和规律,也没有表现出来自家庭应有的温馨与人性化,总之它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却作为勤劳的“助理老师”把学校教育无孔不入地延伸到家庭的书房、客厅甚至卧室之内,让家的每一个角落充满学校的竞技气氛。
现行家庭教育忙了他人地,荒了自家田;忙于追逐功利,放弃了培养自由美好人性的目标,它热枕地迎合学校教育,但并不见得收到学校教育多少待见。一个丧失了主体的角色,终究是不能得到尊重的。因为它的过于“热心”的介入打乱了学校教育应有的步调,也加重了老师们的压力,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给学校教育添乱。竭力追随学校教育模式的现行家庭教育正在同时被老师和孩子厌弃,处于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境地。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2014年、2016年两次全国性家庭教育调查统计,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家长,在考虑孩子学习、成长的问题上,心理呈现中等以上焦虑情绪,这使得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变得紧致而敏感。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且不论家长的考虑是否有道理、他们的施教是否合适,单是他们的焦虑情绪就可能把一切教育行为都变成病态的说教和施压。孩子们光是看看家长的那张脸,心理就无法保持乐观和自信。
安全感是孩子们的第一需求。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他们对一个安宁、稳定、祥和的家庭环境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更专业、更权威、更优质指导”的需求。中国家庭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让家长安心,让家庭安定。家庭教育需要特别思考的,就是诊断家长为什么心不安的问题,研制出让广大家长保持平常心的“安心丸”。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1.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孩子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发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孩子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响下,可以较早地显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 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2.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教会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父母最先总是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于是并无意识的,但模仿对象就由此确定了。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 堂堂正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时惜时的人……那种贪婪、自私、斤斤计较、欺善怕恶、吹牛、违犯法纪、缺乏爱心的是最损害形象的,一旦印入孩子心中,不但难以磨灭,而且还是今后和父母产生情感障碍的潜在诱因。同时,又常是导致孩子自悲、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病态心理的原因之一。另外,还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那种认为认错就意味着降低威信,于是强词夺理硬辩,甚至以打驾手段镇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诚信的,在孩子心理会刻下失望、伤心和轻视。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
3.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骄自傲,这样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事,否则孩子就会片面地认识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遇到事总感觉不顺心,不是嫉妒别人,就是烦恼、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所笼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快乐。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自信的基本点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完成某项任务,即使这项任务带有挑战性,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的教正方式,欣赏孩子,是每个父母对孩子都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最后,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世界上,没有一条缀满鲜花的路铺在孩子面前,只待他去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果子,去体会种种成功的欢乐,谁也躲不开那生活中必然会有的失败和挫折。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老师教学的管理来完成的,还有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当务之需。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情感的内化及熏陶。家长应该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只有重视家庭、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建设、让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健康的心里教育、健康的社会行为教育,才能让儿童在学校健康的成长,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儿童的楷模和榜样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