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学会说“Yes, and”
见:“Yes, and;是的,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应变原则,它的重大价值就在于,当你说Yes的时候,就建立了一种接纳的态度,在接纳的状态下,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应对上,而不是抗拒上。
感:学习了第一讲后,我感到“YES,AND”是一个有用的原则和方法。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更好地与人沟通。
思:接纳是一个心法,接纳的前提是愿意放下自己固有的想法和观点,愿意敞开自己才了解他人。想起了自己往往处于一种僵固的思维模式中,往往认为自己就这样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听到对方说话时,没有去理解对方说的意思,就急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自说自话,没有去看见对方,也就没有互动,没有沟通。这进一步又使自己陷入被动之中。
行:要想很好的运用“YES,AND”原则和方法,自己首先要接纳自己,这就意味着看见自己,不因为自己有缺点和不足而裹足不前。保持开放的心态,记住说YES,而不是一上来就下意识地说NO,要理解而不是抗拒。
2. 找到团队的“集体心流”
见:倾听就是你要全神贯注地去关注当下,去倾听和观察。集体心流要做到的第一点,是所有人密切关注和倾听场上所有发生的信息,这样才能做到同频和同步。
感:我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自己会倾听。但回想自己和他人说话的情境,发现自己不会倾听。之前也提醒过自己注意倾听,但一到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就又忘记了先要注意听,往往是自说自话。为此也感到苦恼。
思:在得到APP上听过另外一门课,是跟熊浩学沟通。熊浩说过,如果他只教给我们一个有关谈判的技能,但是立等可取,又真正可以有效改变整个人际对话的状态。这个技能就是积极聆听。这和李新老师讲的倾听是一个意思。市面上教大家说话的书籍和课程多如牛毛,大家都热衷于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急着表达自己。大家反而不重视听,没法有听懂对方的话语就着急去说, 这样双方不会有交集,其实很多人际冲突就来源于此。反思自己和他人交流时急于说,这源于一种表现欲,有意表现自己懂的多,这样有一种虚荣的优越感。
行:放下自我的一切,关注当下,放下防御,去倾听他人、观察情势,根据反馈有意识有选择地说话。
3. 大脑空白?学会制造创意
见:创意的第一个诀窍,你需要去找一个限制,限制是创意的好朋友,有了信息的限制,你就有了一个灵感的弹跳点。
感:这个观点对我有冲击, 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思:这个虽然是即兴喜剧的课程,但大家也可以由此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般人都认为讨厌限制,认为外在的限制,导致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年龄、学历、地域、性别、金钱等等,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问题。认清客观的限制,就会少一些幻想,真正去挖掘和整理自己现有的资源,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一个点,在一个点上发力,由点带面,实现自己的跃迁。
行:珍惜自己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说话办事时,先聚集一个点能产生创意,达到好的效果。
4. 快速应变:把错误当礼物
见:出现失误和意外,不要花时间震惊和纠结,要迅速地接受失误。
感:又是一个有冲击力的观点,如果以前我能不怕错误,不怕嘲笑,进而迅速接受失误,我的人生会大有不同。
思:人们在遇到意外或困难时,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抗拒和不甘心往往是徒劳无用的。接受是一种了不起的心态和能力。接受发生的事情,承认自己的失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反应和应对上。接受并不是不改变,相反接受是改变的基础和前提。
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怕错误,面对错误,勇敢行事。
5. 提升表现力和感染力
见:李新老师讲了提升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五个方法,其中第一个方法是好好玩耍。“表演”在英文里其实叫做“play”,意思是玩耍。在好莱坞,表演老师们经常说,什么是表演,表演就是做反应。
感:读了李新老师关于玩耍的讲解,感觉自己束缚太久了,整个人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内心很久都没有荡起快乐的一丝丝涟漪。
思:我有自己不够好的思想或者信念,有时感觉到了内心有怨气。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会买书和课程,但往往就是看看听听而已,自己并没有获得实质的提升。其实想想,心没有变,其他一切都是扯淡。玩耍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放松的方式,玩耍可以打开自己、放空自己。身心在放松的状态,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快速反应、巧妙应对。
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先把肢体活跃起来,表情多变起来,由身体的改变带动精神的放松。会玩耍才会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