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削蹄子钉掌
之所以会写这个内容,完全是受网上一个给马铲蹄子的视频所影响。在我的印象中,也有且仅有一次看到过给骡子铲蹄子的经历。也许是小时候经历的苦难太多,我的脑子里经常会有一些被认为和我年龄不相符合的记忆,比如说关于“叫尖的”还有“削蹄子钉掌”。
我是78年出生的,那时候还是农业社,还是集体劳动,但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自留地。我还能记起来夏天大家在一起收麦子、碾麦子,尤其是炸油条吃油饼的情景。人们收了新麦子以后都会炸油条、油饼,作为对辛劳一年的犒赏,对丰收的庆贺。那对于常年很少见到油腥的小孩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诱惑,所以印象深刻。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生产队的马死了,人们把马杀了分肉吃,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用马油做的饼子特别香酥。
我还跟家人一起去大队部(东风公社延河大队)开过会。大队部距离村子有三四里地,在靠近西王村的一块空地上(距离西王村不到一里路),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大队部,有一些大型的农机(旋耕机一类的)。还有一个诊所,医生是西王村的。
农业社的时候村里有很多的牲口,后来分田到户的时候,这些牲口都被分到各家各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养这些牲口有点不划算。因为一年干活就那几天(对各家各户而言需要耕作的田地不是很多,加之当时机械化耕作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却要吃不少的草料。所以,很多牲口被卖了。从我记事起,村子里的牲口已经不是很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村子里见到削蹄子钉掌的机会自然就不多了。
记忆中,那次见到削蹄子是在九爷东邻家的门口,那家有一头骡子。当我赶过去的时候,人们已经将骡子在木桩上绑好了,旁边放着一把20厘米宽30厘米高,安有丁字木把的大铁铲,一把锋利的的半月形的弯刀,这是铲蹄人的待会儿要用到的工具。
这绑牲口也是有技巧的,由主人将牲口牵至两根立柱之间,将缰绳拴在柱子上,用长绳围拢掌桩和牲口。两个“钉掌的”每人拿一条头上栓有“S”型铁钩的绳子,迅速从掌桩的横梁上甩过,绳子头在“S”形铁钩的带动下,靠惯性从牲口的肚皮下荡过来,二人抓住铁钩,穿过绳索,同时用力将牲口兜吊起来,牲口的四蹄似离(地)非离(地),使其有劲用不上。
铲蹄和钉掌是两回事儿。有的牲口铲蹄不见得要钉掌,但钉掌则必须先铲蹄。铲蹄子时,用一根一指多宽的皮条套在蹄寸子上,将要铲的那只蹄子扳弯,放在一个50厘米高的奓腿的小方凳上边。用腋部顶着大铲,切掉老厚蹄甲或者蹄子坏的部分,露出平整的新茬,尔后用弯刀将蹄尖及边沿修成圆弧状,削光滑。一次不能切得太多,要分层切削,避免切到蹄肉。蹄子切削修整好,如果需要钉掌,就从众多半圆形的马蹄铁中,找出一只与该蹄子大小合适的马蹄铁,用扁钉钉在蹄子上。
掌钉不是直钉掌钉,而是向外稍稍倾斜,使钉尖从蹄甲边上露出来。当钉尖从蹄甲边上露出时,用掌起子方头顶住钉尖,用锤子继续敲打钉帽,使钉尖弯曲在蹄甲外。钉掌的技术关键是掌握好掌钉的深浅和斜度,向外倾斜太多“吃甲少”,因蹄甲磨损,蹄钉蹄铁容易脱落;向内倾斜太多,则容易钉到蹄肉,将牲口钉拐。原则上要求前蹄圆,后蹄尖(稍有坡度),达到既好看又能吃劲的目的。全凭经验看牲口蹄子的薄厚确定掌钉需要钉多深、倾斜多少。
之所以要铲蹄子,是因为马、驴、骡这些圆蹄牲口除了干些农活外,主要是驮人驾车跑运输。跑的道多了,蹄子磨得快,如同人的脚板和指甲,不及时修剪,就会磨破掰折致残,所以给马、驴、骡铲蹄,好比给它们修脚剪指甲,钉掌好比给它们穿鞋子。
铲蹄钉掌既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高危职业。碰到脾气暴烈的大牲口,如不小心会被踢伤。所以他们都有一手制服大牲口的本领,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带着特殊的气质,就和猪圈里的猪见了甚至不用见到只要闻到那种以屠宰为生的人的气味一样,吓得腿都软了一样,一般的牲口到了他们手里会温顺许多,大多会老老实实地接受铲蹄钉掌。
最初,铲蹄钉掌的人很少下乡串村,他们大多在集市的牲口市里设固定摊位,有需者便牵牲口前来铲蹄或钉掌。我之所以能在村子里见到这个,也是因为村子里的牲口越来越少,他们再不下乡串村,生计就会成为问题。当然,再后来即使下乡串村也很难以此维持生计,因为这些牲口确实太少了。这个行业从此消失在乾州大地。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平台编辑: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展示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生命历程的每一次真实,每一份感动,这里是“行走在乾县”,欢迎您的参与,欢迎您的关注,点赞留言,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