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网文作家在其微博上曾发表过一条作家圈“diss链”,当中首当其冲便是“传统文学diss网文”。看到时并不觉得有多诧异,现在大多数网文存在的意义即是“爽”。它们取悦消费受众的手段是使其代入主角,享受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或者是难以实现的人生。
而传统文学的作者们,诚如村上春树先生所说,更倾向于给读者描述一个又一个现象,他们用这样的现象给读者们构建起另一个世界,并希望读者们以一种“旁观者清”的态度看出点什么,领悟点什么。
于我而言,两者我都非常喜欢。它们给予我的东西不同,体验却均为享受。人类是需要做白日梦的,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向上的。
村上春树先生将小说家存在的状态形容为“我们在森林深处,不为人知地殊死格斗”。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学医不能救中国”。初听老师讲起先生生平,我困惑过:学医不足以救中国,难不成作家就可以吗?那时的我却是小瞧了文字的力量,当幼时读过的语句一次又一次在我的眼前重现,张扬地显示着它们在我生命中刻下的印记,我才发现,是这样的。
“……此时此刻我所做的,就是自古以来绵延不断的某种至关重要的事情,今后它必定也会传承下去。”
让我们将这火种传承。
再说几句关于网文的题外话。
我看过不少网文,其描绘的意义并不逊于传统文学,让人产生“若你写的不是网文,我可以以一种光明正大的态度推荐给别人(尤其是非网文受众)看”的遗憾。
一位网文太太对此感叹轻描淡写地回应:“但是,其实没有所有人都看的东西。还好,文字是可以留下来的。”
很厉害,心中自有河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