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一次动荡

作者: 木卯白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3:30 被阅读28次
    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群内一个网友如此感叹:“我以为三周大家才会忘掉,谁能想到,只需要三天。很有意思!”见此留言,另一朋友赶紧回复:“我不知道怎么办?找不到方法。”

           一个互联网产生舆论海啸,经过多年的数次实证总体呈现波状特点。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独家爆料长生生物召回问题狂犬疫苗到7月20日,整个网络关注度较低。直到7月22日兽爷的文章《疫苗之王》和主流媒体的关注该事件迎来第一个波峰,经过1日的发酵7月23日达到舆论关注的最高点,随着主流媒体不断介入,官方的介入和通告,整个舆论呈螺旋状下降,再一次漂亮的呈现波状的传播规律。

    知微事见数据

           在一个信息爆炸、八卦爆棚、娱乐至死的年代,绝大部分人要想长时间对某件事的高度关注,实在是强人所难。哪怕涉及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一般情况下是这么操作的:收到热点推送赶紧点开阅读,评论区痛骂一顿,数分钟后再看明星出轨,感叹世风日下,紧接着赶紧跟进某产品发布会,表示强烈期待,最后朋友圈逐个扫描并点个赞,似乎只有走完这个流程才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就像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高举手中的小金人不断晃动,高呼我是世界之王,然后浓浓的满足感充斥全身,心里一个大四个叉。

          然后以上只是个人内心的小小龌龊,不足让外人道也。待走下舞台,急忙转头,冰水从头而降: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不因你而改变,转头回望王座才会发现,哪有什么舞台,只有由路边的石子和绿化带的残花败叶胡乱堆砌出来环保垃圾堆。

    虽然世界不因你的观点而改变,事件不因一次集体高度关注而彻底逆转,但要相信每一次都是水位的上涨。

          你关心不关心,这个事已经发生;你痛骂不痛骂,这个事还在发酵;你建议不建议,这个事仍旧按照既定的规则发展。只不过关注度高了,水位上涨了,事件的处理会加快,规避可能一些猫腻而已,但绝不会按照“民意”扭转既定的规则和轨迹。当然,毕竟水位上涨1毫米也是上涨,当水位涨到一定程度,船长也会让船只做出相应的改变。

          这次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哪怕只有数人的微信群,也能体现出人类社群的特征。人类社群可大致分为领导者、追随者和观察者三类。

          领导者不一定是拥有决策权的人,他可能是第一个转发文章的人,可能是第一个发出质问的人,他之所以是领导者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声的人,但随着事态的发展,领导者的地位不会一成不变,极可能随时被“篡位”沦为另两类人。

           追随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彻底的追随,紧跟领导者的步伐,领导者说什么就信什么,领导者可能只是发发牢骚追随者就会付诸行动,领导者可能只是在微信群转发追随者就会弄得满城风雨。另一类则会有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不一定认同领导者的观点,但在短暂的观察后发现追随社群的主流是最优的选择。

          剩下的就是观察者,既不领导也不追随。站在一旁先观察一段时间,同时私立下翻看众家之言、学习各种科普文章、查询原先舆论事件的发展过程,当看到符合自己想法的观念发表时立即跟上补充或者转发,其余时间闭嘴不言、冷眼旁观。

          从7月21日兽爷的文章引爆朋友圈以来,彻底扰乱了数天的朋友圈,在那几天中朋友圈的深夜放毒、清晨鸡汤、午间晒哇、傍晚风景的规律被打破,几乎所有人不是晒疫苗本就是转发自媒体文章,不是歇斯底里的质问世界为何如此黑暗,就是在绝望中抱团取暖。如果单从朋友圈生态来看,无需置疑世界末日已经来到,甚至都不需要你躲避因为无处可避,仿佛打开窗帘就可以看到海啸已经离你只有1米,只需等死即可。想到这里,我急忙放下手机,拉开窗帘,窗外一切如旧,揉揉眼睛再次打开朋友圈,果真仍旧是哪熟悉的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圈的一次动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g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