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学校之外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儿童健康指南》
因为疫情清心读书会发起了第一次网上读书。之前看到公告说给大家分享改变自己生活的书,我脑海里一下子蹦出来许多书。
等到读书会要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在忙着调试各种可以给孩子们开网课的App,一看小鱼没用过,于是就这么草率地报名了。
这次读书会的分享主题:《学会生活——分享那些被你实践过的生活理念》
老司机叶子的这次读书会组织得也非常有型:自我介绍、宅居生活感受、书目推荐、结束总结。
除去偶尔因网络不好忽隐忽现、因开关麦克的延迟外。我感觉读书会的作用完全起到了。而且清心读书会有几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大家的倾听都很专注,对时间的把握和延时发言需求的满足。
在宅居生活感受中,有朋友提到了和家人的关系的改变,有朋友体会到这样的非常时期不同工作的人的生活方式会完全不同,很整体的感受是大家都很平静地安驻当下,虽然这样的当下让我们都感受万千。
推荐的书目范围还是很广的:《价值规律》、《让每天的生活更有品味 100ideas》、《如何启动黄金圈思维》、《断舍离》、《第三选择》、《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过犹不及》、《影响力》等。
进读书会群之前我决定只分享《中毒的父母》和《儿童健康指南》。
《中毒的父母》印象中是我育儿初期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走上了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路。眨眼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书早已转手送人,但记得里面有大概这样一句话:父母在孩子成长早期对自己的言行更有意识的话会省掉很多孩子成年后坐在心理诊所里的费用。里面许多小案例我都感同身受。原来父母都一个德性:中毒匪浅。(当然我觉得中译版的书名掩盖了这本书的价值。)如果更多的父母看到自己的毒素,未来人类的心理基础会强大很多。
说到《儿童健康指南》,重点在让更多人思考疾病对生命的意义。书里说到养育和教育是预防医学的重点。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健康、关注养生。我想越早看到疾病的真正原因、越早看到疾病的发展、越早看到疾病的正确治疗越好。
书分三部分:儿童疾患的症候,健康成长的根基和健康在教育之中。
疾患症候是我经常用到的,相当于儿童疾病处理指南。长痘痘怎么办,发烧怎么办,浑身烧、腿不烧怎么处理,百日咳怎么办等等。尤其是各种急诊,看明原因和处理办法以及不去医院底线在哪里。都讲的非常清楚。
当然能接受在家里处理这些急诊的前提是看了书里提到的疾病的意义和健康是如何发展等内容。并且真的明白健康和疾病的意义,重新认识自己对自我健康和家人健康的责任和可操作的部分。
真的希望更多的成人认识到健康的根基:不得不说很多宝宝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已经决定了他们以后会得什么样的病。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就已经决定了孩子未来健康的基础。不得不说选择在这个时代降生的宝宝们是十分强大的,与大自然越来越遥远、生活越来越不规律、食物越来越杂乱、添加剂越来越多.....勿说水、空气这些不可控因素。单说各种玩具、书、影音资料、早教班......这些看似在养育孩子、让孩子更健康更聪明的东西其实都在孩子健康的背后与疾病同伍。
七岁之前孩子的健康基础已经在那里了。孩子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处理情绪的习惯等这些都会在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现在有一种教育叫:治疗教育。因为从教育开始就要治疗。过敏、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社交困难......还有更多级别,这些都在学校随处发生。教育的责任前所未有的艰巨。
书里有几点我非常受益:一、发烧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在强大的一个过程。这个是被多少人误解的。认为一发烧必须马上降温,尤其是对孩子,知道一点的会推拿、物理降温、贴退烧贴。不知道会吃药甚至打抗生素。孰不知抗生素同时也在摧毁孩子自己的免疫系统。
书中还提到不同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的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都让我更清楚地看到养育和教育的重要。书中也提到对死亡的认识、对伦理的认识、对天命的认识。这些都在唤醒我们对生命的觉察。
现在的医院已经超负荷,且不说当下的非常病毒,其实平常每天都有很多新病症在发生。说到大禹治水,我们都知道堵不若疏。疾病医院,与其生病了各处求医,不如早早地认知疾病,从自我管理做起、从生活中做起。做一个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
分享的时候我举了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千禧年夜儿子半夜发烧耳朵疼,老公开着车去儿童医院,人家没有耳鼻喉科急诊,又转战市立医院。挂号、看诊、开药折腾大半个晚上。
前几天半夜女儿哭着说耳朵疼,立刻意识到她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之前爸爸咳嗽,不是冠状病毒)测量体温37度多,温度不是很高,预感病毒和免疫系统的战斗还要升温。赶紧翻书,恰巧厨房有洋葱,剁碎,包在纱布里,挂在耳朵上。一会儿换一只耳朵。期间体温升到38度4,一摸小腿、脚丫、手心都是均匀的热,不用担心。扶着洋葱包、闻着洋葱味我都可以小眯着眼。期间女儿说不舒服不让放洋葱包。我告诉她洋葱宝宝来帮忙把病菌赶走,耳朵就不会疼了期间只要她醒了都让她喝温水以让她多小便。早上起来问耳朵疼吗?说不疼了,量体温37度多,柠檬水、三豆饮跟上,中午就不烧了。
如果去医院先不说能不能挂上号,应该会被隔离观察之类~孩子、大人都被折腾。
回想这个过程,《儿童健康指南》起了关键作用。
当然,其他朋友分享的书,我也很受益。《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第三选择》、《过犹不及》、《断舍离》......这些书都在构建起一个主题:我们要分清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我们要看清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界限,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这些都在构建健康。包括千次日出叔叔说的谷底体验,在我看来就像疾病相对于健康的意义,谷底和高峰都是互相映衬着。
非常感谢清心读书会的组织,感谢叶子、阿莲、骏华......走心的分享。感谢翠萍的记录。
分享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足以抵抗病毒的封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