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200)---后唐明宗李嗣源

【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200)---后唐明宗李嗣源

作者: 中年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22:21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皇帝全传》

作者:善从

内容摘录

五代·后唐

1、后唐明宗李嗣源档案:

生卒年:公元866~933年

父母:父,李霓;母,刘氏

后妃:曹皇后、王淑妃等

年号:天成,长兴

在位时间:公元926~933年

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庙号:明宗

陵寝:河南徽陵

性格:执事恭谨,宽仁爱民

2、后唐明宗李嗣源,沙陀族人,小名邈佶烈,幼时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嗣源。李嗣源勇猛过人,跟随着李克用父子南征北伐,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洛阳兵变,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即位为帝,改名为,改元天成,成为后唐的第二位皇帝。

3、李嗣源在位的几年间,少有战事,屡有丰年,后唐的社会生产和国家财政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说:“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虽然只是“粗为小康”,但对于李嗣源这样一位目不识丁的沙场英雄来说,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4、李嗣源虽然是有为之君,但是御人乏术。在他统治期间,最为倚重的两位大臣分别是中书令安重诲和宰相任圜。这两位大臣一掌军政大权,一掌财政大权,权倾朝野,独断专行。安重诲恃宠骄横,任圜刚愎自用,二人往往因为政见不合,就在御前互相指责,大声谩骂,丝毫不顾及皇帝的感受。李嗣源见他们如此轻慢君臣之礼,心里逐渐感到不满。后来,安重诲为报私仇诬陷任圜,李嗣源借机杀掉任圜。任圜死后,安重诲更加目中无人,骄横跋扈,日甚一日。李嗣源心中更恨。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李嗣源借别人诬告安重诲的机会,派人将之诛杀。

5、年老的李嗣源突然中风,月余未见群臣。朝廷人心惶惶,都开始私下里讨论皇位继承一事。当时有实力争夺皇位的有次子李从荣、养子李从珂以及五子李从厚三人,其中李从荣的势力最大。但李从荣其人骄横跋扈,朝中众臣多有不满。所以每当有人提议立从荣为太子的时候,朝中一片的反对之声。李嗣源也深知原因,因此太子一位一直悬而未决。

6、同年十一月,李嗣源病情加剧。李从荣入宫探望,发现父亲已经是奄奄一息。在出门的时候,又听见背后哭声大作,以为父亲已病危。回府后,李从荣即与左右亲信策划,夺取皇位之事。次日凌晨,李从荣亲率千余名牙兵,列阵于天津桥前,胁迫群臣拥戴自己。此时苏醒的李嗣源十分冷静,立即命令将军孟汉琼率领禁军讨伐李从荣。孟汉琼军率军出击,很快就打败李从荣。李从荣慌忙逃回王府,后被擒杀。李嗣源听到儿子被诛杀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几次昏死了过去。至此,病情恶化,不久李嗣源即病死于雍和殿,终年68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200)---后唐明宗李嗣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kh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