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作者,出示课后资料袋,导入课文
出示课件,他是谁?
(老舍)请生在其后加上“先生”。
2、请生读作者介绍。
3、回顾作者介绍内容,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生发言)
4、出示母鸡,展示老舍先生遇到的烦心事。(这位大作家最近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夫人在院子里养了一只鸡,老舍先生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二、创设情境,走近“控诉状”
1、播放三段音频,分别创设情境,展示三段母鸡的叫声。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继续创设情境:老舍先生是文化人,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写了一封“控诉状”控诉状
4、师生共读“控诉状”。
三、走进文本,了解“控诉状”事实
1、走进文本,找找母鸡令人讨厌的事实。
“大声喧哗”的事实
1)请生回答。
2)生齐读片段。
3)“嘎嘎”出现了几次?抓住关键词“没完没了”
4)师生朗读,感受母鸡的“嘎嘎”
5)再读:请生单读被讨厌的事实,其他学生齐读“讨厌”一词。
6)书写“讨厌”一词。
图片
“无病呻吟”的事实
请生读出示片段。
抓住关键词,理解“无病呻吟”。
再读:请生单读被讨厌的事实,其他学生齐读“讨厌”一词。
再次书写“讨厌”一词。
“欺软怕硬”的事实
请生读。
图片
分别解读“怕硬”和“欺软”母鸡害怕谁(公鸡)母鸡欺侮谁?
朗读词语“欺侮”。
4)再读:请生单读被讨厌的事实,其他学生齐读“讨厌”一词。
再次书写“讨厌”一词。
“自我炫耀”的事实
请生读。
图片
生齐读。
出示词语“聋人”,引导发现夸张的修辞手法。
理解“夸张”的作用。
再读:请生单读被讨厌的事实,其他学生齐读“讨厌”一词。
再次书写“讨厌”一词。
四、再创情境,走进“表扬信”
1、师生合作朗读:四个学生扮演老舍先生分别读控诉状,其他学生齐读“讨厌”
图片
2、创设情境:老舍先生与表扬信(老舍先生把控诉状再一次递给了夫人,夫人说,你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你打算留下母鸡,你得为母鸡写一封表扬信)
3、找出文中表扬母鸡的事实。
4、表扬信中最关键的四个词语: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随机板书
图片
5、依次找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事实。
五、深情诵读,升华主题
1、师生共读表扬信:表扬信
2、师配乐朗读老舍《我的母亲》片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4、升华主题。
5、齐读结尾。
6、再听三段母鸡叫的音频。
听后反思——
听王老师的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值得学习的亮点如下:
一、文学阅读,创设任务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王老师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老舍夫人养了一只母鸡,嘎嘎的叫声令人讨厌,他写了一张控诉状,夫人让她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打算留下,就得为母鸡写一封表扬信。围绕这个故事,王老师为学生创设两个情境任务:找讨厌的事实和表扬信里的事实。
这样创设的教学语境与文本与经重合,就像讲故事一样,带学生走进真正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出击,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温度,使学习真正发生。
二、加工文本,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共情。
学生找到作者讨厌母鸡的事实后,将课文的前四自然段加工成一封控诉状,学生找到作者敬重母鸡的事实后,将课文的5678自然段加工成一封对母鸡的表扬信。多么奇妙的设计!师生配合朗读后,学生能深刻感受到老师之前对母鸡的讨厌,到之后对母鸡的敬重,这样的感情变化形成对比,更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三、补充资料,将感情推向高潮。教学的最后,王老师说,作者看到这样一封表扬信,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随即出示了老舍先生写的《我的母亲》上的三个片段。配乐,文字,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形象。
四、教师肢体语言丰富,一个手势似提醒,侧耳似倾听,上身前倾似等待,屈膝半蹲降低自己抬高学生。一个微笑,一声惊叹,时刻与学生共情共鸣,使课堂如一首诗一样浑然一体。
五、随文理解词语,安排巧妙。如: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欺侮,警戒与警告等,或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经验,既理解了文本,又明白了词语意思。
大师不愧为大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设计教学的能力,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丰厚的文化知识是一个人的利剑,无论面对什么都能游刃有余。仰望智者,踏足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