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去鼓浪屿必须坐轮渡。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轮渡码头应该是重新改造过了,游客等待区比从前宽敞明亮了许多。无数游客从七拐八绕的围栏中奋勇突围后,一窝峰挤在一个面对大海的铁栏栅前,像一群等待营救的俘虏。
我和桐在人群中勉强维持着淡定站姿,耳机里那首《飘洋过海来看你》提供了我们保持镇静的情绪背景。
海风从坐上轮渡上的那一刻起便如影随行,汗水被即刻吸干了,心也松驰下来,有种好日子终于来临了的感觉。一下船,阳光重新披头盖脸地扑过来,好在岛上的植被丰富且是南方特有的高大植株,只要在树荫下,仍然能感受到鹭江上吹来的阵阵凉风。
桐翻看着手机上的地图,一路拖着行李箱绕过弯弯曲曲、布满游客的街道。她在“爱彼迎”上订好的民宿“国王盒子哈尼”在虎巷里,是一个二层楼的小别墅。206这间算是大的,屋内有楼梯,下层是客厅,上层用来睡觉,花瓷砖地板,木楼梯扶手,一盏红色的水晶吊灯,有年代感但不陈旧,是改良后的民国风。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收拾好行李和自己,重新走出“国王盒子”已是鼓浪屿的下午。菽庄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游客不多了,站在山顶,可以看到高高的椰林下湛蓝的海。我久久站在山顶,看日光一点点的从眼前褪去,真希望时光有重回的时刻,那年,母亲也曾站在同样的海边,微笑着看我手舞足蹈,不知忧愁的样子。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
岛上纵横着很多巷道,墙头不高,总有鲜花或绿植点缀其间,夕阳下,叶子闪烁着幸福的颜色,和照片上桐眼里的光彩一样迷人。这座岛将我与对岸的繁华市井暂时分隔出来,我此刻只在旧日时光里、在晚霞萦绕里、在百年前宁静的风里缓缓而行。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
盛夏酷热还在,找到一座由三层欧式楼房改造的外文图书馆,石彻的墙脚边盛开着三角梅,楼里有专门的外文馆,也有中文馆、少儿馆,足够我俩长久在此地耗着。桐在看书,我在琢磨窗边光影的变幻,壁炉上“读书静好”四个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夜晚终于来了,无数迷离的灯火在鼓浪屿的夜色中悄悄升腾。从中华路到海坛路,再到龙头路,一个个飘散着各种香气的小店将夜重新点亮,“苏小糖”、“赵小姐”、“张三疯”、“新四海”……一路被店员热情招呼着试吃各种口味的手工馅饼、水果花茶、顺便还被一个小男生拉着手仔细体验一回精油香皂的丝滑。当然这点白吃白喝也亏不了他们,最后总要选择五盒六盒满满拎出门。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白天的鼓浪屿被无数饱含异国风情的建筑装点得色彩缤纷,而此刻这些门类繁多、装修精致的小店里散发出来的是青春、是狡黠、是不由自主地吸引、是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
吃饱喝足的我们晃荡着重新回到 “国王盒子”,整个龙头路已变得暗淡暧昧。鼓浪屿的文艺气息,就这样不露痕迹地渗入心里,不喧嚣、不盲从,有自己的格局,任风雨百年,我自巍然不动。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独自陪孩子出门,心里并没有度假的轻松,一早躺在床上,看屋顶的天窗从边缘处透出光亮来,有点刺眼。
夏天,日头出得太早。
身边的孩子睡得无知无觉,悄悄换身衣服,趁着早凉,出门买早点。
鼓浪屿的清晨比别处更安静,岛上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偶有赶飞机的游客拖着旅行箱沿着石板路咯噔、咯噔地往渡口去。街道弯曲起伏,各种小楼一半被遮挡一半暴露在阳光下,形成好看的阴影。岛上经过几年的搬迁,年轻的鼓浪屿人很少还住在岛上,剩下的多是日渐衰老又不愿离开故土的原住民。老人大多醒得早,他们坐在路边的阴影里,默默审视着如我这样占领了他们领土的异乡人。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穿过闹哄哄的集市,向两个正在大声聊天的大爷打听面包店的位置,其中一位有着南方人特有的凹凸明显的面孔,留着齐肩的花白头发,见我和他招呼,赶忙停止聊天,用一口方言告诉我:‘前面左拐就有’没等我说谢谢,齐肩发老人冲着我响亮地来了一句:姑娘你长得好漂亮呢!
嚯!没想到这里的老人都这么有见地、有品味!呵呵!
马约翰体育广场上有一棵硕大的榕树,树下的水泥围墩上坐着吃完早茶后休息纳凉的游人。年轻的情侣应该还没从昨晚的疯狂中醒来,街道上少了些许妖娆甜蜜,大多是背着单肩包、一脸朴素的单身狗。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漳州路很长也很清静,应该就是在鼓浪屿长大的年轻人童年记忆里的样子吧!一路顺着围墙的荫凉处往坡上走,路边有人在售卖菠萝蜜或百香果,这里的热带水果很便宜,吃一口就满嘴的甜香。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故居就在漳州路尽头的“毓园”里,且离厦门音乐学校不远。林医生是鼓浪屿的女儿,她一生拯救了无数女性,但自己却孑然一身,终未成婚。故居里她的汉白玉雕像纯洁无暇,如她平凡高洁的一生。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回头的路上发现漳州路东头还有林语堂的故居,只是还没修缮好,我伏在黑色的雕花铁门前,看旧居墙体剥落,有显而易见的破败感,到底是因为没有扎根大陆,只把他所有才华都奉献给海峡对岸的台湾了。这位戴着眼镜,学贯中西、斯文儒雅的林先生当年曾在这里迎娶鼓浪屿的富家千金,如今物是人非,唯有这安静的漳州路上还有股股文气飘散。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音乐、诗歌、文学、自由……是这个岛屿传承百年的固有气质,这些绵延至今又仿佛与俗世隔绝的风情是缘于大海的辽阔与深情吗?临走,我一路推着行李箱一路在想,我真不该听桐的话,而应趁着日出未出时一鼓作气爬上日光岩,然后冲着大海喊一嗓子:
就让这南方的风一路向北吹吧……!
盛“厦”光年 ——又见鼓浪屿2017年8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