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惧怕孤独,在所有孤独中,精神孤独是最可怖的"
=====自由与孤独=====
如果一个人被剥夺所有的选择自由,从出生开始就进入固定的轨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上升的渠道,生活方式固定,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虽然被完全束缚,但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如果他和周围的所有人都一样,没有选择的空间,只要能活下去,有时候生活或许也没那么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能获得的自由越来越多(书中介绍的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以及之后工业革命的变革,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带来了大量农奴的死亡,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消失,为了维持生产,地主不得不提高农奴的待遇,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来吸引更多农奴,把自营地开始出租 [地主间的内卷。。。],间接让底层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不同的人发展出现了差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失去了原有的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的联系纽带。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没能为这些个体提供足够的自我发展的机会,那这种不同人异化,但自己或许又较难提升的自由环境反而会成为个人的一种负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从功能社会的观点看,如果一个人圆满完成了他在既定社会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便可成为正常人或健康人,但从个人角度看,健康或常态是需要一个最适合个人成长的、幸福的环境。但在社会确保顺畅的功能与个人充分发展的目的之间,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要达到让所有人都获取足够的自我发展机会,是非常困难的,或许说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都是工具人)
小节一下就是。。。自由给人带来的,可能是个人的日益孤立,和匹配不上自己愿望的经济条件
=====消极的自由=====
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旦赋予个人安全的纽带被打破,为了克服这种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和孤独的状态,个人可能会通过退缩的方式,放弃自由,试图通过消弭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鸿沟的方式来克服孤独。文中介绍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退缩机制:
1.权威主义
权威主义分两面,施虐与受虐,自卑感与权力欲
受虐冲动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为深感自卑,无能为力,个人的微不足道。这是一种倾向,贬低自己,自甘懦弱,不敢主宰事物。只要我欲独立和强大的欲望在同微不足道感和无能为力感斗争时,就会陷入一种令人备受折磨的冲突中。如果不认为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人,找到一个可以投降的人把自己的自由交给对方,就能通过退缩从这种冲突中解脱出来。
施虐与之正好相反,通过不同的形式完全主宰另一个人,并借此摆脱无法忍受的孤立与自我的软弱性。
“渴求权力并不根植于力量而是根植于软弱,它是个人自我无法独自一人生活下去的体现,是缺乏真正力量时想要得到额外力量的挣扎。”
(文中介绍了宗教改革中的路德派,通过贬低自己,完全臣服于上帝的方式,来让教众获取安慰,以逃脱自由带来的孤独)
2.破坏欲
为了避免自己的无力感,选择去摧毁世界,摧毁美好的东西。累了,毁灭吧,赶紧的(大概就这意思,划个水。。。)(文中介绍了宗教改革中的加尔文派[也就是清教徒],认为那些不遵守他们规范,不信封他们教条的人,不属于他们的族类,认为这些人就该下地狱,就该毁灭。或许这也是欧美清教徒国家在贩卖黑奴中没有心理包袱,包括现在对我们抱有双标的部分思想根源,他们没把我们当人)
3.机械趋同
这种方式就是个人不再是自己,而是按照文化模式,社会普遍需要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类人,于是变得同所有其他人一样,这正是其他人对他的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鸿沟消失了,意识里的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也会一起消失。自我丧失,伪自我取而代之,为了克服丧失个性带来的恐惧,只能通过连续不断的被赞同和被认可来寻找自己的身份特征。(文中的举例就是纳粹,虽然很多人知道是错的,但社会都那么去做了,都知道。。。略。。。)
逃避并不能帮个人恢复失掉的安全,只能帮助他忘掉自我是个分离的个体。他以牺牲个人自我的完整性为代价,找到了新的脆弱的安全感。由于无法忍受孤独,便选择了失去自我。
=====积极的自由=====
与退缩机制相对应的就是“积极自由”的联系世界的方式,自发得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能够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与思想中与世界相连。
1.个体的错觉
“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力,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只有内在的心里状况能使我们确立自己的个性时,摆脱外在的权威,获得自由才是永久的。”
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受到压抑个人个性的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甚至可能仅仅只是老师或家长为了省事,而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教育。这会让我们放弃表达自己的感觉,并最终放弃了感觉本身。大量自发的情感受到了压抑,并被伪感情取而代之。“有情感”已成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义词。但如果个人接受了这个标准,就会变得异常软弱,思想贫乏,平淡无奇。
同时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所有基本问题,对于心理、经济、政治及道德问题。大部分断言是这些问题太复杂了,一般人根本弄不明白,也不需要弄明白。这会破坏个人对世界的结构性看法,打击自己的思考、决策能力。使得我们听到的与我们不再有真正的关联,不再为发生的事情而兴奋,情感和批判也被束缚住了。最终我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也会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了。
压抑自己的情绪,对世界漠不关心,就相当于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这时就算绝望得挣扎,想要“与众不同”,也只能是想“与众不同”,其实什么都不想要,也不会知道要什么。
2.自由与自发
人可以自由但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要靠的人应是他自己。
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小孩也有自发性。他们有能力感觉和思考真正的他们自己的东西。这种自发性表现再他们言谈、思考和随时反应再脸上的感觉中。这也是多数人喜欢小孩的原因之一。
我们多数人可以在瞬间察觉到自身的自发性,这时也正是我们真正幸福的时刻。看到美丽风景的由衷激动,苦苦思索后发现某一真理,体验新奇的感受,萌生情不自禁的感情,我们都知道自发行为是什么,并会觉得假如这些经历不那么罕见,不被人忽略,生活会有多美好。
消极的自由本身把个人变成孤立的存在,他与世界的关系很遥远,也不信任它,个人自我很软弱,并时时受到威胁。自发行为是一种克服恐惧孤独的方法,同时人也用不着牺牲自我的完整性。在自我的自发实现过程中,人重新与世界连为一体,与人、自然及自我连为了一体。个人在所有自发活动中拥抱世界,他的个人自我不但完好无损,还会越来越强大坚固。只有在创造活动中真正与之相连的,无论是人还是无生命的对象,才真正是我们的。
==========
"最大的自豪和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