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89、“学生领导力”的根扎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中国

289、“学生领导力”的根扎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中国

作者: 暖阳西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9:44 被阅读0次

    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2.0班的第一篇学习材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张新平教授的《学生领导力之联想》。看到李教授在班级发布学习任务是关于学生领导力的研究文章时,我的脑海中闪现出的第一个词便是“前移后续”。“领导力”“学生领导力”是六月份刚刚结束的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五次现场研讨会上的流行词之一,李教授这样的安排体现出了我们研修班课程设计中的顶层设计与长程设计的综合考量,说是关乎顶层设计与长程设计,是因为“领导力”“学生领导力”实际上关乎每一个生命个体一生的发展,当然,培养学生领导力之前,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应有领导力。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2.0班的学习是这次研讨会的“后续”,是把会议上的焦点问题的研究进行深化,其实更多的期待是在解读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运用“领导力”来知行合一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学生领导力”于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张新平教授认为:“将领导力与学生关联起来的‘学生领导力’这一术语的出现及其在中小学越来越广泛地得以使用,这本身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它预示着学校中这一长久以来居于被设计、安排和教育的最大人群,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控制走向参与、边缘走向中心。”领导力(Leadership)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但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古代中国也同样能追溯到其渊源,中国的孔子就曾经鼓励他所处时代的国家领导者们要树立道德的典范,主张实行“仁政”,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习惯于把“领导力”与“领导”等同起来,认为领导力是领导才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时代前进的变迁和人们对领导力本质的认识的演变,领导力开发的对象及其所需要培养的各种能力也在与时俱进,更加丰富,而且新理论、新观点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以前的各种理论观点,而是在不断拓展领导力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当代西方领导力开发的实践中,领导力开发以不同群体、不同层级中个体领导力的开发为主,所培养的领导力一般包括个体自身的能力(如自我认知)、人际方面的能力(如获取他人的信任、尊重、承诺)、认知能力、沟通技能、与工作任务有关的专门技能等。领导力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体所在组织的共同目标,提升组织的绩效。”[1]张教授认为“学生领导力”的出现及其在中小学越来越广泛地得以使用,这本身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因为学生的被动参与与主动成长关系着教育的生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领导力”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与开发代表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越来越开始注重“内因”在人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张教授认为学生领导力术语的进步性,“首先表现在它突破和改写了人们建构起来的有关领导的传统观念。旧有领导观点认为,领导行为多发生在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强制中、多知者对少知者的指导中、年老者对年少者的告诫中。而学生领导力虽然不完全否定这种传统的领导定见,却将人们的眼光更多地转移和聚焦到领导力所蕴含的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上,特别是其中的那种由下向上的领导影响上。”“那些长期被置于教育、训导、塑造角色上的儿童少年,在课堂上、班级里、活动中通过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者合作而不只是‘配合’,而成为了真正的学习者、知识的共建者、学校生活的共创者。”有学者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影响他人和领导自己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学习、创新性思维、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还包括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李家成教授对“学生领导力”概念的定位是:首先,学生领导力是学生的领导力,而非成人的领导力。其次,学生领导力不是“学生执行力”。再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背景下,学生领导力是诸多素养高度综合的集合体。[3]综上可知,“学生领导力”概念界定的前提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我们习惯了“领导”学生、“设计”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控制”学生,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要求”学生,习惯于“否定”学生而要求学生听从我们的安排,从而也忽视了学生从配角走向主角本身的意义!

    其次,“学生领导力术语的进步性,还表现在从更深远的意涵上启悟人们,领导力不是一种物化了的和被固化的权力性资源,而是深深地扎根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学生领导力是由‘学’的领导力与‘生’的领导力共同编织起来的一种整体性影响。所谓‘学’的领导力,是指源自学习而生发出来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基于学习、指向学习却又提升着学习。任何人,只要热衷于学习,学得专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自然而然地拥有这种领导力。而一旦没有了学习,离开了学习,任何人,不论其职务多高、资历多老,就都难有领导力了;所谓‘生’的领导力,是指源自生活、生存和生命而内生起来的领导力。只有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和健康快乐的生命成长中,领导力才能源源不断流淌出来。离开了日常生活和生命关照的领导力,一定是不讲情理也不顾法理的让人厌恶和诅咒的领导力。”我特别赞同张教授的观点:领导力不是一种物化了的和被固化的权力性资源,而是深深地扎根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学生领导力是由‘学’的领导力与‘生’的领导力共同编织起来的一种整体性影响。在我与李燕老师合作的《学校生活重建与学生领导力发展》一文中,关于纠正学生就餐不排队的情况,我是这样引导的:

    在就餐排队的问题上,笔者向全班孩子转述了李教授鼓励性的话语,并把要不要继续排队的问题丟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选择了“继续排队”。笔者又追问:“如果其他班级都不排队,我们班还能坚持下去吗?会不会受影响,放弃坚持排队的想法呢?如果老师不再监督,你们能坚持一直排队吗?”

    针对笔者的提问,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展开讨论。有的说当然要坚持,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有的说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有的说一定要坚持,李教授在远方看着我们呢,不能让爱我们的李教授失望啊!有的说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排队,说不定其他班级会以我们为榜样,也排队呢,一个影响两个,两个再影响三个……说不定以后大家都排队就餐了。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管别人怎样,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排队就餐,坚持从我们做起,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其他班级。在我们的影响下,有班级开始排队,校领导也积极倡导。但是我们发现还是会出现不排队的现象。

    班会课上,笔者再次抛出问题: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找出大家不愿排队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事情并非孤立的发生,我们需要作出判断,它同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它排除含糊不清和困惑的问题[4]。在作出判断之前,孩子们经过实际参与、观察,发现食堂工人摆放餐具与饭桶的位置不合理,所以导致混乱。为解决根源性问题,我们展开积极讨论,找出应对策略。于是,周末班级的作业中有一项便是“我为食堂来设计”,要求大家利用现有条件,各自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食堂布局。经汇总,班集体推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给食堂负责人。

    就就餐排队而言,从班主任要求排队到学生积极排队;从学生发现问题再到讨论并拿出方案,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并不是说实践等同于教育,真正的教育需要从实践中获得,学生在解决就餐排队问题之后,也将实践转化为深刻的理解或者说转化为学习[5]。学生领导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培养。但是,要知道学生领导力是一种善于运用团队力量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合作型领导力,协调沟通也是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重要特征之一[6]。但此次活动,就是‘学’的领导力,是源自学习而生发出来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基于学习、指向学习却又提升着学习。正是有了这次的“学”,才有了后来的‘生’的领导力,有了源自生活、生存和生命而内生起来的领导力。

    经过前期“排队就餐”问题的解决,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发现:早、晚餐期间,班级无人,但灯依然亮着,造成了资源浪费。班长反映了大家的“新发现”。笔者立即召开了“节约用电”的主题班会,请同学们支招。班会上,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让学校安装一个总开关,统一控制;有的说晚饭后学生进班时间不一致,应该每个班级自己管理,做到专人负责,随手关灯;有的说先从我们班做起,给其他班级做出示范;有的说可以跟相关领导人反映,让其下发随手关灯的通知等等。经过讨论,孩子们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决定从两方面来解决此事。

    1.向各班发出“节约用电”的倡议

    因为有了前面“我给食堂来设计”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已经反映到孩子自身的变化之中,所以他们这次活动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不但积极的出谋划策,而且还主动积极地承担外交工作。

    在我们拟定并发出“节约用电”的倡议后,同学们觉得写畅议书的效果不如面谈。经讨论,孩子们决定不惊动各班班主任,先和各班班长沟通,让班长发挥其在班级的积极作用。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让其他班的班长听取我们的建议呢?孩子们想到了打感情牌。Z同学说九(5)班的班长是她亲戚,她可以去沟通;C同学说她姐姐在九(4)班,她可以出面通过姐姐来认识该班的班长……这样一说,大家都在记忆里搜寻外班的亲戚、朋友和熟识的人,几乎各班都找到了可以沟通的人,除了八(3)班。这个难题最终交给了经验丰富的W同学。从问题的产生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条件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自主实践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我”与“世界”的关系,形成复杂的思维方式。至此,“节约用电”口头倡议悄悄开始。

    2.向校长提出学校管理中的疏漏及解决办法

    学生领导、实践并非直接去“指挥”与“指派”他人,而是源自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敏感与自觉,是寻找改进与发展的方向[7]。在“节约用电”的倡议中,有同学提出担心: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有的班级可能不够重视。要是能够借助校长的力量,效果可能更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能够不断反思,当反思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他们能够重新审视并补充事实。问题又产生了,谁去和校长说这事呢?大家又陷入了沉默。

    “我们一起来说怎么样?”笔者打破了寂静,“我们集体写篇文章,题目就叫《致校长的一封信》,把我们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相关建议写下来,每人写一篇,然后再评选出最佳的一篇,送到校长办公室,大家觉得怎么样?”对于笔者的建议,同学纷纷表示赞同,立即拿出纸笔,开始书写。写完之后,我让同学们彼此交换阅读书信的内容,大家又有了新发现:有的同学信的开头写的好;有的叙述得条理清晰;有的书信结尾段写得好。每个人各有特点,但又好像都不完整,怎么办?话题一抛出,有同学立刻作出回应:综合大家的优点,再写一篇。笔者在一旁不失时机地引导:我们写信给校长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达,校长才能愉快地接受并支持我们的建议?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不作为,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启发者与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经过商讨,最终由X和W两位同学负责整理书信并与校长沟通,两位同学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修改后的书信是这样的:

              致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在您与所有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我校的校风校貌逐渐变好。在这里,七(1)班全体同学向您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同时也想就我校的用电问题向您提出我们的建议。

            通过近期的观察,我们发现早晚就餐时,教室里空无一人,电灯却还在亮着,因此,造成了资源浪费。

            为此,我们班召开了“节约用电”的主题班会。我们讨论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一是我们班自动请缨十几位的“外交大使”主动去和各班班长沟通,请他们接纳并践行我们“节约用电”的倡议;二是给您写一封信,请您在教师会上向老师们转达我们的倡议。其实,随手关手,看似小事,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如果大家都行动起来,从小的方面说,可以为学校节约电费;从大的方面说,可以为国家或世界省下一点资源。您说,是吗?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此致

    敬礼!

                                      七(1)班班委会

                                    2017年12月5日

    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封信,负责整理的两个同学修改了四遍,她们说这是代表班级在写信。根据信的内容,我们已经感受的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记得第一次在班级寻找“外交大使”与食堂负责人沟通时,大家都不敢接下任务,三个月过去了,此次的外交任务却成了大家都乐意去干的事情。

    在周一学校例会上,Z校长向老师们转达了学生的建议。我把建议被采纳的消息传达给孩子们,他们可开心了!笔者便鼓励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我们要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学着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更温暖、更温馨。”在班级建设与学生成长中,我亲历并见证了领导力是深深地扎根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也目睹与感受了由‘学’的领导力与‘生’的领导力共同编织起来的一种对班级与学生的整体性影响。

    再次,“学生领导力术语的进步性,提示我们要在学校生活中将之放在关键位置,学校组织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着力培育、促进和激发学生身上所具有的这种向上尚学的领导力。为此,当下学校组织亟需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观念上,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坚定地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富有魅力的领导者,而其前提是要无条件地尊重、信任、关爱、欣赏每一个学生;二是行动上,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教育者要牢固地确立互联相依的基本立场,真正明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当以教育为己任的教师、班主任、校长透彻地理解了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与学校的这个道理,学生领导力才会有厚实的和肥沃的生长土壤。”

    “学生领导力”是当前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教育变革的新途径,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达[8]。张教授站在领导者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要更新“领导力”观念,行动上真正明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要敢于放手,智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适时引导和培养其领导力,而不仅仅是执行力或配合力。我们的职责,是点化与促进,是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为学生发展创生更多元的领导力发展生境。[9]正如张教授所说,只有“透彻地理解了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与学校的这个道理,学生领导力才会有厚实的和肥沃的生长土壤。”

    参考文献:

    [1]翁文艳.学生领导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7:008.

    [2]翁文艳,李家成.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

    [3]李家成.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新基础教育”对于“学生领导力”的理解与实践[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4][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03.

    [5][美]库米维斯等著;张智强等译.学生领导力发展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09.

    [6]翁文艳.学生领导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7:154.

    [7][8]林小燕,何维泉.在领导实践中培养学生领导力——以2017年深圳市光明小学爱心义卖活动为例[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9]李家成.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新基础教育”对于“学生领导力”的理解与实践[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89、“学生领导力”的根扎在‘学’与‘生’的合融共舞中——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zr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