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支离少头脑,割裂心与理

支离少头脑,割裂心与理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06:00 被阅读0次

    朱熹写了《大学或问》,王阳明也写了《大学或问》(即《大学问》),可谓针锋相对。王阳明对朱熹《大学或问》的公开批评在传习录中也有记载,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批评朱子“少头脑”,二是割裂心与理为两事。

    根据朱熹的《大学或问》,格物之学应该包括“考察求索”四个方面的功夫:“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见其所当然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朱熹认为,格物的功夫就是穷尽一切事理,要求面面俱到,所以他另外还提出了格物九条,在鹅湖之会上,陆象山就曾讥刺他的学问支离破碎,而心即理的学问则简单而简易。

    《传习录中》第213条,王阳明说:“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

    王阳明在这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认为朱熹把“考察求索”四种功夫并列在一起,是不分轻重,没有抓住格物的关键,格物其实就是正心。

    《传习录》第171条《答罗整庵少宰书》中,王阳明说:“凡某之所谓“格物”,其于朱子九条之说,皆包罗统括于其中。但为之有要,作用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耳。然毫厘之差而千里之缪,实起于此,不可不辨。”

    王阳明说,在下所谓的“格物”功夫,已经将朱子《大学或问》中提到的九个方面的功夫涵盖在内。但治学必须抓住关键,我们在具体发用的机理上看法不同,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的分歧就在这里,我必须分辨清楚,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由此,不少人就攻击王阳明“是内非外”。关于这个问题,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专门进行了澄清。

    王阳明说很多人把他的观点绝对化了:肯定内心而排斥外物,只注重反观内省的功夫而抛弃讲习讨论的功夫,只专注于治学的纲领(约礼)而忽视具体细节的详察(博文),沉溺于片面的枯寂守静而不能顺应多变的世事。

    他说,天理不分内外,天性不分内外,所以治学也不分内外。大家在一起讲习讨论,不能说不是求诸内;反观内省,没有说要抛弃外物。如果片面地强调治学必须外求,这是把天性看成外在的东西了,就是孟子批评的“义外”,程颢先生则称为“用智”;如果片面认为反观自省就是求之于内,这是把天性看成完全是内在的东西,这就犯了把自我与外界隔绝的毛病,程颢先生称之为“自私”。这两种看法都不懂得天性是没有内外的道理。

    朱熹在《大学或问》里说:“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传习录》第134条(《答顾东桥书》)中王阳明指出,朱熹先把心和理分开来说,最后再将两者合二为一,初学者很容易就把心和理、内与外看成两个独立的东西了,所以必须明确地告诉学者心就是理。

    告子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比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仁是内在的;尊敬老人爱护弱小是外在的,因为外面的人和我没有关系,所以义是外在的。孟子就反问他,是被你尊重的老人有美德呢?还是你尊重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你的美德呢?

    孟子在《公孙丑上》又作了补充,他说:“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并举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不可能从心外去养浩然之气,可惜后来这个成语演变成了急于求成的代称,而忘了孟子的本意。

    ----《我读大学7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支离少头脑,割裂心与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v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