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语赏析《风吹幡动》

禅语赏析《风吹幡动》

作者: 酒醉的菩提 | 来源:发表于2022-09-03 16:53 被阅读0次

《风吹幡动》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

《风吹幡动》

风幡之动的禅宗公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少人在讲到“主观唯心主义”时就曾依此举例,以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去评判慧能的“仁者心动”。若以佛家的缘起法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法不孤起,生必有因。

佛教的缘起法告诉我们,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是由种种条件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譬如说,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根、境、识三个条件,三者相触时,才能认识一件事物,三者缺一不可。

在以上典故中,风和幡是外境,是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心的参与,我们就不可能感知风和幡的存在,更不用说判断它们是否动了。

所以六祖慧能才纠正寺僧的不足,指出“心动”才是认识事物的关键要素。鉴于此,六祖慧能所讲的“心动”,并没有否定风和幡在动这一事实,他只是强调在了知宇宙万物时,心的参与,对我们感知世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风吹幡动》

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什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见物相状者看物静相、动相,幡不静故说幡动,亦为通俗表相说。研究功用者,研究幡为何动,察知由风在吹,无风吹则不动故说风在动,亦为原因追究说。

有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之说,所以很多修行人对此避而不谈,这是对不见他人过的误解;而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是修道人能够站在对方立场,换象思维,能够理解对方。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举一反三,关注日常生活外在发生的一切顺逆好坏境界,顺逆,好坏的发生就让它发生,不迎,不拒,不相随。境界有来去生灭,观照的这颗心如如不动,也是经典所说外不着相,内不动心。

或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要我们观照自心,不要被外在的影子,风帆,顺逆,好坏牵着鼻子走,祖师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情不敷物,物岂碍人。

相关文章

  • 禅语赏析《风吹幡动》

    《风吹幡动》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 风吹幡动

    一阵风过,搅扰了幡。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众人问是风动还是幡动。

  • 风吹幡动

    1、 "你不要动,不要动,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他看见这个突然从饭桌上弹跳而起,跑过来比他出剑速度还快的姑娘,想...

  • 一路的美景,路在脚下……

    动车缓缓开动,想起坛经中的风吹幡动. 在《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

  • 风动还是藩动

    上学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风吹幡动的小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

  • 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禅宗四祖问,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五祖回答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在收音机里...

  • 风动幡动

    《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风动,幡动是...

  • 风动 幡动 仁者心动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

  • 是风动,还是幡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 佛教说是仁者心动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

  • 2018-12-13

    故事如下:惠能流浪到广州法性寺,听见一僧道“风吹幡动”,又听一僧说“幡动而知风吹”,惠能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语赏析《风吹幡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g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