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从儿童视角呈现了什么是爱的教育。这部书中既包括教师之爱、父母之爱也包括同学之爱等等内容。以“爱的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我想这应该是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可以理解为“热爱、关爱”。“热爱”应当是教师对于传道授业的爱,是对于教师这一岗位的热爱与责任,期望能够为学生解惑,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应当是在传道授业过程中,真正关切学生成长,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温暖。“爱的教育”这一理念其实于我而言,宏大而深邃,究竟如何深度理解“爱的教育”和如何去实施“爱的教育”仍然需要去思考。
“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格物致知、见微知著”分别取自《礼记·大学》和汉·袁康《越绝书》。《礼记·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意思是说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规律。汉·袁康《越绝书》中“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意思是说通过看到微小的事物能够知道显著的发展趋势和本质,即因小见大。“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既能够指导学生静心下来潜心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拥有广阔视野;还能够指导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深入研究,探索工作规律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教师通过微小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格物致知、见微知著”一方面是说要深入探究获得知识,一方面是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有什么关系?
《师说》中的名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想,作为教师能够传道受业解惑,首先在于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只有在我们能够清晰、深刻理解书本知识基础上,教师所做的知识传授工作才不会有所差池。其次,我们需要有着一定的实践认识,这样我们在进行传道受业解惑过程中,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更加容易、轻松的转换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因而,就“格物致知”而言,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向榜样学习、积极获取网络资源学习、积极利用现有实地资源学习。当然,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师生之间的代际差异也需要教师不断向学生学习,了解和关注他们关注的内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探索和研究如何做好教师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也需要“见微知著”。在工作中,积极发现和总结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积极积累经验,探索教学方法,探寻教学规律,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所授课内容。这样,在工作中提升自己,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工作中,关注学生所关注,对学生给予关爱,感受教师温暖,促进学生真正获取知识。
究竟“爱的教育”和“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有什么关系?到如此,我对于“爱的教育”理解仍不够深刻,但是至少,我想“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是“爱的教育”的体现。正如前面所说,“爱的教育”是一种态度,是热爱、关爱。热爱教师这一工作,关爱学生成长,在“格物致知”中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担好责任做好传道受业工作,在“见微知著”中关爱学生成长,给予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