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研究
从一开始精神分析就指出了儿童前几年的重要性。随着进一步的经验性研究(施皮茨,马勒)和依恋理论的建立,出现了新的研究“婴儿观察者”的可能性(Daniel Stern,德国马丁多尔内斯)。自1970年以来有一个关于母亲和婴儿之间互动的人际关系的研究。视频技术的使用使得放映非言语的动作和手势成为可能,而正是这些形成了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这些成果对接下来的心理发展理论和对发展理论的解释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孩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只对护理人员做出回答,婴儿是主动的,进行搜索并与周围事物互动。因此,我们看到,客体关系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治疗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最重要的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伙伴间的情感对话。为此,婴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主体,他/她必须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婴儿如何通过他的发展阶段取决于他/她与外界(即母亲,父亲和他/她周围的其他重要的人)的情感相互作用。
在精神分析看来,人类发展是一个有特定任务的持续终身的过程。
一个成年人的特殊性格是来自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待婴儿的方式,以及他/她周围的客体满足他/她的基本驱力的方式,决定了内心世界不断成长的心理结构(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母亲、母亲的替代品及随后的其他重要人物(父亲,兄弟姐妹,教师等),会对童年早期有很大的影响。照料儿童的客体(大多是父母)以及所有其他的环境因素如金钱、生活方式和政治信念等带来的早年困扰可能会影响心理发展的进程。
弗洛伊德通过对他治疗的成年人研究发展出了性心理发展的理论。他指出,从出生到成人的5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潜伏和生殖器期。他的主要思想是,婴儿已经有一种性生活的驱力。但是,这些驱力不能被理解为是生殖器意义上的性欲,而是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对某些生理需求感到高兴和满意的含义。他认为成年人的性是一种从出生就出现的力比多驱力的结果,经过了多个性器前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快感来自于不同的性感区。
出生第一年 弗洛伊德(口欲期)
第一阶段是口欲期,这一时期婴儿通过吸吮来获得满足,例如,吸吮奶嘴或拇指,这似乎超出了对营养的需要,似乎与营养无关。婴儿喂奶时出现的感觉被婴儿通过快乐(渴望好的感受)和不快乐(令人厌恶的感受)原则认识到。弗洛伊德说,精神器官除了获得渴望的满足之外别无他求。因此,如果婴儿面临一些不愉快的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将会做出防御反应。因为不愉快的感觉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很难控制的。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器官(身体的感受,尚无认知结构)是个非常简单的,还不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因此,婴儿是完全依赖其他人来获得足够的快乐满意。
当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或婴儿自己的手指时会体会到一种胃满意(不再饥饿)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传遍全身,包括皮肤。婴儿通过皮肤感觉到了母亲,他可能有仍然在母亲身体里的印象。在这一阶段,母亲是如何带孩子的,或如何阻止婴儿流泪也是很重要的,流泪是婴儿无法承受的(不快乐的)感觉。交互作用的方法就是口腔,即:什么东西放进嘴里可以带来愉快的感觉,婴儿就把什么东西放进嘴里。通过这种模式婴儿吸收了母亲的行为。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我们都知道这种模式,在我们长大后仍希望亲吻我们的爱人;我们希望爱人能够爱抚我们的皮肤。深切的身体感觉是可能发生的,如果他们是通过快乐原则形成的,这些对照料者客体足够好的感觉可以内化。这意味着婴儿完全依赖客体,这个客体给了快乐原则足够的满意。
弗洛伊德之后发展出的其他理论
雷内·斯皮兹
(1887 – 1974)
匈牙利精神科医师、分析师
雷内·斯皮兹出生在维也纳,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逝世。他研究了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是母亲与婴儿间的非言语对话。斯皮兹研究了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是婴儿与他/她的母亲或其他替代客体间的非言语对话。斯皮兹的研究是在社会福利机构做的,在这里婴儿可以受到医学的照料,也有充足的食物。但是这些婴儿仍然患神秘的身心疾病,并且许多因而死亡。斯皮兹发现无法与他人保持充分的接触,使婴儿遭受社会剥夺。
根据斯皮兹的理论,婴儿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发展其客体关系:
年龄 发展阶段
0-3 月 无客体阶段,这一时期以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未分化”为特点。
3-8 月 前客体阶段,这一时期的微笑预示了客体关系的开始。
8-15月 力比多客体阶段,这一时期母亲被识别为一个真实的伙伴,婴儿能够将母亲的脸与陌生人的脸区分开。
15个月后 孩子进入用手势和语义沟通的阶段,而“不”的使用标记着独立自我的出现。
约翰·鲍尔比
(1907 – 1990)
精神科医师、分析师
鲍尔比出生于伦敦,在英国去世。二战爆发后,他在Tavistock诊所工作。他是英国精神分析协会温尼科特的秘书。与克莱茵相反,他更加关注儿童环境的作用。鲍尔比对残疾儿童进行治疗,因此他对母亲-婴儿联接的功能和环境高度敏感。他开创了这样的立场,即生存的本能同性本能是同等重要的,他还推测母-子联接是独立于婴幼儿性欲之外的。依恋是一种情绪的紧密关系,新生儿会发展出与父母及其他重要的人的特殊依恋,这种依恋对于婴儿避免现实危险或内心危险(焦虑、疼痛等)是非常重要的。依恋行为通过看一个婴儿如何笑、如何尖叫、如何抓一个人、如何朝妈妈爬等现象来观察。父母-孩子交互作用的个体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些模式在整个一生中都是稳定的。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依赖于关系的质量,能共情、有情感和理解婴儿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在生命的第一年内部工作模式会自己形成,在婴儿生命的前6周,婴儿可能会由不同的人安排照料,但在那之后就已经有了一种恒定的客体。
依恋发展的4个阶段(鲍尔比1969年):
阶段 年龄 前期
前6周 人的区分
6周~ 6/7个月 主要依恋 指向性依恋
7/8月~ 24月
从第2 / 3年开始
个体的依恋通过调整来适应照料者而发生,所以前6个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早期的母子互动关系有一种普遍化的趋势。其他研究者发现依恋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当有不安全依恋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后,往往会有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在我们了解有关母亲依恋模式的足够信息之后,通过特殊的测验,是有可能预测未出生的孩子的依恋模式的。
梅兰妮·克莱茵
(1882 – 1960)
精神分析师
梅兰妮·克莱茵是英国精神分析师,出生于维也纳,逝世于伦敦。她对精神分析有兴趣是由于她自己的创伤经历。她接受了Sandor Ferenci的治疗。她向弗洛伊德的“小汉斯”学习,开始研究她自己的孩子。后来,她与安娜弗洛伊德发生了大的辩论,并因此发展了两个精神分析学派。克莱茵形成了两个主要位态(position)的概念,每个婴儿要经过这些阶段(从出生开始)
抑郁位与偏执位:
在这个概念里,克莱茵展示了新生儿早期的口腔虐待狂阶段,在这一时期婴儿试图吸走母亲的身体,并希望窃取母亲所有东西。在这个内射的过程中,婴儿将他的仇恨投射在母亲身上,她成为一个危险的、追击的对象。
克莱茵理论的这一部分理论,有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理论的背景。在她的思想中,婴儿把母亲客体分成几个部分客体。“好母亲”和“追击的母亲(pursuing mother)”两个位态的整合会导致被称为“抑郁位”的情绪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婴儿不得不哀悼所有他失去的东西。因为母亲不能够给予婴儿全部他幻想的东西。婴儿发展出对渴求(饥饿)的内疚感,也因为对母亲客体充满毁灭幻想发展出内疚感。
为了对抗痛苦和内疚感,必须出现防御行动,也就是所谓偏执位。问题是,抑郁位本身就是一种困难的感受状态。如果婴儿能够修通抑郁位,它可能不会停留在忧郁的状态。因此,婴儿将目前好的部分(好乳房)内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总是能够有内在的稳定、安全和信任。此外,婴儿还必须要发展修复的能力,那意味着婴儿有信心能够将破坏进行修复或者克服。
偏执位是母亲坏的部分被克服的状态。因此孩子必须忍受很多的焦虑,按照克莱茵的观点这种焦虑属于死亡驱力。这种泛滥的负性情感会破坏“自我”的内部结构,它可能破碎成几部分。
因此,为了制止这种危险的内心世界必须出现另外的一个防御机制——“投射”。这意味着,为了摆脱这些不良的焦虑情绪和灾难性的感受,他们投射到了外界(人、事物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后来的病人)觉得被外部的所有东西追击。投射和内射是基础的心理过程,自我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克莱茵描述了尿道和肛门的类似过程。坏的部分被踢出了内心世界并投射到了一个有用的客体身上。克莱茵将这一状态成为“投射性认同”。
克莱茵理论的重要结构是“分裂”的概念:她指出我们应当认识到双重运动:一方面“坏乳房”本身分裂成许多不同的部分,另一方面“好”和“坏”乳房也分裂开了。乳房好的部分可能会引起对“好”乳房的理想化想象,在这种理想化中没有失望。克莱因说,她的理论的所有结构是内心世界的产物,即想象。
玛格丽特·玛勒
(1897 – 1985)
精神分析师
玛格丽特·玛勒,出生于匈牙利,在纽约去世。玛勒因为对缺乏同情心的儿科临床工作感到厌恶而开始对精神科和精神分析感兴趣。她参加安娜·弗洛伊德的儿童分析研讨会时遇见了艾伦霍恩(Aichhorn)和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的母亲死在了集中营中),她短暂移居英国,而后到了美国。她关于生命初始的理论发表在了她的著作《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1975)一书中。
分离个体化阶段
1.分离个体化过程的先兆:
1.1正常自闭期
1.2正常共生期
2.分离个体化阶段:身体型态的分化与发展
2.1 孵化
2.2 实践
2.3 和解
2.4 个性的巩固与情感客体恒常性的开始
阶段2发生自4~5个月,标志着分离-个体化过程的开始。在第2.1阶段,从5个月大开始,婴儿能够区分:马勒称这一时期为原始自体从对母亲的早期共生依附中“孵化”出来。从10~12个月到16~18个月,婴儿进入2.2阶段,成为一名学步蹒跚学步的孩子,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在增长,并去享受“与世界的爱恋”。
从16~24个月到30个月,在2.3阶段,幼儿经历着分离和伴随的依赖危机,而2.4阶段则是一个最终的开放的亚阶段,马勒描述为“朝向客体的恒常”,这发生在儿童获得个性化的、可变的对自主性评估,并获得与相对稳定、持久和已分化的内心母亲表征相关的情绪平衡后。
虽然最近的研究倾向于强调新生儿天赋才能的重要性,但马勒的工作仍然是值得考虑的,特别是她的“独立-个性化”的概念。
来源:中德班初级组第三次集训资料集
作者:Hanni Scheid-Gerlach(德国精神分析协会成员,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在萨尔布吕肯私人开业,从事家庭及夫妻咨询)
翻译:中德班诸位翻译中的其中一位,具体不详
未完待续(文章转载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