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嘛小儿郎呀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 无脸见爹娘……
从背起书包,当上小儿郎那天开始,一直到今天,各种学堂的大门儿的门槛儿,可没少让俺跨进跨出的。
知道“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所以一路上顺着这条道儿走,一点儿也没敢跑偏。尽管,自从入了小学那会儿开始,一直到今天,在带有成人教育性质的各种培训中,哪个阶段也没学出个什么名堂,但都是奔着活到老、学到老的路子走的,一步都不差。
这不,如今又独出心裁,给自己开辟了一块儿新的学习园地——写字。
因为我是觉得,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挫折,有了更多的生命体验的时候,是到了催促你需要找个出口,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了。
人一旦有了足够的积淀,才会渐渐变得,在观察、阅读、认识、描写这个世界的时候,无论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还是与人分享,从文字到语言,都不会也不应该再矫揉造作什么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刚刚开始接触文字创作时的通病,提笔便是一些堆砌华丽的词藻,空洞的概念、排比的成语。这样的毛病,我是觉得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如影随形地不离左右。
一段时间里,我甚至不知道,凡涉及到把一些事情说明白,特别是需要写清楚的时候,还需要有“口子”开得大小一说儿。动辄就往大里写的东西,总是绕来绕去地说不到点子上。
直到有一天,我在团司令部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号称我们团最大的笔杆子,政治处组织股周股长,在一份一份地操刀修改十几份将参加全军经验交流会文字材料的时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差距。
用平实的语言把经验材料写成了给久别亲人的一封封娓娓道来的家书;更像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具体而又独一无二的平凡生活里,对自己的认知行为一次次的纠错,一次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重建的生命体验。
眼看着这十几份文字材料的形成过程,彻底打翻了先前头脑中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对那些带有居高临下,离人间烟火气息不近的“大而空“也有了基本的判断。突然发现,经验材料也可以写得这么唯美,一点儿都没有撼动人性的光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