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有两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一个准备去北京上班安家,需要按揭的首付,
一个准备回四线老家创业,需要启动的资金。
他们同时向自己的另一个同学借了钱。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回老家创业的兄弟,还在用那点本金和每日的辛劳付出,赚取微薄的利润养家;而去北京的哥们,不仅事业顺风顺水,其北京房产的增值,已然是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
这完美的印证了一位老人说的话,一个人的命运呐,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家。
其中有一段话让人深受启发。
我们看到穷人在医疗和教育上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决定,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反而是他们现实的最优选择,因为他们极度缺乏原始资本积累。
而且,贫困的境遇,还会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一系列的小错误,而这些错误又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最终,原始资本的匮乏和信息渠道的受限,让他们和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形成了穷人越来越难翻身的局面。
这反映到那位回乡创业的哥们身上,他背负着家里的巨大经济压力外出求学。不读研而提前结束学业回乡创业挣钱,这从他家人的角度来讲,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他回乡创业的举动,相当于是放弃了之前寒窗12载死读书所浪费的时间,也放弃了他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之后,获得的那些可能改变他命运的老师和同学人脉网,而这些,是超出他家人认知范畴的事物。
哥们放弃了这些之后,回到家乡,去跟那些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读死书,而专注于“混社会”、“混关系”的老油条们去博弈.......可想而知,他能够再杀出一条血路的难度和付出的代价,不逊于当年高考的独木桥。
哥们的家里不会觉得选择错误,反而会认为尽早休学赚钱是对的,甚至还可能觉得为了这个路上需要走七天六夜来上的大学,付出了太多不值得的代价。
所以,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当下的最优解而非时代的最优解,这可能就是他持续在现在这个处境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