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号的傍晚,走出东昌路地铁站,昏暗的马路上正飘着小雨,急匆匆赶到信息大楼的时候,还是迟到了近20分钟,其他参与课程的伙伴们早已经到齐。
课程设计主导Inder面前摊了一张A3纸:一张专业的思维导图。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最初的课程设计考虑,然后在智慧公益创始人Lilian的解释下,大家对于如何将最初的五节课设计压缩为一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Paste_Image.png听完大家的第一段讨论后,刚刚到场的专业课程指导丁布迅速掏出纸和笔,边画边演示,分享了第一要点:Take-aways,让每一个听课的受众都可以有带走的东西。 众导师纷纷点头赞同。
Paste_Image.png接着围绕Take-ways的目标又展开了第二段讨论:是否需要删减内容,如何加入实践环节......当对于课程内容如何删减才能将原来设计的五节课压缩为一节课的讨论有些停滞不前时,丁布又及时的掏出了纸和笔,分享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培训师,他针对不同阶段(初级、中级和高级)受众的项目管理知识结构体系。
Paste_Image.png到这里,我开始有些惊讶了:What?5分钟讲完PMBOK?!
哦 ,我惊讶的太早了。
没多久就是精彩一分钟秀:干系人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
Paste_Image.png当年学PMP的时候,对老师的三句话记忆尤深:
1)做项目就是这样的
2)做项目其实就是搞定人
3)项目经理80%的时间用于沟通(这句话里面项目经理改成销售一样适用);
关于第一点,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有什么特别的?完全是句废话嘛。对,虽然已经有了几年实际项目经验,对什么是项目,如何做项目应该说一点也不陌生了,但是居然还是需要这么一句提点,才能对这份身累兼心累的工作的真相恍然大悟;做项目就是这样的现状: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权力,看似不可完成的时间(成本、质量)目标。这么有挑战性的任务,对项目负责人(经理)的知识、技能、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都要求极高,也不正是因为有挑战,才愿意选择这样的职业,这样的领域吗?所以,当听到课程指导丁力自己关于项目管理的定义:不确定性环境下整合资源,有效交付复杂(多变)任务的能力。我忍不住地猛点头。
那么,当负责的项目出现了问题:团队成员不合作,项目延期......项目经理如果选择了抱怨,生气,恐怕最后受伤的只有自己。多年以后,在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读到:活在当下。我才真正发现:每经历一次做项目,不光是实际工作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是对心灵的最好的磨练:活在当下,接受现实,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第二点,搞定人其实就是指项目管理中的干系人管理。就是丁力手绘图中左边的大一点的人。干系人是谁?干系人就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人,他们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并且干系人的期望还会随项目进展发生变化。干系人管理在项目规划阶段就识别项目干系人及其期望(尤其是重要项目干系人),将其排序并管理。
以上,只是理论和方法,在任何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清楚的记住一点:知道不等于做到。对于不论工作多少年的项目管理者来说,这个领域的方法和技巧都是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要知道人性多变,每个人随着时间、环境、身份的变化,认知和行为都是在不断变化中。
最近买的一本书《项目干系人管理》(Tres Roeder著,邓伟升 汪小金译)前言开篇提到,“过去,项目管理著作主要用于讨论用于记录、跟踪和量化项目的各种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固然重要,对项目成功而言,本书所讨论的人际关系技能却更加重要。项目经理必须知道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
课程指导丁力在讨论时也提到近十年项目管理的变化: 项目经理要更多的关注如何involve高层参与项目。要想做到这一点,项目管理者就势必要学会站在高管身份,理解其视角,要具有一定商业意识和战略眼光。
到这里,忍不住想说一点自己的理解:项目和销售只有一步之遥。(其实业间有句说法:优秀的项目经理一般做过销售)
首先,在销售培训技术中,对于采购团队成员有一个关于采购身份的识别,并针对不同身份采用不同的策略。其实 也算是一种干系人管理方法。
其次,在汽车行业的销售(KAM,客户经理),管理的是整个产品线的生命周期(从争取项目到产品完全下线),协调对接自己内部组织和客户的个供应链窗口(采购,质量,物流等等)。前期要把握自己组织内部的战略方向争取项目,后期要管理各个对接窗口的期望,外部窗口期望影响项目获得,内部窗口期望影响自己的服务质量。
最后,由于要搞定人,注定了项目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于沟通。我自己做项目的经历比较特殊 ,从学校一出来就开始做项目,而且从事的一直是制造业。这个行业相对来说,基层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一开始面临很多沟通的问题,比如很多人事情哪怕做得对,你去问,很多东西讲不清楚,甚至包括部分工程师(学工科的不注重训练表达能力是教育通病)。别人讲不清楚就造成我收集项目信息的遗漏或者缺失,再加上缺乏经验,很容易造成对现状的误判,比如交样延迟(做过的那压力都懂的)。吃了若干次苦头以后 ,虽然很快学会了将团队里的人分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但这对于原来在学校习惯于什么都自己做的我,精神上非常疲惫,一度曾经上班就抵触跟人说话。那么又回到了第一个话题:做项目就是这样的,要实现项目目标,就得管理干系人及其期望,就要把80%的时间用于沟通工作。作为项目经理,除了接受现实,提高能力,别无他法。
这就是项目,这就是项目管理,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进的领域。这些方法和理论,不仅可以用于企业和工作,甚至还可以用于个人生活。最近比较热门的个人成长领域,已有先行者已经用项目管理的思想来投放产品,训练个人管理自我的情绪,习惯养成,管理知识体系等等。巧的是,丁布在讨论最后也说了这么一句话:人都有生长的本能,项目管理其实是企业成长本能的释放。
而这次讨论不仅项目管理的主题,更有些其他的触动几乎难于言表。 或许一个人会因为兴趣而开始做一件事,而支持他/她持续不断地的做下去,却不仅仅是兴趣,而是他/她认为有价值的事。课程指导丁力除去项目管理培训师的身份,还是一位阅读分享项目的推进者,虽然坦言自己内向,但谈到项目管理,谈到自己的阅读项目,整个人神采飞扬的样子,似乎完全无法让人相信这种自判。从做项目开始,然后做精益,再而做项目管理和精益的培训,再到现在关注阅读分享,他一直沿着的是心中的那条价值线,所以才会克服掉性格的缺陷毫无保留的展现热情,而这种无所畏惧的热情才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而最初,智慧公益创立初衷的介绍,也曾这么深深地打动过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