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我们仨》这本书很久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目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仅是看目录,我似乎看到了心酸,似乎看尽了人生历程。这不仅让我想到了父母,也想到了我们的老年。我们大了父母老了,有一天,我们终将会与父母失散在人间,我们也终要一个人思念着他们;我们老了孩子们大了,总有一天,我们要与孩子失散在时光尽头,我们也要留下孩子用余生想念着我们。
书不长,分为三部分,也就短短百十页而已。然而,就这一百几十页的内容,读起来却尤为的漫长,心情也格外低落,仿佛我与杨绛一起走过了那段痛到肉泪模糊的日子。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面对伤痛,我们都习惯做鸵鸟,将头深埋在沙土之中,以为这样我们便可以避免伤害。只是我们都忘了,痛,依旧会存在。
可能是那段经历太过悲痛,所以季康说那是梦。生命中最爱的俩人同时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心境。若非亲身经历,谁也无权说不痛。如果说:眼泪是难过的表达,那么,无声便是极致;痛到深处,沉默便是最好的面对。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如此形容道。虽痛,但依旧得继续一个人活下去。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未看杨绛的文字之前,我从未觉得这个世界是残忍的,是不公的。毕竟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是,在了解这个三口之家之后,我突然想向上帝祈祷------让他们的幸福再多一点,再远一点吧!
虽然我的祈祷毫无作用。
在阿瑗还未来到时,夫妇二人或一同携手“探险”,或对坐静读,又或激烈争论;钟书煮茶做早饭,绛享受早餐;钟书“拙手笨脚”,绛全权负责收尾工作;二人就看法“存异而不必求同”达成一致。夫妻二人将不宽裕的生活,活出诗意,活得简单而又不失精致。
阿瑗的到来,使这个家庭完整了。一家人陪着阿瑗一起做游戏,一起欢笑,一起读书识字,一起享受生活。回到北京,住进三里河寓所,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家”。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白纸般的生活,在他们的脚步下逐渐绘出色彩———素描,彩绘;越来越缤纷多彩。
哪怕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都能看到那种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深情,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然而幸福却无处不在。这种平淡的生活是我们许多人的毕生追求,而真正能够活成他们这样的却少之又少。
正因为如此,才更觉得这份幸福的珍贵,才更想它能再持久一点,才更埋怨上帝的残忍。正是因为如此,才在失去时痛彻心扉。
或许上帝正是嫉妒这份幸福,所以才就此将它收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看到这句话时,心好似在醋坛子里蘸过,酸到了倒牙,酸到了心尖尖上。
喜欢杨绛的文字,喜好杨绛这一家三口,但最喜欢的,最敬佩的是杨绛在失去挚爱之后,依旧为她所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坚强的活着。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