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5-30(传承)

2019-05-30(传承)

作者: 傲气冲天925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11:31 被阅读0次

      相 关 名 人 名 言

    1、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

    2、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徐勉

    3、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那么,考古也就是回乡,也就是探家。探视地面上的家乡往往会有岁月的唏嘘、难言的失落,使无数的游子欲往而退;探视地底下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心理障碍了,整个儿洋溢着历史的诗情、想象的愉悦。——余秋雨

    4、我们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有的人嗤之以鼻,说那是胡扯,那是迷信。不,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值得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去打量一番。只要它是我们共同认可的故事,它就是力量的源泉。——罗振宇

    5、秉持传统,并非故步自封,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材料、现代的环境,都要用到,但关键是如何用,用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去用,不为物役。——白先勇

    6、一个伟大时代的青年,必是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粹,怀一份家国情怀,具备心怀天下的胸襟和宁折不弯的脊梁,才能为家为国担当屡责。——佚名

                  未应磨染是初心

    (引用诗文,言简意赅,高度评价叶嘉莹先生的一生。)

    ①“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近日,叶嘉莹先生宣布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以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引用诗文,恰如其分地评价叶嘉莹先生捐赠全部财产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行为。)

    ②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左传》曾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先生此举,与其几十年来所言所行一样:于国家民族而言,是以义举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与鼓舞社会风尚;于个人而言,是以对美德的不断追求而达至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不负言志之诗。(引用《左传》,高度概括叶嘉莹先生在推动中华诗词的传播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③先生的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地位自不待言。作为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数十种、千万字,风行海内外。正如很多从事叶氏研究的学者指出,先生的成就在于把古代与当代沟通起来、引西方理论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更重要的是在直观感受生命活动的基础上重新理解生命的价值,包蕴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切关怀。不仅如此,先生视野开阔、饱经忧患,其理论对国内古代文学研究有着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其诗词发乎真情,“是悲心参透词心,并世清芬无几”。(具体评价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果对国内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④先生最为可贵之处,还在于“诗教”。虽然柏拉图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但在现实世界中,诗的“危害”正是它之于人类的意义:它是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集成,是经验与激情的具象,开阔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它回应时代关切,培育“因情以明道达理”,发挥了修身养性、实施善政、改进社会的功用。身处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于理性的极端追求和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很容易陷入缺乏宏大关怀而茫然不知所从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我们今天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诗的精华在于情,是“民族之灵慧所悟也”,是“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因此,重读古典文学,其意义也在于塑造“更完美”的人格品质、培养可贵的真情,以不同的体验差别育发个人的主体性,产生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见解,进而形成新时代的社会道德和社会环境。(道理论证,叶嘉莹先生的“诗教”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⑤不久前,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就折射出这个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这一现象相对立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人文学科在高校与就业市场的不断衰落。显然,这是一种供需关系上的结构性失衡。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因此,她决意回国教书说诗,力求让受众读出诗词中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是“诗教”的知行合一,也为我们普罗大众在现世的喧嚣中寻求清澈明亮之处所指出了一条当代之路。(举例论证,诗词可以提升人的心灵品质,肯定叶嘉莹先生“诗教”知行合一行为的正确性。)

    ⑥兴发感动,生生不已,我们是一个诗的民族。在动荡灾害面前,诗以安抚人心;在入世雄志面前,诗以达通大道。对诗的理解就是对我们民族的理解,不论时事如何变迁,总有一种百折不回的坚强与持守在血脉中流传。(发出呼吁,再次强调诗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已走过悠悠五千年。可无论是中国青年的疏离与误解,还是意大利品牌D&G辱华事件,都让我们深深陷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与现代社会割裂,该怎样弥合这种“裂隙”呢?

    答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传”,由“人”、“专”组成,本义是以驿站转递文书,文化层面上的转递就是传播、传扬优秀传统文化。传应以人为本。春节期间的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巧妙地将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将诗词还原为音乐,传唱、传咏,一时间传扬于大江南北。尤为可喜的是,节目采用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以古诗词的诠释者为本位,撩动人的诗意神经,并通过媒体流进行古诗词的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传播,完成了对传统诗词的再塑造与经典重构。这种传播便是以经典鉴赏者为主,观众群体为辅的良性互动,挖掘了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真正传扬开来诗词的美学灵魂。

    “传”,不应只是孤芳自赏,还应“红杏出墙”。近日,D&G辱华事件引起了一场哗然大波,辱华意味着自取其辱,其本质还是封闭心态——不愿了解、不愿全面了解、不愿全面客观而真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反观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出去”也出了问题。余秋雨曾经分析过外国人的普遍心态:“不是我不愿去了解你,而是你自己故意云遮雾罩。”为此,他广泛在境外演讲,他破除云遮雾罩之招说来很简单——简明化、清晰化。比如他解释《易经》时说易包含两层意思,简易与变易;“中庸”之“中”一言以蔽之,即中间值,“庸”即平常态,一语点出古老的中国智慧。再回到筷子文化上来。我们不妨这样“装点红杏”:筷子是千年前将古代人从用手抓饭的不文明中解脱出来的餐具,使用原理为杠杆原理,成双成对的筷子蕴含着团圆,睦邻,明礼的中国智慧。这种简明清晰的“红杏出墙”,也许更为外国人喜闻乐见。

    传统文化在于“传”,但“承”也不可忽视。

    “承”意味着承续、承转。《舌尖上的中国》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应只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应有生活的细节。”我们不妨探求作者创作生活的细节。这种生活的细节,才是承续的关键。如果读“但愿长醉不复醒”时读不出李白的奔逸与浪漫,那是索然无味的;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时,不能读出老子的无为的态度达成有为的境界时,阅读是困惑的。我们还可以把传统文化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对接起来,正如《经典咏流传》中小诗《苔》的“苔花如米粒”,深入探求作品的灵魂。如此,才能批判继承,创新承续。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最终目的是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当人们能自然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能在公交车上习惯性让座给身旁的老者时,文化就走向了文明,文明就站成了永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30(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um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