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论王维诗中的“试画一体”!

论王维诗中的“试画一体”!

作者: 极简集 | 来源:发表于2021-07-28 23:02 被阅读0次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个朝代是难以逾越的,那就是唐朝。同时,在盛唐时期还衍生了各个诗歌流派,其中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派”,也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派”。本文主要探讨山水派诗人王维,其诗“诗画一体”,令人称赞。

    首先,我们要知道,画所体现的只能是空间上的,也就是静态的事物。那么,图画能不能描绘动态的东西呢?德国剧作家莱辛曾经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可见,用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这就代表着要想将诗歌描绘的内容用画表现出来,诗歌内容必须是一些相对静态的东西,同时“诗画一体”更高级的是将诗与意境联系起来,能用静态的事物来表达诗歌的意境。

    如我们熟知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完全可以用画来表现: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而孟浩然的《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两句写: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后两句写: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这听觉和所思所想的内容怎么能用画表现出来呢?

    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也是这个道理。

    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苏轼在评价王维作品的《味摩诘兰田烟雨图》中更是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认为王维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诗歌和绘画在那里得到统一。

    而王维的诗歌之所以有“诗画一体”的特点,还在于他的经历。王维幼时聪慧,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且当了官。但好景不长,他因为下属的牵连而被贬官了。照理说,贬了就贬了呗,咱可以东山再起。可是王维不,年轻气盛之时遭受贬官打击,变得稍有些抑郁,看不开,干脆就隐居了。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这时候王维大概三十岁。不过这时候,他还没有彻底“佛系”,好歹回朝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使之塞上》就是在他这段时间出使边塞的时候写的,同样体现了他“诗画一体”的为文特点。再后来,好友的相继去世,以及妻子的逝世,让他彻底“佛系”了起来。从边塞回来后,他决定将“佛系”进行到底,当然,他也没有放弃做官,毕竟这是长期饭票嘛,只不过,他的主业不再是做官了,而是——修——别——墅!这座别墅名为:辋川别墅。并从此过上了带薪度假的好日子。

    在辋川别墅里,王维创作了《辋川集》。《辋川集》收录了王维及其友人的诗歌各20首,记录了在辋川别墅生活的点滴,都是山水田园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段时间的作品,也一举奠定了王维山水田园诗派扛把子的地位。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画一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层次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构图手法,在诸多诗歌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终南山》中“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诗人首先描绘了终南山的整体轮廓,而这一轮廓只可远观,借此来体现出终南山上云雾缭绕的神秘美感;然后诗人身处终南山中,描绘了仿佛在云端行走的景象;接着诗人又置眺望远处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景色,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景象尽收眼底;最后诗人笔锋急转去找寻投宿的居所,并找寻到对岸山间樵夫的身影。诗人与樵夫的出现,与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烘托出诗作的层次美。

    另一方面是色彩美。王维深知色彩的奥妙,在创作中,大胆运用色彩,达成诗歌艺术效果。例如《积雨辋川庄作》中“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将大片浓绿的“漠漠”与葱葱浓绿的“阴阴”作对比,表现出极强的色彩对比效果,形象鲜明,意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王维诗中的“试画一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bt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