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骨折
1.移位和成角:横向移位、断端嵌入、重叠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和成角。
2.疲劳骨折:好发于跖骨和胫腓骨,横行骨折线为可靠依据,周围有不规则硬化。
3.柯莱斯骨折(最常见)、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分伸直型和屈曲型)、蒙泰贾骨折(尺骨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加莱阿齐骨折(桡骨下段骨折并尺桡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
4.脊椎骨折分类:楔型骨折、爆裂骨折、安全带损伤、骨折-脱位(最严重)。
5.寰枢锥损伤:薄层Ct横断面扫描并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
6.创伤性关节脱位最常见,以肘关节脱位发生率最高。
7.腕骨骨折以舟骨最多见,脱位以月骨最多见。
第四节 骨坏死和骨软骨病
1.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三个基本病变:死骨(高密度)、骨吸收带(低密度)、新骨(高密度)
影像学表现:斑片状密度增高区(死骨)、周围出现弯曲走行的更高密度硬化边。
x线片上可观察到新月征,是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征象,也预示股骨头即将塌陷,髋关节间隙无变窄,
MRI表现的双线征为特异性的诊断征象。
新月征:X线片上观察到在关节面下方有与关节面平行的弧形低密度带。
2.剥脱性骨软骨炎:
关节面碎裂,伴或不伴碎片分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表现为:自关节面剥脱的小骨块,周围环绕透亮线,其下为骨床,有明显硬化环形成。
MRI 可以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若软骨片和骨床连接紧密则保守治疗,否则手术治疗。
3.骨梗死:
x线表现为囊状及分叶状透光区、硬化斑块影、钙化骨化影、骨外膜增生、绒毛状骨纹。
MRI呈现典型地图样表现,具有确诊作用。
4.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
5~9岁多见,初期无明显改变;早期关节囊肿胀,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变小,股骨头骨骺轻度外移,髋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骨骺边缘形成新月征;
进展期以坏死骨骺内肉芽组织明显增生为特点,坏死骨质碎裂成多个小的骨块,中间可出现囊状透亮区,骨骺提早闭合;晚期若治疗及时可恢复正常,否则可以造成股骨头成圆帽状畸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