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行为干预的例子中,关于改变孩子行为习惯的例子,的确少了些什么,谢谢L的问题,感谢我的生命中这些真正聊得来的朋友们。
在写下那段文字的时候,自己也有个疑惑,总觉的少了点什么,但是当时没有清晰的感觉具体少了什么。L的问题突然使我意识到,那个例子的表述方式其实只提到了行为层面的东西,缺少了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那部分。
如果把那个例子补充完整的话,在行为干预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沟通。如果没有这部分的话,孩子还是处于被动状态,被改变的对象。例如,妈妈向孩子解释当她看到杂乱的门口时的感觉,或者自己辛苦维持的整洁的状态被很轻易的打破,自己的劳动没有收到尊重的感觉;孩子也可以解释自己的感觉,比如那么沉的书包,终于可以放下来喘口气了,鞋子穿一整天总是很热等等,然后两个人可以找到一个满足双方需要的办法,比如在门口专门有个区域换鞋挂衣服放书包的地方,不用先换鞋再走到里边去挂衣服那么繁琐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沟通是在唤醒双方的同理心,孩子每天那样做并不是在故意和家长做对,只是因为开始形成了不好的习惯而已,妈妈经常说孩子也只是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没被尊重而觉得灰心无助而已,并非觉得他处处不如人等等。在这样的沟通并且对什么是双方都认可的行为达成共识以后,才是行为干预的环节。就像PBIS项目中,最开始学生和老师共同制定协商行为规范是个极其重要的步骤。
在惩罚的环境下遵守规则,逻辑是我要遵守规则因为我不想被惩罚;先制定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遵守它,这里的逻辑是我遵守规则因为我觉得这是对的,这是我们共同认可的结果。
记得在Nashville参观一所小学的时候,看到有些孩子坐在健身球椅子上,另外一些孩子坐在和桌子配套的椅子上,我问老师为什么他们坐的椅子不一样。老师笑着问同学们谁愿意给我解释一下。一个小男孩自告奋勇的解释道,“这是他们共同想出的一个点子”,原来这个班级在使用某种行为规范的项目,在学年伊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共同制定行为规范,以及违反之后相应的后果,或者表现突出时的奖励。那些坐在健身球椅子上的是因为提前达到了行为目标,是种荣誉的象征。这个男孩子接着说,他上上周得到了那个椅子,但是上周他因为什么什么的行为所以失去了使用那个椅子的特权,不过没有关系,这周他正在努力中,马上就又可以赢回坐健身球椅的特权了。这个男孩子在讲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受到惩罚的不情愿的感觉,感觉这是他认可的一个结果,认识到因为他的行为所以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同时也很清楚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并且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同时我也注意到教室里还有一些空着的健身球椅放在角落,说明每个孩子如果达到行为目标都可以获得这个荣誉,并不是一种需要把别人挤掉才能获得的荣誉。感觉这样的项目设计,获得一种荣誉感,比达到目标获得爆米花或者PIzza的物质奖励好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