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学》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乃是人达到“内圣外王”的根本之道。明了此“三纲八目”并忠实地践行,人人便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这一切的源头,则在于“格物”。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什么是格物,怎样格物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一般认为《大学》本身却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于是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格物致知传>一章。此后,在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以及理学家和反理学的思想家之间,围绕“格物致知”问题展开了争论。
到底什么是“格物”?怎样“格物”才能“致知”呢?
首先从《大学》原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中可知,格物是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其中“格”是动词,“物”是宾语,是个名词。
具体什么是“格”和“物”呢?现在字典提供的解释有很多。本人认为仅作参考,因为现在字典里加入太多今人的解释,不足以洞悉古圣先贤的智慧。“格物”一词,在《大学》中是如此的至关重要,儒家的圣人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且能鲜明地传达圣人本义的。要真正明了格物的本义,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大学》原文,并穿越到儒家四圣所在年代的语言环境。
首先来看“物”是什么意思?在儒家四圣那个年代,《周易》一定是深入人心。《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经典的话,圣贤们必定熟烂于心,当然对其中“厚德载物”的“物”的意思明明了了。只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的物是什么呢?一目了然,“物”指的就是所享受的、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具体就是心、身、家、国、天下以及财、色、名、利等。《大学》中“物”的意思应不会和《周易》中有冲突。再者,就《大学》原文分析,“物”指的就是“天下、国、家、身、心、意”,“事”指的就是“平、治、齐、修、正、诚”,明了这些“物”有本末和“事”有终始了,“知所先后”了,就是“致知”。
“格”是什么意思呢?就“格”字造字本义来说,是形声字,从木,从各,各亦声。“木”指树木。“各”意为“十字交叉之形”。“木”与“各”联合起来表示“树干与树枝形成十字交叉之形”。东汉·许慎《说文》中解为“格,木长貌”。像网一样的格有什么功用呢?最基本的就是作筛子用,筛子的基本功用就是过滤和筛除。所以“格”引申为格虑、思考和格除、避免,是非常接近于本义的。古文中也会见到格非、格心等词语,都是格字本义的使用。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就字面直解为“”“格除物欲”和“格虑心身家国天下之道理”。要从内心里格除掉财色名利等不善的欲望心,要“止于至善”,让心安定下来,然后才有智慧。有了智慧再格虑心身家国天下之道理,必能“致知”。正所谓“心安理得”。可见,“格物”就是所谓的“六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格物”一词的妙处,既有思索的意思,又暗示了思索的原理。今人心性浮躁,不知所止,只知思索,不会格物,所以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