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学习(二)

好好学习(二)

作者: 静能开悟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16:42 被阅读0次

最好的学习,是从对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学习。怎样更好地记录呢?第一,我们如实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什么是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往往会扭曲自己的想法,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第二,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比如:吃亏是福。从短期来看,吃亏是福是不成立的。有的人只是说说“吃亏是福”,当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一点亏都不想吃。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获得吃亏之后的福报。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长远的利益。

记录的过程就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录什么?第一,事情的经过、结果。第二,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为什么要记录这么多内容?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我们当时思考不周全,除了自己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以外,可能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周边环境给的压力,都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所以,如果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还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1,当初的目标是什么?2,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3,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会不一样?4,结果和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心智模式的改变,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能够给现在的自己以启发。稻盛和夫会说: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很多人嘴上在说“吃亏是福”,还是想先抓住眼前的利益。为什么?因为“吃亏是福”的福,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收获回报;这个“亏”是要立即吃的。回顾,是发现很多“短期正确、长期错误”方法的工具。

周/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1,这次的目标是什么?2,实际情况如何?3,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重新做,如何改进?“跨界创新”的类比与借鉴:这个问题可能与其他领域的哪些问题相类似,他用了什么解决思路和方法?他的假设是什么?对我认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借鉴?4,总结经验。有效的假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有效的?哪些假设这次验证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未来要避免的?哪些假设是这次想到的,接下来要尝试应用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享知识管理的5个小技巧

第一,为重要的对话录音,我使用的录音工具是讯飞语记APP,录音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记录沟通的过程,从而让我们未来回顾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当时的情景。比如,和房东谈房租,房东给出的承诺;和客户打电话,自己说了什么;自己面试时,公司开会时,当初和高军结算工资时,都应该录音,保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回顾时,听重要的录音,是一个帮自己深刻反省自己坏毛病的好办法。

第二,提醒定期回顾。印象笔记有个功能,就是为文章设置提醒。你可以写好文章后,就顺手设置一个月提醒自己查看。

第三,建立核查清单。人犯的错误分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一种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超出你能力之外的错误,错了就认了。无能之错是本来能够解决的,但是由于忘记做一些事情,结果搞砸了。核查清单,就是让我们避免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购物清单,

在我看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增进认知深度。影响我们提升认知效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学习的时间;三是从实践中获得反馈。如何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呢?看书。推荐软件是微信读书APP,番茄免费小说APP和网易蜗牛阅读APP,如果没有的话,再付费学习。看书不一定非得看完,先花几分钟时间看目录、前言和结论,目的是了解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我对学习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之上。

第一个: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有人践行“复杂现象背后是简单规律”取得了成就。比如,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入手。两点注意事项:1,简单是有限度的。大道至简,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2,有些领域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规律,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第二个: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麦麦肯锡的工作方法:按照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遵循金字塔原理,把复杂问题A层层拆解成子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问题A。但是这个方法的缺陷:它对问题的基本认知结构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用因果关系思考问题是错的吗?不一定。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因果关系是片面的,因为在一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和其他因素之间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原因本身就是结果,结果也是原因。按照《第五项修炼》中系统思考的观点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因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点。

我们将要掌握的临界知识,正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工具:它可能是系统内部元素间复杂作用关系相互抵消后呈现出的简单规律——反而是那些具体领域的技术和技巧,很难用于解决动态不确定性的问题。临界知识,正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工具:它可能是系统内部元素之间复杂作用关系相互抵消后呈现出的简单规律——那些具体领域的技巧,很难用于解决动态不确定性的问题。事物之间有更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简单的规律在影响着几乎所有事物的发展。而你,可以利用这种联系和规律,更好地预测未来。

临界知识就是对事物底层规律的总结。哪些地方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呢?那就是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等。但是,像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我们往往需要深刻理解其原理和前置条件才能应用。心理学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在每个人身上每次都起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概率判断的工作,还是可以的,比如,从众效应、权威效应等。只要了解其限制条件,是可以当作重要的工具使用的。社会学对结论的要求标准就比较低:只要结论大多数情况成立就可以。这不像自然科学,有一个反例就推翻一个定理。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一,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原理和知识。要多留心,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是否应用了我们已有的规律。第二,找到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比如,1万小时天才定律,这个结论来自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的研究结果。当你知道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三,尝试用第一性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第四,如果没有解释的时候,可以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一旦这个假设被大量的检验验证为真,一旦这个假设被大量的检验验证为真,那么新的规律就被发现了。

我们提出每个临界知识,都是一个假设而已,是需要被验证和可能被推翻的。当你具备了这种不断追问、反思的习惯时,在持续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解释力!

努力坚持,除了要有意志力之外,还有对这个成长过程从心理的热爱。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哪些是我们充满热情的事情呢?一般而言,是我们感兴趣或者具有优势的领域。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这种内心的感受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做让自己充满成就感的事情非常重要。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听课,学习最多吸收10%就够了,剩下的靠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尽可能把当天遇到的场景问题和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进行联系分析。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第一,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第二,大量地练习。我打算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每天高强度地思考和阅读,学会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看问题的能力,抓住问题的要害。

在困难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通常的解释是:性格差异。确实,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比如,如果你知道明年房价走势如何,你会很勇敢。所以,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怎样做会阻碍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在需要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比如,面对结婚是否买房的压力时……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哈佛大学森德希尔·穆莱纳桑的热门研究“穷人思维”中指出的: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长远。

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情况,界定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说,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好好学习》精华总结 02

    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好好学习》精华总结 02 本文是《好好学习》第二章的精华总结,包括...

  • 怎么引导闺蜜好好学习?

    怎么引导闺蜜好好学习? 我们现在高二,我想劝我的闺蜜好好学习,应该怎么劝,怎么去引导她好好学习。 我的思考及回复:...

  • 第二周践行作业——帆

    《好好学习》第二周践行作业 抄写导图3遍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FAB图书介绍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南宁老友分舵:二级拆书家李自然昵称:自然 【F】《好好学习》作者成甲。“得到”...

  • MRAKDOWN学习初探

    MRAKDOWN学习初探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有序标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无序标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链接 文...

  • 2018-03-18

    明天就回学校了好好学习吧 大二下未完待续......

  • 2019-7-10

    大二已经基本结束啦 不过回想下我这个学期...真是心事太多了,完全没好好学习。 下个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 《好好学习》二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知道——做到的关键:刻意练习 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

  • 好好学习(二)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摘记更多知识。 追求读书的数量并非没用,但读书的收获和付出的时间比是很低的,...

  • 好好学习(二)

    最好的学习,是从对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学习。怎样更好地记录呢?第一,我们如实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挖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学习(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wkprtx.html